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与执着:朱自清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黄汉昌,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共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戏剧等作品355万余字。出版长篇小说《旋涡》《戊戌追杀令》(与人合作),中短篇小说集《葛仙镇传奇》等作品,传记文学有《李鸿章家族百年纵横》《千年文化古村武城》。主编(执行)《葛店史话》《葛店村垮》《临江村垮》《段店村垮》。发表七场新编历史剧《血溅龙凤剑》,小戏《荷花渡》获湖北省创作一等奖,并在湖北剧院向湖北省委省政府汇报演出。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清贫与执着:朱自清传/黄汉昌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11
ISBN 978-7-5034-8591-6
Ⅰ.①清… Ⅱ.①黄… Ⅲ.①朱自清(1898-1948)-传记 Ⅳ.①K82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72812号
责任编辑:徐玉霞
出版发行:中国文史出版社
网 址:www.chinawenshi.net
社 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邮编:100811
电 话:010-66173572 66168268 66192736(发行部)
传 真:010-66192703
印 装:北京温林源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6开
印 张:15.5
字 数:280千字
版 次:2017年3月北京第1版
印 次:2017年3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9.80元
文史版图书,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文史版图书,印装错误可与发行部联系退换。
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闲帮凶,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
——朱自清
引子
青灯有味是儿时
1898年,即农历戊戌年。这年深秋,正是晚清王朝的多事之秋。1894年甲午海战战败,接着便是举子们公车上书,特别是从6月11日开始的“戊戌变法”失败,以致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人士被通缉,六君子血洗菜市口,这一个个汹涌的惊涛骇浪,使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
然而,在江苏北部的东海县,县承审朱则余的宅邸里,却是红烛高照,喜气盈胎。前来贺喜的高朋来往不断,厅堂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说承审朱则余全家,人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就连来帮忙的邻里,也是笑逐颜开,脚步轻快,关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
朱家之所以这样热闹,因在这天,即1898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朱则余的儿媳周氏又生下一个男婴,老朱喜添孙子了!
朱则余在东海县任承审,已经有10多年了。因他为人谨慎,性格谦和,做了多年县府承审,上下关系十分融洽,四邻对他也颇为敬重。
本来,儿媳周氏早先已经生了大贵和小贵两个儿子,但都不幸夭折。这对饱读儒书的老夫子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打击不小。赵歧《十三经注疏》中,有“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每当他看到这些,总是默默无言地坐在那里发呆。
这也难怪,一连夭折了两个孙子,怎么不让他痛心疾首呢?虽说老学究官不大,但也算得上是朝廷的命官,理应为朝分忧。可自己家里渴望香火继承人,哪顾得上大清王朝那些破事!现在好了,儿媳不负众望,给他又生下一个孙子,期盼得到满足,可谓不亦乐乎!
其实,老先生他本姓余,号菊坡。原籍浙江绍兴,因承继朱氏,遂改姓朱。因他家从先祖在江苏东海做小官,全家才从绍兴迁到东海。
东海县城虽不大,却因地处近海,位于津要,向为历代重镇。远在隋时,已受到了格外重视,一直为州一级的治所,号为海州。元时改为海宁州。明初复为海州,属淮安府。镇北的于公、白沟等名浦,向以产盐著称。清时仍为州治,直到辛亥革命后,方改名东海,降为县治。
朱则余的儿子朱鸿钧,字小坡,他也是在书香门第长大,饱受儒学思想熏陶,对媳妇生男生女,较为看重。他觉得,只有生下男丁,家族才有香火继承人!
儿子的降生,给朱鸿钧带来很大希望。他像父亲一样,也是个勤奋实在的读书人,希望儿子将来胜过自己,于是抱出一堆精典古本,引经据典地替儿子取名。当他看到苏东坡诗“腹有诗书气自华”句,便给儿子取名“自华”。谁知后来给儿子起八字时,算命先生说儿子五行缺火,便又取了个“秋实”的名字。因“秋”字半边是“火”,取“春华秋实”之意。
朱自华本来是老三,却成了长子,让家里看得极贵。为了好养,按乡下习俗,特地替他在耳上穿孔,并戴上金耳环。
一晃,小自华戴着那副钟形金耳环渐渐长大。他从小聪明好学,却不大好动,本来是个小孩童,却显得较为持重,也许是这个知识家庭和血脉遗传吧。
在朱自华三岁那年,即1901年,父亲朱鸿钧离开东海,到高邮邵伯镇做了个小官。为了能够好好地照顾家小,他把全家接到了邵伯镇,住在万寿宫里。万寿宫的院子很大,也很安静,门前不远就是运河。
邵伯镇很小,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从小镇旁经过。河坎很高,那浑黄的河水,日夜不息地流淌着,正好给古老而寂静的邵伯镇增添几分生机与活力。
在邵伯镇住下来后,朱鸿钧不忘儿子读书的事,便开始给小自华启蒙识字,不久又把他送到一家私塾读书。
就因镇小,街上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小自华读完书后,便来到大运河边,站在高高的河坎上,兴味盎然地看着滔滔河水奔向远方。有时兴起,便使劲地向河里扔着瓦片。那飘飞的瓦片,像只轻盈的小燕,灵巧地在水面上掠起一串涟漪。
河面的点点白帆,缓慢地移动着,有时还传来舵工的号子声。过了片时,河边出现了几条渔船,当他看到渔网从渔人手中抛出,那网立即张开成一个圆形落到水中后,渔人便站在船头,悠然自得地慢慢收着网。在夕阳的反衬下,给渔人脸面一道道的皱褶镀上了金色,如同一幅优美的版画,在他那幼嫩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他最开心的时候,是父亲的当差带他到铁牛湾去玩。那里有个铁牛,身个特别大,当差把他抱在铁牛背上骑着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像是骑在一头雄俊的战马上,好奇地抚摸着光滑的牛背,觉得威武极了。
朱鸿钧自己是个读书人,对儿女教育非常严格。尽管他曾到江西九江做过盐务官,虽离扬州千里迢迢,但对儿子的学习从未松懈。儿子自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清贫与执着:朱自清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