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金匮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校注说明
金匮要略方论序
金匮要略方论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论十三首 脉证二条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论一首 证三条 方十二首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证二条 方六首
附《外台秘要》方
牡蛎汤 治牡疟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十二首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论一首 脉证九条 方九首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论三首 脉证四条 方十六首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论二首 方三首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论一首 证一首 方十首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论一首 脉证十六条 方十四首
金匮要略方论卷中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论二首 脉证十七条 方二首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论一首 脉证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脉证九条 方六首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论七首 脉证五条 方八首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论二首 脉证十四条 方七首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论一首 脉证二十七条 方二十三首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五首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论一首 脉证一条 方四首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证三条 方八首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论一首 证六条 方七首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论一首 脉证合十四条 方十三首
杂疗方第二十三
论一首 证一条 方二十二首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论辨二首 合九十法 方二十一首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要略心典》校注说明
徐序
自序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卷中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卷下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第1辑):金匮卷/李瑞,晏军主编.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ISBN 978-7-5304-3721-6
Ⅰ. 中… Ⅱ. ①李… ②晏… Ⅲ. ①中医典籍 ②金匮要略方论 Ⅳ. R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93333号
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第1辑):金匮卷
作  者:
李 瑞 晏 军
责任编辑:
赵 晶
责任校对:
黄立辉
责任印制:
韩美子
封面设计:
一行·李强
出版人:
张敬德
出版发行: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社  址:
北京西直门南大街16号
邮政编码:
100035
电话传真:
0086-10-66161951(总编室)
0086-10-66113227 0086-10-66161952(发行部)
电子信箱:
bjkjpress@163.com
网  址:
www.bkjpress.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三河国新印装有限公司
开  本:
787mm×1092mm 1/48
字  数:
210千
印  张:
5.375
版  次:
2010年1月第1版
印  次: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304-3721-6/R·1047
定 价:135.00元(共9册)

京科版图书,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京科版图书,印装差错,负责退换。
前言
中医学是在浓厚的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在其发生之初即与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整体角度宏观地把握人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这些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并以之解释人体的生理,分析人体的病理,进而用之以诊断和治疗疾病,并在临床上取得卓越的疗效。
中医学正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认识世界和观察人体的。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方法已经成为中医学的标志。但是这种在大哲学基础上独特的思维方式,正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被当今的人们所忽视。而古代经典著作中所蕴涵与揭示的理论内涵、思维方法和临床诊病技巧,亦随着忽视经典而被遗忘殆尽。如何能够有效地将这些内涵应用于临床之中,如何在现代逻辑思维占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学习到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是目前中医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在国外,物理学家们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地讨论了近代物理学所引起的这些变化,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它们似乎都引向同一方向,朝着与东方神秘主义者所持的宇宙观非常类似的观念变化”(注:东方神秘主义是指古老的东方哲学,其中包括中医的思维方法)。
在美国最尖端的科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讨论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东方的思维方法可能是解决当前复杂的社会、人体、经济等问题的最捷径的思维方法,它能解释一些看似非常复杂的问题,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综合性的辩证思维方法越来越受到现代科学的重视,于是,在国外,存在着一种“东方回归”的思潮。许多国外的物理学家热衷于对东方思维方法的研究。
纵观国内外研究概况,东方思维方法不仅是中医学研究的思路,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研究的思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人士的重视。
深入研读中医经典著作正是学习这种思维方式最好的途径之一。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其中不仅蕴涵着古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同时更是强调了以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金匮卷》 - 插图1
书籍《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金匮卷》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金匮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