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兵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者的话
第一章 图国篇
本章综述
一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二 教化百姓,亲和万民
三 顺乎天理,合乎人情
四 教之从礼,励之以义
五 义以礼服,强以谦服
六 简募良才,以备不虞
七 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
八 世不绝圣,国不乏贤
第二章 料敌篇
本章综述
一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 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四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五 观敌之外,以知其内
六 审敌虚实,而趋其危
第三章 治兵篇
本章综述
一 明知险易,则地轻马
二 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三 进止有度,饮食有适
四 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五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六 因材施教,知人善任
七 无当天灶,无当龙头
八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第四章 论将篇
本章综述
一 文武兼备,刚柔并用
二 知此四机,乃可为将
三 禁令刑罚,所以威心
四 先占其将,而察其才
五 看人说法,轻锐尝敌
六 有功进飨,无功励之
第五章 应变篇
本章综述
一 三军服威,士卒用命
二 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
三 五军交至,必有其力
四 我众彼寡,分而乘之
五 审察其政,乱则击之
六 车骑挑之,勿令得休
七 敌若绝水,半渡薄之
八 阴湿则停,阳燥则起
九 暴寇之来,善守勿应
十 其有请降,许而安之
附录 吴起与《吴起兵书》
一 吴起生平简介
二 《吴子》的流传过程
三 吴起变法
四 吴起的军事思想
五 《吴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六 《吴子》的历史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七 《吴子》的实际应用
书名:吴起兵书
作者:严锴
出版方: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9月1日
ISBN:9787540203595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出版者的话
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兵书战策无疑是一朵夺目的奇葩。而今它更超越了时空界限,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纵观中国历代的兵书战策,有如下共同特点:
一、反封天命,注重人事。
二、反封封建迷信。
三、主张富国强兵。
四、注重灵活多变的用兵艺术。
五、重视将领的作用,强调选贤任能。
六、主张严明法纪,赏罚必信,动有节制。
这些思想原则不仅在当时迸出耀眼的光辉,即使在今天,它们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阅读这些凝聚着智慧的伟大作品,对今天的人们有诸多教益和启迪。
因此,我们特邀请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精深造诣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编写了这套丛书,以飨读者。
《吴子兵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兵书,与《孙子兵书》齐名。
根据《韩非子·五蠹篇》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记载,《吴子兵书》在战国末年和汉初曾广泛流传,尤为治军领兵者所称道,乃兵家必读之书,影响极大。
北宋时期,这部兵书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更表明它在中国军事理论史上的地位。目前英国、日本、法国、俄国都有此书的译本,足见其影响深远。
相传《吴子兵书》的作者是战国时的军事家吴起(公元前440~前381年),吴起是卫(今山东曹县一带)人。
最初,吴起在鲁国担任将领,后仕魏,辅佐文侯、武侯。为将25年,战功显赫,政绩卓著。后来遭人嫉恨,受人谗毁,惧而投奔楚国,被任命为令尹,其职位相当于宰相。之后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精兵简政,明法审令,使楚国逐渐富强起来。
楚悼王死后,吴起遭楚国贵戚射杀而死。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共48篇,但199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大量竹简,其中有很多兵书,却没有发现该书。而根据有关学者考证,《吴起兵书》原书已经亡佚,现今所存《吴子》大约是西汉中叶时人所伪托。
我们认为,今本《吴子兵书》不一定是吴起的原著,但其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吴起的政治军事思想。而吴起曾授业于曾子,因此书中之主导思想较偏向于儒家,比如说吴子对兼顾“名治武备”与“内修文德”,以及推崇“礼义”等等的主张。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此书异于《孙子兵书》,而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
第一章 图国篇
本章综述
谋略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富国强兵。同时,也只有在国富兵强的基础上,才能将谋略发挥的更彻底,也才能进一步在激烈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制服敌人、取得胜利。因此,一开始论述的不是具体的战略战术,而是谈论如何治理好国家以达到富国强兵的谋略思想。
吴起指出,要“治国”、“富民”,必须“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对此,吴起提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施行仁政,要先“教百姓而亲万民”,主张礼义兴国、仁爱百姓,任用贤能。
吴起所提出的这些“治国”、“富民”谋略极有见地。作为统治者,最高境界是以道德治理国家。统治者如果有深厚的道德修养,那么委任官吏就不会与他的实际能力不相称,大小官员也都能胜任自己的职务。而君主拥有贤明的将相,对内对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例如:周初用所谓的“圣人之道”治国,后来行不通,便换用较为严厉的法令,继之用策谋、用权力,仍行不通,最后只好用威势。然而一旦到了以威势迫人的地步,就出现东周末年诸侯国互相争战、兼并的局面。
由此观之,相对于严刑峻法,道德治国方针是值得肯定的。人们向来畏惧政治上的玩弄权术、勾心斗角。在政治上如此,在商业活动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以公司的管理为例,虽然管理离不开奖惩,但不可过度依靠严厉的惩罚制度来规范员工。如果员工动辄得咎,将磨损其工作的意愿和主动性。而且管理过于严苛,甚至会侵犯到被管理者的自尊与信心,其结果正与管理过于松散一样,都不能激励起员工的敬业精神。
只有内部稳定,方能放手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在经营活动中尤其要避免“内耗”与“内讧”。经营者在人员的任用上要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并留心那些喜欢搬弄是非、道人长短的成员,不能让他们有机会煽风点火。
此外,“选贤任能”则是历代统治者都倡导的一种治国的基本策略。虽然各个时代的统治者大多任人唯亲,例如古代的分封制,就是典型的任人唯亲。但也不乏贤明君主在施展其雄才大略时,能够做到“任人唯贤”。
在军事上,由于要应付各种急剧变化的局势,而且战争中确实也需要各种能人,既需要能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将帅,也需要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臣,同时还需要善于筹备军需的后勤指挥;这三者无论缺乏哪一个,则不能有全胜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吴起兵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