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冈诗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这个家伙,“写疯啦”
霍俊明
王单单,这个家伙,短短的几年写诗都“写疯”啦!
我这样说在于他不仅写作越来越放得开,不畏手畏脚,而且还在于不断生长出来的诗歌气象。连一向牛得不行的雷平阳都对“云南后生”王单单另眼相看。当然,作为云南诗人雷平阳对王单单的诗歌写作是有影响的。比如雷平阳《祭父帖》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写什么什么帖之类的,甚至更为搞笑的是我看到一个女诗人的诗集里所有的“帖”都被弄成了“贴”。王单单也写了《书房帖》还有《祭父稿》这样的诗。帖不帖的都不重要,关键是真实的自己在发声。
王单单的“疯狂”是有根基和底气的。一定程度上我喜欢那些具有特殊癖性的诗人。这种癖性不是作怪、作秀、伪装和打扮,而是从本真的生命状态中生发出来的。这是生命力的真实的癖性,我喜欢。王单单身体生猛,年轻气盛,浑身在冬天都冒着力比多的热气。正如他自己所写的《自画像》:大地上漫游,写诗,喝酒,做梦。扁鼻子、平额,一颗凸起参差的虎牙,身材矮小,偶尔假笑、痴笑、癫狂、自言自语。
在2012年秋天云南蒙自的第二十八届青春诗会上我第一次见到王单单。此前有几个云南人对我说一个叫王单单的镇雄诗人横空出世。那时我还不太相信,最多是看作本地诗人的互相吆喝。也是在滇南的夜色和秋雨里,我完整地读完了王单单参加青春诗会的组诗和长诗。我记住了那个地方——官抵坎。来自于阅读的信任是可靠的,起码在那时我认为这是一个确实有潜力的青年诗人。一见面,我就觉得王单单这个来自大山的家伙一脸坏笑嘻嘻哈哈,但是还惹人喜欢,起码不讨厌。我当了他的指导教师后,他一口一个地叫霍老师我也很受用。而我最认可的是在谈论诗歌的时候王单单的严肃、认真,接受批评。这也是他对诗歌极其认真尊敬的态度使得他在同龄人中能够继续走下去的深层原因。在碧色寨的漫天风雨和泥泞的山间路上王单单等几个八零后第一拨到达终点。年轻就是资本。此后我与王单单还在云南和武夷山见过几次面,每次他都以威胁的口气我让我喝酒。甚至在昆明的时候,那一次雷平阳外出,王单单眯缝着小眼睛坏笑着对我说,“雷老师给我一个眼神我就能让你喝趴下。”这个家伙,居然敢造老师的反?
我曾在福建的南平大山深处对王单单说,写诗一定要沉住气,你有那么多可以抒写的故乡和痛苦作为精神资源,你应该多写写组诗,不要感觉来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说实话要建立自己的精神谱系,这个很难。王单单点头称是,然后健步赶上前面来自台湾的女孩,热情有加,不知道是在谈诗还是在谈生活或是其他。在福州和武夷山的两岸青年诗人朗诵会上王单单读了一首诗,里面用了大量的成语和古诗里的名句。他从舞台上下来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写,他说这样显得有文化。我说诗歌不是知识,你不知道“诗有别才”“诗有别趣”这一古训吗?他就在那嘿嘿笑。
我喜欢生活中兴冲冲的王单单。我不断看到他举着大碗喝酒,在滇池边扛着自行车秀肌肉的照片。有一次王单单搞怪把额前的一撮头发用发胶粘着立起来,像极了当年的铁臂阿童木。
当然,我更喜欢写作中能够抛去戾气和冲动的王单单。
拉杂这么多闲话,该说说写诗的王单单了。
王单单的诗歌中不断出现和重叠“上凹村”、“官抵坎”、“仙水窝凼””。这是一个制作“乡村遗像”的人。
乡村的“病灶”如今正在大面积发作。他在滇黔“边地”特殊环境下所塑造的某种躁烈甚至暴动性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象在语言和修辞上迫不及待地迸发出来。他的灼烧、隐痛、荒诞、分裂、叫嚷还有沉默似乎与这个时代达成了空前紧张的关系。他个性化的语言方式所达成的“精神现实”使得这个时代带有了诡谲和不可思议的寓言化特征。而对于王单单这样的年轻诗人而言,如何在维持诗歌本体并进一步拓展自我精神的同时避免过于明显和直接的“底层”写作伦理和道德化倾向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写作者的现实热望使得近年来的底层写作、打工写作、贱民写作和新乡土写作以“非虚构”的方式成为主流的文学趣味。这或者正如米沃什所说的诗歌成为时代的“见证”。然而不得不正视的一个诗学问题是,很多写作者在看似赢得了“社会现实”的同时却丧失了文学自身的美学道德和诗学底线。也就是说很多诗人充当了布罗姆所批评的业余的政治家、半吊子社会学家、不胜任的人类学家、平庸的哲学家以及武断的文化史家的角色。很多现实题材的写作用社会学僭越文学,伦理超越美学。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悖论:在每一个诗人津津乐道于自己离现实如此贴近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他们集体缺失了“文学现实感”。诗人必须具有发现性!诗必须站在生活面前!自媒体焦点社会现象背后的诸多关联性场域需要进一步用诗歌的方式去理解和拓宽。写作者必须经历双重的现实:经验现实和文本现实。也就是说作家们不仅要面对“生活现实”,更要通过建构“文本现实”来重新打量、提升和超越“生活现实”。而这种由生活现实向精神现实和写作现实转换的难度不仅在于语言、修辞、技艺的难度,而且更在于想象力和精神姿态以及思想性的难度。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对于现实写作往往容易分化为两个极端——愤世嫉俗的批判或大而无当的赞颂。我更认可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对现实的态度——“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我们可以确信诗人目睹了这个世界的缺口,也目睹了内心不断扩大的阴影,但是慰藉与绝望同在,赞美与残缺并肩而行。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不断加重的疑问。“现实”从来都不是虚空无着的,这一切都最终要在语言中现身矗立。尤其是王单单一系列写作“父亲”(比如《祭父稿》《遗像制作》《病父记》《父亲的外套》《一封信》《堆父亲》《自白书》)和“母亲”的诗,不仅与个体和家族有关,而且在我看来更与想象性的乡野历史和现实有关。可以说,王单单通过“父亲”“母亲”的“寓言”重新发现、提升甚至再造了“现实”。“寓言”从来都不是与“现实”无关的“故事”和“道德说教”的寄生物。
而几年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王单单迅速穿越了每一个人写作的“黑暗期”。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以诗歌写作证明没有滥用“身份”“生活”“底层”“乡土”和“苦难”“贫穷”的权利,而是愈益成熟和老辣地将这一切转换为诗歌中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现实”。由此,我喜欢王单单这种“介入”和“疑问”同在的写作方式,而不是对现实生活表层 ............

书籍插图:
书籍《山冈诗稿》 - 插图1
书籍《山冈诗稿》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山冈诗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