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出版说明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李逸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3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ISBN 978-7-101-10685-5
Ⅰ.三… Ⅱ.李… Ⅲ.古汉语——启蒙读物 Ⅳ.H19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10277号
书 名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译 注 者
李逸安
丛 书 名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责任编辑
王水涣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 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 次
2015年3月北京第1版
2015年3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720×900毫米 1/32 印张8 字数140千字
印 数
1-10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0685-5
定 价
16.00元
“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出版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留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宝库。在这座宝库中,既有“二十四史”、诸子百家这些厚重而深邃的经典,又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这样优秀的文学经典,更有一大批涵括人生智慧、社会经验等内容的经典作品。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份记录,更在于它和当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现代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很多人越来越依赖手机、电子阅读器,碎片式、被动式、不加思考式阅读倾向越来越严重。中华书局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呼吁民众重视经典阅读,回归纸质阅读,从而感悟经典的魅力,更有责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阅读成为可能。为此,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本文库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精选书目,针对不同性质的经典,约请专家通过注释、翻译、点评等方法,引领大家阅读这些经典。除收录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文学、历史经典外,本文库还选入大量可读性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生活、智慧类经典,可供广大读者茶余饭后、舟车之间,展卷一读,或如醍醐灌顶,或受当头棒喝,或解颐欢笑,或喟然心动,觉出读书的好处和乐处。
“指掌”二字,出自《论语·八佾》。孔子用手指着手掌,说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库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书之目的,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浅显易读的文本;二是本书之形制,即一指可翻的书,一掌可握的书。因此,本文库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实用,充分考虑当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合适的开本确保携带的方便,合适的分量确保阅读的轻松。
出版本文库,是我局针对社会变化所做的一次尝试,恳切希望社会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也热忱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喜欢,和我们一起分享经典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4年12月
三字经
明经学史《三字经》
《三字经》世谓南宋王应麟作,民国前期又略有增补,主要是续添了宋以后直至清末的一段历史叙述。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宋史》说他自幼好学,九岁即通《六经》。淳祐元年(1241)登进士第,因长于经史考据,熟悉天文地理、掌故制度,故一再升迁,累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深为理宗倚重。宝祐四年(1256)王应麟奉诏主持殿试,他称赞文天祥的策论“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荐擢文天祥为进士第一。奸相贾似道专权时,王应麟屡屡抗颜抵忤,有人劝他屈节顺从,他回答:“迕相之患小,负君之罪大。”
正因为王应麟道德学问如此,他编撰的《三字经》才能在知识灌输、道德晓谕、文才词藻上多方面超越同伦,被赞誉为“千古第一奇书”。除《三字经》外,王应麟还著有《蒙训》、《补注急就篇》、《小学讽咏》、《小学绀珠》等一百余卷蒙学及文字学著作,足见其对幼学启蒙教育的重视和勤力躬行。
《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起篇,依次叙述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七情,四书六经诸子,历史朝代更迭,最后以奋发勤学、显亲扬名的著名事例作结。将涵盖了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知识、传统伦理思想及识字教育浑然融为一体,句式灵活,编排巧妙,语言通俗,行文流畅,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等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警句格言而传诵至今。
《三字经》三三成句,简练易读,深受后人推崇。尽管西汉史游《急就篇》也曾用过三言来编排当时姓氏,但无论是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无法与《三字经》相提并论,所以《三字经》被公认是“开三言韵语蒙书之先例”的蒙学读本。
与《千字文》一样,元、明以后除了专供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文的《蒙汉三字经》、《满汉三字经》外,模仿《三字经》的增改新编本也时有出现,但都未能广泛流传开来。今人借鉴《三字经》编写的课本读物也不少,笔者印象较深的是一本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而编撰的《部首三字经》,其中如“女子好,田力男,日月明,小大尖。竹毛笔,白水泉,爪木采,舟皿盘”,介绍部首,合辙押韵,便于咏记,非常适合教学使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为相辅相成的整套蒙学读本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也因这样的排列而被称为“蒙学之冠”。其实如此排名,一方面是基于数字顺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三字经》在文字和内容上较之后二书要浅近许多,蒙童入读先教《三字经》,体现出了古人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正确教育方法。
考虑到读者学习诵读的需求,我们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合编入一册,排列次序仍循旧例。各自“前言”部分,则按蒙书成编的基本背景,次第叙述,以助读者了解这些蒙学读物的编写流传情况。由于《百家姓》原书仅录姓氏,为方便读者阅读查考,我们除在正文内标注了其姓氏出处外,还在其前言中增加了不少相关知识内容。注音本应是僻冷生难字,但《百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