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古代民族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东北亚古代民族史/杨军,宁波,关润华编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
ISBN 978-7-5161-2445-1
Ⅰ.①东… Ⅱ.①杨…②宁…③关… Ⅲ.①古代民族—民族历史—东亚 Ⅳ.①K308-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71666号
出版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王曦
特约编辑 雷家琼
责任校对 孙洪波
责任印制 戴宽
数字编辑 周晏
出版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
网址 http://www.csspw.cn
中文域名:中国社科网 010-64070619
发行部 010-84083685
门市部 010-84029450
经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刷 北京君升印刷有限公司
装订 廊坊市广阳区广增装订厂
版次 2014年11月第1版
印次 2014年11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20.25
插页 2
字数 321千字
纸书定价 59.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电话:010-8408368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绪论
一 释“东北亚”
二 释“民族”
第一章 历史的发轫:东北亚土著民族的分布格局及外部移民(远古—公元前2世纪)
一 东北亚自然地理
二 东北亚自然经济区
三 东北亚的远古族群
四 中国东北的四大族系
五 西部劲敌:匈奴
第二章 最初的交融:东北亚各族全面进步时期(公元前2世纪—5世纪)
一 东胡的复兴:乌桓与鲜卑
二 肃慎的演进:挹娄和勿吉
三 秽貊诸部的兴盛:夫余、沃沮和高句丽
四 走向发达的强邻:汉族
五 韩民族初兴:三韩、百济、新罗
六 大和民族的先民:倭
第三章 分化与凝聚:东北亚各族互动发展时期(6世纪—9世纪)
一 东胡的分化重组:室韦、库莫奚、契丹、霫、地豆于、乌洛侯
二 混血族群的衰落:高句丽、豆莫娄
三 肃慎的强大:靺鞨、渤海
四 韩民族的新发展:新罗
五 大和民族的形成与独立发展
第四章 变革与争锋:东北亚各族激烈竞争时期(9世纪—13世纪初)
一 东胡的强盛:契丹王朝统治时期
二 肃慎的强盛:女真王朝统治时期
三 韩民族的壮大:高丽
四 大和民族的成熟:镰仓时代的日本
第五章 一体与多元:东胡的鼎盛与新的民族分布格局形成时期(13世纪初—14世纪末)
一 西部的统治民族:蒙古族
二 南部居民:再度活跃与消失的契丹族
三 黑龙江中下游到库页岛:乞列迷、吉里迷、水达达、骨嵬、吾者
四 朝鲜半岛:李氏朝鲜时代的朝鲜族
五 日本列岛:南北朝动荡中的日本
第六章 向心与离心:中华诸族与东北亚其他民族加速分化时期(15世纪—19世纪中叶)
一 肃慎的鼎盛:满族
二 东胡后裔:蒙古、达斡尔、锡伯
三 渔猎民族:索伦(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费雅喀、库野
四 新移民:回族
五 李朝后期的朝鲜民族
六 德川时代的日本
七 野心勃勃的邻居:俄罗斯
参考文献
绪论
一 释“东北亚”
在传统地域划分上,亚洲通常被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东北亚”这一区域地理名词,于1926年在日本学者鸟居龙藏(Torii Ryuzo,1870—1953年)的《东北亚搜访记》一书中首次出现。此后,作为历史考古学领域的一种地域划分,为日本、苏联(今俄罗斯)和我国学者逐渐接受。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北亚”的概念被引入地缘政治研究领域,成为独立的国际政治关系区域名称。80年代后期,随着区域合作的兴起和深入,东北亚地区成为区域经济的研究热点,东北亚一词也开始在经济地理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
纯粹地理意义上的东北亚,以经纬度划分,大致指东经114°以东直至亚美分界线,北纬38°以北的亚洲地域,包括中国华北的东部、东北部,东北三省,内蒙古的东部、东北部;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东南部和远东地区的北部(包括东北西伯利亚)、滨海省、库页岛(又称桦太岛或萨哈林岛)等地;朝鲜半岛和日本。
但是,在具体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东北亚的地理范围的理解却多有出入。第一种观点认为,东北亚即亚洲的东北隅,习惯上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部分。这是包括范围最为狭窄的东北亚。第二种观点,是把东北亚看做“东亚”和“北亚”之和,包括俄罗斯、中国全境、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在内。研究区域经济者多采用此说。第三种观点,是将东北亚作为与东南亚相对应的概念提出,除包括第二种观点涵盖的地域以外,再加上中国台湾地区。这是大东北亚的概念,多为地缘政治研究者所采用。此外,区域史研究者基于地理范围与地缘政治的双重考虑,用东北亚概指今天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尤其侧重作为地理区域的西北太平洋地区。而日本则有学者提出,所谓东北亚,与欧洲或东南亚等概念不同,是旨在撷取包括日本列岛在内的邻近诸地域的总体,以突破政治和语言的障碍,对同一地域展开综合性的学术研究。可见,理解角度和研究重点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对东北亚具体地理范围界定的差异。
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蒙古东部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南部共同构成了东北亚的核心地区。本书所说的东北亚即以此为据。当然,在叙述中,由于民族具有流动性,不同历史时期所涉及的地理范围会有些微的扩大或缩小。
上溯至人类起源之初的远古,这片广袤土地上已经有原始居民生息繁衍。从广泛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到步入文明社会后的文献典籍可以推知,至迟到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存在与黄河流域基本同步的较发达的文明。至公元前10世纪,这里已经形成诸多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土著民族,他们和他们的后裔是本书的主人公。
这些土著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互动、融汇,并在同外部世界、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华夏)的交往中变革进步。它们不仅有共同的地理舞台,其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传承亦彼此契合,使东北亚各民族的历史进程联结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东北亚民族所共有的独特区域民族文化,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东北亚古代民族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