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讲《伤寒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万友生医学丛书
万讲《伤寒论》
万友生 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万讲《伤寒论》/万友生编著.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9
(万友生医学丛书)
ISBN 978-7-5132-3650-8
Ⅰ.①万… Ⅱ.①万… Ⅲ.①《伤寒论》-研究 Ⅳ.①R222.2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2568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13 字数270千字
2016年9月第1版 2016年9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650-8
定价 35.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
《万友生医学丛书》编委会
主 编
万兰清
名誉主编
王鱼门
副主 编
兰青山 黄海龙 马超英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万青峰 万剑峰 万梅清 华 青
刘军辉 陈李华 黄 洁 黄海涛
谢 斌 黎 波
万友生先生
万友生先生手迹
邓 序
友生兄,儒而医者也,十年寒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清品自高。年少从名师学医,弱冠悬壶济世,焚膏继晷,奋发图强,三十而医名噪。新中国成立,世治民安,中医事业得以发展。兄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政、从教,悉殚精竭虑,务求美善。尝谓人必自度乃能度他。
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深入仲景堂奥,广探叶、薛、王、吴,求本于临床实际,证之于学术研究,得出“热病寒温内外统一”的科学结论,为中医重新进入急危重症阵地建立全面的理论指导。
我与友生兄,相知相交数十载,志同道合。其“学中医以国学根柢为要”的中医教育思想,亦同我心。
先生今值百岁诞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拟出版《万友生医学丛书》以纪念之,以传承之,侄女兰清求序于予,乐为之。
百○一叟
2016春序于羊城
蒋 序
万友生先生,号松涛,江西省新建县西山乡人。生于1917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卒于2003年6月2日,享年87岁。江西中医学院(现为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江西省政协常委,中国科协“三大”代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顾问,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先生生有异禀,聪敏过人,童蒙之时虽已新学蔚然,而国学课业仍为基础,乃于勤勉学习现代科学之外,浸润乎四书五经之中,兼以吟诗作对,学书作画,可谓国故新知两皆精进。17岁考入江西中医专门学校,三年后日寇入侵,学校散馆,先生先后避难于樟树、峡江、吉安等地,即悬壶应诊,以医为业,造次颠沛十余年,反倒于江湖中练出了不凡身手,医名渐起。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以医从政,入掌江西省卫生厅中医科,受聘为中央卫生部全国卫生科学研究委员会中医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5年江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西中医学院前身)成立,先生为教导处副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兼授《伤寒论》《温病学》课程,倡立寒温统一之论。“文革”浩劫,先生以“反动学术权威”之身备受冲击,下放劳动,被迫改造。粉碎“四人帮”后,先生虽已年届花甲,却精神焕发地开启了一个个学术之春。撰写著作,发表论文,培养研究生,外出讲学,学术激情喷薄而发,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982年,先生以65岁之龄出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首任所长,筚路蓝缕,开创之功令人钦敬。此后,又以古稀之年,领衔主持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并获得政府科技奖励。
先生以医名世,然不失儒家本色。温文尔雅,谦虚诚悫,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享誉医林,时与裘沛然、刘炳凡诸先生吟咏唱和,传为佳话。先生以其标格风范,堪为一代宗师,高山仰止,令人追慕!
万友生先生寝馈岐黄七十年,兢兢业业,舋舋不息,老而靡倦,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一百年来知名的中医临床家、理论家和教育专家。万友生先生毕生献身于中医学术的研究,以其理论上独有建树、临床上颇有特色、科研上多有创获、教育上富有新见而享誉海内外。
在中医理论的建设方面,万友生先生标举寒温统一的旗帜,提出“八纲统一寒温证治,建立热病学科体系”的倡导,是近六十年来中医理论研究的一个亮点,不仅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有可能成为中医理论创新的典范。先生崇尚张仲景,年方弱冠即著有《伤寒六经分证表》(读书笔记),终以研究《伤寒论》名家,但他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广阔的视野,突破伤寒的“藩篱”,博采众方,融合百家,尤其在全面考察中医热病学历史及现实的基础上,从寒温学说的源流、内容、临床应用及发展等多方面,对寒温统一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充分论证、深刻阐述。他所发表的有关寒温统一的一百多篇论文,以及精心撰写的《伤寒知要》《寒温统一论》《万氏热病学》,不仅是先生理论研究的结晶,也是中医学术的宝贵财富,中医热病学的建设必将从中获得借鉴依据和启迪提示。
在中医临床上,万友生先生少年悬壶,即蜚声海内,在七十年的摸爬滚打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和风格。先生主张经方与时方同用、补脾与补肾并重,一辈子“寝馈长沙堂室,言行悉遵仲景”。“为了进一步印证经方疗效,提高教学质量,才在临床上偏重药味少而用量大的经方。”为此,先生还经常向学生介绍自己所推崇的药味少而精的经方。但先生在灵活应用经方的同时,也不轻视、废弃时方,对李东垣、张景岳等医家的大方更是推崇有加,不仅重视大方,晚年的先生还有意愿深入摸索轻剂量时方治病的经验。在关于补脾与补肾的问题上,先生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万讲《伤寒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