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季羡林传》序
引子
第一章 齐鲁厚土
一、抹不掉的母爱
二、故乡童趣
三、济南多出一个会玩耍的乡下孩子
四、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四连冠”
第二章 京华岁月
一、面临选择:上北大,还是上清华?
二、水木清华
三、师与生
第三章 初尝人生
一、择业
二、济南高中
第四章 德邦十年(一)
一、初离故土
二、从柏林到小城哥廷根
三、主修梵文、巴利文
四、哲学博士
第五章 德邦十年(二)
一、战争地狱
二、吐火罗语
三、德国恩师们
四、德国普通人
第六章 重归故土
一、尝试回国
二、滞留欧洲
三、漫长的船旅漂流
四、回归祖国
第七章 沙滩足迹
一、创办东语系
二、翠花胡同
三、与师友和北大同事的交往
第八章 燕园春秋(一)
一、院系调整迁到西郊的北大
二、经历运动
三、春满燕园
第九章 燕园春秋(二)
一、“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
二、“牛棚”岁月
三、灾难并没有结束
四、《罗摩衍那》的诞生
第十章 燕园春秋(三)
一、北京大学副校长的宝座
二、笔耕的快乐
三、像老农而非老农
四、永无退休之日
第十一章 学界泰斗
一、大杂家
二、中外文化交流
三、新的追求和开拓
四、道德文章
第十二章业余生活
一、交友之道
二、生活情趣
三、三大洲游踪
四、华夏足迹
不是尾声的尾声
附录 季羡林先生著译作目录
后记
修订版后记
《季羡林传》序
山东大学蔡德贵先生撰《季羡林传》,来书要我写一篇序文,我是万不敢当,亦万不敢辞;在踌躇和耽延的交织心态之下,几个月不敢下笔。首先让我表示一点歉意。
从我肤浅的考虑,常见的学问家,可能有下面几种类型:一是才士型,一是辩士型,还有探险家型,或者是会计师型。才士型胜处在紧抓问题,入情入理,但易流于感情用事,接近文学家。辩士型长于辨析,鞭辟入里,每每播弄词说,有如哲学家。其他一是比较大胆,有究元决疑的缒幽疏证精神,另一则谨慎、扎实,喜欢校勘、统计,好像核数师。这几种类型有单纯的,亦有复杂的,有的一人只能属于某一类型,有时一个人亦可同时兼有其中一二者。我不欲举出何人属于哪一类型,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或遴选代表人物。
我所认识的季先生,很难说是上面的哪一类型。他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这四个字正是表现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来作为度人的金针,亦是再好没有的。
要能够“竭泽而渔”,必须具备许多条件:第一要有超越的语文条件,第二是多彩多姿的丰富生活经验,第三是能拥有或有机会使用的实物和图籍、各种参考资料。这样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随便做到的,而季老皆具备之;故能无一物不知,复一丝不苟,为一般人所望尘莫及。
“竭泽而渔”的方针,借《易经·坤卦》的文句来取譬:真是“括囊、无咎、无誉”,又是“厚德载物”的充分表征。多年以来,季老领导下的多种重要学术工作,既博综,又缜密,放出异彩,完全是“海涵地负”的具体表现,为中华学术的奠基工程做出人人称赏的不可磨灭的劳绩。有目共睹,不待我来多所置喙。这本传记的刊行,对于从学者的鼓舞,从而带起严正、向上的学风,一定会“不胫而走”,是可以断言的。
引子
对于当代学人来说,季羡林这个名字是太熟悉了。多年来,各种新闻媒体,从山东电视台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从《大众日报》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有关他的报道几乎是连篇累牍,他的形象活跃在荧屏上,他的业绩披露在报端。人们这样评价他: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学界泰斗,是中国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世界上最著名的梵文学者之一,是一位完全具备知识分子品格的人,他永远是气节的象征。
经常接触季羡林的人,会在他身上发现一种奇特的吸引力,既有学识的吸引力,也有人格的吸引力。英籍女作家韩素音说:“我在他的身上发现的不只是博学,而且是睿智。不仅是睿智,而且还有非常地谦恭有礼和幽默。他的博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他是这样地谦虚,可以让人们跟他谈论那些他其实比他们知道得更多的话题。与他谈话,使我感觉鼓舞,而在我们的谈话中,我总是期待着那种时刻,那时他用一个轻轻的微笑,以及在他眼神中的一个轻微的闪动,就会纠正我的一两处说得不合适的地方。”已经去世的中国学者张中行认为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到第二位。”诗人臧克家生前也不无深情地歌颂道:
满头白发,根根记录着你的寿长,
标志着你的业绩受到众多的赞扬。
你兼有诸家的同能;你的独秀孤芳,
有几个能够赶上?
人们还发现,季羡林虽然寡言少语,但学术会上有了他,就会平添几分活跃气氛,没有人会为他的沉默而拘束,在座的人都会分享到一种熨贴平淡的温暖和宁静,不在乎他说了没有,而很在乎他来了,只要是满是智慧的大额头有几分像寿星的季先生来了,气氛就不一样。
但初次接触季羡林的人,从他身着的半旧中山装,往往会得出他像一个老农的印象。北京大学有一位新生,入学时莽莽撞撞地把他当成了校工,托他代为看管行李。季羡林自己也多次说过,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一个“土包子”。
两种印象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谜”一样的季羡林:
是什么力量,使一个农民的儿子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名闻遐迩、卓尔不群的大学者?
是什么力量,使一个留学德国十载的学者,没沾染上一点洋味而终生保持着一种朴厚的农民气象?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爱国情怀是季羡林一生不绝如缕的永恒主题。这情怀使他家事、校事、国事事事萦心,这情怀使他中学、东学、西学学学贯通。成为著名学者是来自于这一情怀的刺激,终生保持农民气象也是来自于这一情怀的刺激。
解开季羡林这个“谜”,对于卑微者来说,他们从季羡林身上能看到自己的成才之路;对于成功者来说,他们从季羡林身上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对于任何人来说,季羡林总是读不完 ............

书籍插图:
书籍《季羡林传》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季羡林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