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许仁图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4
ISBN 978-7-5426-4626-2
Ⅰ.①一… Ⅱ.①许… Ⅲ.①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生平事迹 Ⅳ.①K825.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35515号
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
著  者
/许仁图
责任编辑
/陈启甸 王倩怡
特约编辑
/龙若飞
装帧设计
/棱角视觉
监  制
/吴 昊
出版发行

(201199)中国上海市都市路4855号2座10楼
http://www.sjpc1932.com
邮购电话
/021-24175971
印  刷
/北京信彩瑞禾印刷厂
版  次
/2014年4月第1版
印  次
/2014年4月第1次印刷
开  本
/710mm×1000mm 1/16
字  数
/190千字
印  张
/17
ISBN 978-7-5426-4626-2
K·260/定价:45.00元
双春双雨水,拯世真文在夏学
△老师手书条幅“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在“夏历甲子年幸逢双春双雨水 闺十”,甲子年是1984年;“腊月念五日”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逊位日。后面的图即是老师带来台湾的《孔子行教图》,吴道子的真迹拓本,老师于2011年送给北京清华大学国学院。老师拍摄此照片于2005年,刚好一百岁,全身没有老人斑。
老师讲课示意图
△老师讲课时,前面有黄色塑胶布铺盖的长桌,这张照片没有,这是周义雄师兄特别为老师拍照的场景。照片后上方有老师所书的“长白又一村”。时为1976年老师70岁。
王者气象,就该如此
△周义雄师兄于老师七十整寿(1976年),开始为老师塑造全身塑像。为塑此像,周师兄仔细欣赏老师讲学的丰采神韵,点滴整修,可谓形神兼备,王者气象就该如此。
清香一缕,磬声轻敲,寺中有高人!
△老师自小就喜欢听磬声闻清香,这是佛家所谓的“善根”。老师来台,常与和尚高僧往来,也走访不少庙寺,这张照片摄于海会寺,周义雄师兄陪伴,神态威仪慑人。
台湾几人穿斗篷!
△老师曾说,“除了老蒋,陈诚、何应钦都不敢穿斗篷!”因为只有“统帅”才有资格穿。老师穿斗篷的照片有两张,除了1995年所摄这张,周义雄师兄也在1974年新店郊区,为老师拍摄一张(左下图)。
遥想老师当年驰骋幽燕满蒙间
△老师在1947年被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监管到台湾,不久就安排到台东农校当教导主任。老师入境随俗,穿戴卑南族服饰,这张持刀的武士照片,是老师来台留下的最早照片,让我们遥想老师当年纵马满蒙幽燕间的风采。
抽烟也得高贵气!
△这张抽烟斗的照片,摄于1966年,为加大退休教授吉德炜所摄,可惜是黑白照,碧绿的烟嘴无法显现。照片中的老师短发无须,和毓门弟子所认识的老师形象大是不同,透露一股剽悍气。老师大概在六十岁蓄须,这张照片可能是蓄须前的最后留影。
君臣之义,不可废也
△溥仪在1967年10月17日病逝,老师在洲尾村的住宅处设佛堂供奉。“君臣之义,不可废也”,老师对溥仪,可说尽了人臣之道。
秉大节,君仁臣贤
△“咏豳轩”横匾有“子良仁兄属”五字,应该是太老师康有为写给老师的阿玛。“咏豳轩”下的努尔哈赤像是老师画的。我进入“天德黉舍”的第一天,就见到这一字一画。(1976年周义雄师兄 摄)
吃素礼佛,教诲洋博士!
△1961年,老师带洋博士弟子畅游寺庙并吃素斋,这张照片后排中立者为老师,右方后排一男一女为简慕善夫妇,前排左角为密歇根大学荣誉教授孟旦师兄,此张照片是孟旦师兄赠送给老师的。老师仍无蓄须,应该是老师和洋博士弟子最早的照片。上文是老师沉思随笔记录,是老师留下的极少数思想性文字,极其珍贵。
洋学生懂规矩,老师当然开心!
△老师住在内湖洲尾村教洋弟子,1968年,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倪肃姗请老师吃饭,还敬奉红包,老师称赞“洋学生懂规矩”,拿红包时笑说:“这不是见钱眼开吗?”与老师并行的女子即是倪肃姗师姐,照相机是她带来的。上文与前页文字写在同一纸上的正反两面,其中有老师的“立誓”文字。
老师手绘观音图
△老师手绘观音图有二,一是摹自唐朝吴道子的《观音图》(右),老师为上寿额娘百岁冥诞,十年造像千尊,回向父母,以尽孝心,以慰慈恩;另一是摹自溥儒的《渡海观音》(左),但此图只画一幅。两幅观音图上方都有乾隆御笔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渡海观音左下方二枚印章,长形那枚印文是“四十四年经二帝五朝历八雄十代”。
爷爷抱抱,不要念经了!
△老师来台湾真正的幸福在左拥右抱一对孙子。老师晚年十分享受和这对孙子斗嘴的含饴弄孙之乐,看老师这张照片,左手还拿一长串佛珠,大概在数佛珠时,两个孙子就要爷爷抱。
自牧牧人,稚子喜见太老师!
△公元1989年,老师与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伊若泊二子合照。老师英气勃发,客厅悬有于右任所书“自牧斋”。“自牧斋”下有两条竹板对联,暗红底阴刻金字,“不欲即仙骨,无情乃佛心”,原本是挂在床柱上的。
给太老师请安!
△毓门弟子的师生感情十分浓厚,常常都会带儿女来磕见太老师。在台湾研究院工作的师兄黄德华,就带女儿来拜见太老师(此张照片由义子张景兴提供)。上文是老师摘自罗斯福的金玉良言。
山崖水岸有高山
△老师这张照片十分俊伟,有岳峙崖岸的风采。老师供奉光绪皇帝,旁边有一张照片,那是诺贝尔奖得主,有“诗哲”之称的印度诗人泰戈尔。泰戈尔曾到宫中晋见溥仪,老师和泰戈尔见过面,十分尊敬泰戈尔。
最后一程,幸好有你相陪
△2010年11月6日,加大退休教授简慕善师兄拜访恩师,行事低调的义子张景兴难得留下陪伴老师的照片,此张相片由黄德华师兄提供;除了2011年春节有些师兄姐跟老师拜年有留下的合照外,这张影中人是老师的最后身影。上图是老师住州尾村渡船留影,倪肃姗师姐摄。
笑容可掬,吾爱吾师!
△老师的形象从来都是雄健刚严。这张摄于2010年仲夏的照片,是老师病后留影,笑容可掬,十分慈祥,即之也温。(黄德华师兄摄)
静心养志,时至不失!
△老师不过年,家 ............

书籍插图:
书籍《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 - 插图1
书籍《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