中华美德25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华美德25讲
王晓峰编著
 ©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6
 数字版图书版权信息
 中华美德25讲/王晓峰编著.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6.
 CAEBN:7-001-000-60608254-5
 分类号:品德教育-中国 D648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45号
 中华美德25讲
 王晓峰 编著
 出 品 人:童之磊
 责任编辑:朱厚权
 出版发行: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E座9层
 邮政编码:100007
 网  址:www.chineseall.com
 首次发布:2016.6.1
 更新时间:2016.10.11
 上架建议:政治/法律
 本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出版与发行,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敬请读者指正,我们会及时更新版本。
 电子邮箱:copyright@chineseall.com
 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作者和相关机构提供数字出版服务。
 纸质版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6-10830-3
 出版时间:2014.7.1
目 录
导言
第一篇 仁德至上
第一讲 仁为德本
第二讲 君子克己
第三讲 俭以养德
第四讲 宽以制怒
第五讲 仁者大勇
第二篇 忠义千秋
第六讲 忠义千秋
第七讲 大公无私
第八讲 以和为贵
第九讲 舍生取义
第十讲 廉洁奉公
第三篇 善行天下
第十一讲 孝为首善
第十二讲 上善若水
第十三讲 谦虚谨慎
第十四讲 君子慎独
第十五讲 淡泊明志
第四篇 信者自立
第十六讲 有信自立
第十七讲 智者不惑
第十八讲 忍为大智
第十九讲 礼乐兴邦
第二十讲 君子比德
第五篇 学海无涯
第二十一讲 学无止境
第二十二讲 教子以德
第二十三讲 尊师重道
第二十四讲 四艺养心
第二十五讲 茶可行道
后记
导言
(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道德作为立人立事的标准,用以塑造民族的灵魂,协调人们的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当今中国如何承接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总书记强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全民“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才能有效地承接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和“德”组成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古人认为:“道之在我之谓德。”古人把德与道直接相连,德是内在于人的道。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意思是最大的“德”,就是“道”的体现和作用。“道普德溢”,天下太平,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要达到的社会境界。
《易经》被视为中国的“群经之首”,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与道德紧紧相依,道德一体的文化精神是易之本。《周易·说卦传》认为:“圣人之作《易》也,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至于命(天命,即自然规律)。”就是说,圣人作《周易》,是为应和、顺从道德,制定礼仪准则,深入研究事物的道理和性质,直至认识自然规律。《周易·系辞下》指出,伏羲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公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上天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道德是立身立国的根本。孔子梦寐以求的“道(引导)之以德,齐(规范)之以礼”,正是这种理念的传承和发展。说明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人们就把社会道德养成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了。
(二)
中华传统道德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有明显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决定了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走向,而且制约着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现在以至将来的发展和命运。
开放性的道德心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首要特征。如何对待人,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道德理念的核心要素。在这个问题上,中华民族在古代就十分珍视人和人的生命。从文王之仁“泽及枯骨”的故事,到武王接受周公的建议不杀殷民的史实,再到孔子听说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的记载,都说明我们的先贤把人和人的生命摆在最突出的地位,不仅主张“仁者爱人”,而且主张“泛爱众而亲人”(《论语》)。也就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仅要热爱他人,而且要博爱众人,亲近仁德,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的目标。这种开放、包容的心理,始终在中华民族道德理念中处于支配地位。
劝善性的道德心理,是中华传统道德的又一特征。引导和教育人们向着善良、光明、幸福迈进,从而使全社会呈现文明、和谐、美好的局面,是中华传统道德的重要因素。孔子告诉人们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之”(《论语》),意思是说,看见贤德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从而自觉地学习好的,改正错的,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甚至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从而鼓励人们向着有道德、有作为、敢担当的方向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暴自弃,停止前进的步伐。
世俗性的道德伦理,是中华传统道德的重要特征。中华传统道德以教人养心为目的,制定道德规范引导和教育人们培养良好的心性。就像孔子强调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即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教育品德差一些的人,他们就会相互勉励而共同进步。朱熹也强调“良心必有所法舰(现)”,强调的都是心性的修养。中华传统道德要求通过内在的心性养成,达到“道”所要求的境界,通过生命进程的向内熔冶,完善良好的道德心性。道德心性的养成,主要靠生命历程的内在感悟、道德理念传承,内化自我约束和自我实现的道德心性,而不是简单地靠外在的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实现道德心性的养成。这正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道德建设上的体现,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掘和激越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华美德25讲》 - 插图1
书籍《中华美德25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华美德25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