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法言 - (TXT全文下载)
书籍内容:
《扬子法言》
学行卷第一
吾子卷第二
修身卷第三
问道卷第四
问神卷第五
问明卷第六
寡见卷第七
五百卷第八
先知卷第九
重黎卷第十
渊骞卷第十一
君子卷第十二
孝至卷第十三
法言序
《学行卷第一》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或曰:“人羡久生,将以学也,可谓好学已乎?”曰:“未之好也。学不羡。”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礲诸,有玉者错诸,不礲不错,焉攸用?礲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螟蛉之子,殖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孔子习周公者也,颜渊习孔子者也。羿、逄蒙分其弓,良舍其策,般投其斧而习诸,孰曰非也?或曰:“此名也,彼名也,处一焉而已矣。”曰:“川有渎,山有岳,高而且大者,众人所能逾也。”或问:“世言铸金,金可铸与?”曰:“吾闻觌君子者,问铸人,不问铸金。”或曰:“人可铸与?”曰:“孔子铸颜渊矣。”或人踧尔曰:“旨哉!问铸金,得铸人。”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一哄之市,不胜异意焉;一卷之书,不胜异说焉。一哄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
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也,况习是之胜非乎?於戏,学者审其是而已矣!或曰:“焉知是而习之?”曰:“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学之为王者事,其已久矣。尧、舜、禹、汤、文、武汲汲,仲尼皇皇,其已久矣。
或问“进”。曰:“水。”或曰:“为其不舍昼夜与?”曰:“有是哉!满而后渐者,其水乎?”或问“鸿渐”。曰:“非其往不往,非其居不居,渐犹水乎!”“请问木渐。”曰:“止于下而渐于上者,其木也哉!亦犹水而已矣!”吾未见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
鸟鲁触其情者也,众人则异乎!贤人则异众人矣,圣人则异贤人矣。礼义之作,有以矣夫。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睎骥之马,亦骥之乘也。睎颜之人,亦颜之徒也。或曰:“颜徒易乎?”曰:“睎之则是。”曰:“昔颜尝睎夫子矣,正考甫尝睎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尝睎尹吉甫矣。不欲睎则已矣,如欲睎、孰御焉?”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抖。”曰:“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子为道乎?为利乎?”或曰:“耕不获,猎不飨,耕猎乎?”曰:“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吾不睹参辰之相比也,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者,圣人之徒与?”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频频之党,甚于<与鸟>斯,亦贼夫粮食而已矣。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或谓:“子之治产,不如丹圭之富。”曰:“吾闻先生相与言,则以仁与义;市井相与言,则以财与利。如其富,如其富。”或曰:“先生生无以养也,死无以葬也,如之何?”曰:“以其所以养,养之至也。以其所以葬,葬之至也。”或曰:“猗顿之富以为孝,不亦至乎?颜其馁矣。”曰:“彼以其粗,颜以其精;彼以其回,颜以其贞。颜其劣乎?颜其劣乎?”或曰:“使我纡朱怀金,其乐不可量也!”曰:“纡朱怀金者之乐,不如颜氏子之乐。颜氏子之乐也内,纡朱怀金者之乐也外。”或曰:“请问屡空之内。”曰:“颜不孔,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然亦有苦乎?”曰:“颜苦孔之卓之至也。”或人瞿然曰:“兹苦也,祇其所以为乐也与?”曰:“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或曰:“立道,仲尼不可为思矣。术业,颜渊不可为力矣。”曰:“未之思也,孰御焉?”
《吾子卷第二》
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或曰:“雾縠之组丽。”曰:“女工之蠹矣。”《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曰:“狴犴使人多礼乎?”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乎?”曰:“必也淫。”“淫则奈何?”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问“郑卫之似”。曰:“聪听。”或曰:“朱、旷不世,如之何?”曰:“亦精之而已矣。”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请问本。”曰:“黄钟以生之,中正以平之,确乎郑、卫不能入也!”或曰:“女有色,书亦有色乎?”曰:“有。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或问:“屈原智乎?”曰:“如玉如莹,爰变丹青。如其智!如其智!”或问:“君子尚辞乎?”曰:“君子事之为尚。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足言足容,德之藻矣!”或问:“公孙龙诡辞数万以为法,法与?”曰:“断木为棋,捖革为鞠,亦皆有法焉。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观书者譬诸观山及水,升东岳而知众山之逦迤也,况介丘乎?浮沧海而知江河之恶沱也,况枯泽乎?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
弃常珍而嗜乎异馔者,恶睹其识味也?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睹其识道也?”山<山巠>之蹊,不可胜由矣;向墙之户,不可胜入矣。曰:“恶由入?”曰;“孔氏。孔氏者,户也。”曰:“子户乎?”曰:“户哉!户哉!吾独有不户者矣?”或欲学《苍颉》、《史篇》。曰:“史乎!史乎!愈于妄阙也。”或曰:“有人焉,曰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圣人虎别,其文炳也。君子豹别,其文蔚也。辩人狸别,其文萃也。狸变则豹,豹变则虎。
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君子言也无择,听也无淫,择则乱,淫则辟。述正道而稍邪哆者有矣,未有述邪哆而稍正也。
孔子之道,其较且易也。或曰:“童而习之,白纷如也,何其较且易?”曰:“谓其不奸奸,不诈诈也。如奸奸而诈诈,虽有耳目,焉得而正诸?”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
绿衣三百,色如之何矣!纻絮三千,寒如之何矣!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后之塞路者有矣,窃自比于孟子。
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恶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
《修身卷第三》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或曰:“孔子之事多矣,不用,则亦勤且忧乎?”曰:“圣人乐天知命,乐天则不勤,知命则不忧。”或问“铭”。曰:“铭哉!铭哉!有意于慎也。”圣人之辞,可为也;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珍其货而后市,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成道也。
君子之所慎:言、礼、书。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或曰:“君子自守,奚其交?”曰:“天地交,万物生;人道交,功勋成,奚其守?”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
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也哉!公仪子、董仲舒之才之邵也,使见善不明,用心不刚,俦克尔?或问“仁、义、礼、智、信之用”。曰,“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智,烛也:信,符也。处宅,由路、正服,明烛,执符,君子不动,动斯得矣。”有意哉!孟子曰:“夫有意而不至者有矣,未有无意而至者也。”或问“治己”。曰:“治己以仲尼。”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马以骥,不亦可乎。”或曰:“田圃田者莠乔乔,思远人者心忉忉。”曰:“日有光,月有明。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蒙。荧魂旷枯,糟莩旷沈,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或问:“何如斯谓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轻,则可谓之人。”曰:“何谓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敢问四轻。”曰:“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礼》多仪。或曰:“日昃不食肉,肉必干;日昃不饮酒,酒必酸。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华乎?”曰:“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副则礼。”山雌之肥,其意得乎!或曰:“回之箪瓢,臞如之何?”曰:“明明在上,百官牛羊,亦山雌也。暗暗在上,箪瓢捽茹,亦山雌也,何其臞?千钧之轻,乌获力也;箪瓢之乐,颜氏德也。”或问:“犁牛之鞹与玄骍之鞹有以异乎?”曰:“同。”“然则何以不犁也?”曰:“将致孝乎鬼神,不敢以其犁也,如圭刂羊刺豕,罢宾犒师,恶在其犁不犁也!”有德者好问圣人。或曰:“鲁人鲜德,奚其好问仲尼也?”曰:“鲁未能好问仲尼故也。如好问仲尼,则鲁作东周矣。”或问:“人有倚孔子之墙,弦郑、卫之声,诵韩、庄之书,则引诸门乎?”曰:“在夷貊则引之,倚门墙则麾之。惜乎衣未成而转为裳也。”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或问“众人”。
曰:“富贵生。”“贤者”?曰:“义。”“圣人”?曰:“神。”观乎贤人,则见众人;观乎圣人,则见贤人;观乎天地,则见圣人。
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天下有三检:众人用家检,贤人用国检,圣人用天下检。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义,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
或问:“士何如斯可以禔身?”曰:“其为中也弘深,其为外也肃括,则可以禔身矣!”君子微慎厥德,悔吝不至,何元憞之有?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
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
《问道卷第四》
或问“道”。曰:“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或曰:“可以适它与?”曰:“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或问“道”。曰:“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诸?”曰:“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或曰:“事虽曲而通诸圣则由诸乎?”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夫道以导之,德以得之,仁以人之,义以宜之,礼以体之,天也。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或问“德表”。曰:“莫知作,上作下。”“请问礼莫知。”曰:“行礼于彼,而民得于此,奚其知!”或曰:“孰若无礼而德?”曰:“礼,体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或问“天”。曰:“吾于天与,见无为之为矣!”或问:“雕刻众形者匪天与?”曰:“以其不雕刻也。如物刻商雕之,焉得力而给诸?”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它则苓。大哉圣人,言之至也。开之廓然见四海,闭之閛然不睹墙之里。
圣人之言似于水火。或问“水火”。曰:“水,测之而益深,穷之而益远;火,用之而弥明,宿之而弥壮。”允治天下,不待礼文与五教,则吾以黄帝、尧、舜为疣赘。
或曰:“太上无法而治,法非所以为治也。”曰:“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或问:“八荒之礼,礼也,乐也,孰是?”曰,“殷之以中国。”或曰:“孰为中国?”曰:“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中于天地者为中国。过此而往者,人也哉?”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吾见诸子之小礼乐也,不见圣人之小礼乐也。
孰有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吾见天常为帝王之笔舌也。
智也者,知也。夫智用不用,益不益,则不赘亏矣?深知器械、舟车、宫室之为,则礼由已。
或问“大声”。曰,“非雷非霆,隐隐耾々,久而愈盈,尸诸圣。”或问:“道有因无因乎?”曰:“可则因,否则革。”或问“无为”。曰:“奚为哉!在昔虞、夏,袭尧之爵,行尧之道,法度彰,礼乐著,垂拱而视天下民之阜也,无为矣。绍桀之后,纂纣之馀,法度废,礼乐亏,安坐而视天下民之死,无为平?”或问:“太古涂民耳目,惟其见也闻也,见则难蔽,闻则难塞。”曰:“天之肇降生民,使其目见耳闻,是以视之礼,听之乐。如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或问“新敝”。曰:“新则袭之,敝则益损之。”或问:“太古德怀不礼怀,婴儿慕,驹犊从,焉以礼?”曰:“婴、犊乎!婴、犊母怀不父怀。母怀,爱也:父怀,敬也。独母而不父,未若父母之懿也。”狙诈之家曰:“狙诈之计,不战而屈人兵,尧舜也。”曰:“不战而屈人兵,尧舜也;沾项渐襟,尧舜乎。衒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或问:“狙诈与亡孰愈?”曰:“亡愈。”或曰:“子将六师则谁使?”曰:“御得其道,则天下狙诈咸作使。御失其道,则天下狙诈咸作敌。故有天下者,审其御而已矣!”或问:“威震诸侯,须于征与狙诈之力也,如其亡?”曰:“威震诸侯,须于狙诈可也。
未若威震诸侯,而不须狙诈也。”或曰:“无狙诈,将何以征乎?”曰:“纵不得不征,不有《司马法》乎?何必狙诈乎!”申、韩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若牛羊用人,则狐狸、蝼蚓不膢腊也与?或曰:“刀不利,笔不銛,而独加诸砥,不亦可乎?”曰:“人砥,则秦尚矣!”或曰:“刑名非道邪?何自然也?”曰:“何必刑名,围棋、击剑、反目、眩形,亦皆自然也。由其大者作正道,由其小者作奸道。”或曰:“申、韩之法非法与?”曰:“法者,谓唐、虞、成周之法也。如申、韩!如申、韩!”庄周、申、韩不乖寡圣人而渐诸篇,则颜氏之子、闵氏之孙其如台。
或曰:“庄周有取乎?”曰:“少欲。”“邹衍有取乎?”曰:“自持。至周罔君臣之义,衍无知于天地之间,虽邻不觌也。”
《问神卷第五》
或问“神”。曰:“心。”“请问之。”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况于事伦乎?”“敢问潜心于圣。”曰:“昔乎,仲尼潜心于文王矣,达之;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未达一间耳。神在所潜而已矣。”天神天明,照知四方。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人心其神矣夫?操则存,舍则亡。能常操而存者,其惟圣人乎?圣人存神索至,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也。
龙蟠于泥,蚖其肆矣。蚖哉,蚖哉!恶睹龙之志也与!或曰:“龙必欲飞天乎?”曰:“时飞则飞,时潜则潜,既飞且潜,食其不妄。形其不可得而制也与?”曰:“圣人不制,则何为乎羑里?”曰:“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或曰:“经可损益与?”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
《诗》、《书》、《礼》、《春秋》,或因或作而成于仲尼,其益可知也。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或曰:“《易》损其一也,虽憃知阙焉。至《书》之不备过半矣,而习者不知,惜乎《书》序之不如《易》也。”曰:“彼数也,可数焉故也。如《书》序,虽孔子末如之何矣。”昔之说《书》者,序以百,而《酒诰》之篇俄空焉。今亡夫!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下周者,其书谯乎!”或问:“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与?”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或问:“圣人之作事,不能昭若日月乎?何后世之訔訔也!”曰:“瞽旷能默,瞽旷不能齐不齐之耳,狄牙能喊,狄牙不能齐不齐之口。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远必有验乎近,大必有验乎小,微必有验乎著,无验而言之谓妄。君子妄乎?不妄。”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面相之,辞相适,捈中心之所欲,通诸人之嚍々者,奠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口昏>々,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圣人之辞,浑浑若川。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或曰:“仲尼圣者与?何不能居世也,曾范、蔡之不若!”曰:“圣人者范、蔡乎?若范、蔡,其如圣何?”或曰:“淮南、太史公者,其多知与?何其杂也。”曰:“杂乎杂,人病以多知为杂。惟圣人为不杂。”书不经,非书也。言不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矣!或曰:“述而不作,《玄》何以作?”曰:“其事则述,其书则作。”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或曰:“《玄》何为?”曰:“为仁义。”曰:“孰不为仁?孰不为义?”曰:“勿杂也而已矣。”或问“经之艰易”。曰:“存亡。”或人不谕。曰:“其人存则易,亡则艰。
延陵季子之于乐也,其庶矣乎!如乐弛,虽札末如之何矣。如周之礼乐,庶事之备也,每可以为不难矣。如秦之礼乐,庶事之不备也,每可以为难矣。”衣而不裳,未知其可也;裳而不衣,未知其可也。衣裳其顺矣乎?或问“文”。曰:“训。”问“武”。曰:“克。”未达。曰:“事得其序之谓训,胜己之私之谓克。”为之而行,动之而光者,其德乎?或曰:“知德者鲜,何其光?”曰:“我知,为之;不我知亦为之,厥光大矣。必我知而为之,光亦小矣。”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
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或问“人”。曰:“艰知也。”曰:“焉难?”曰:“太山之与蚁垤,江河之与行潦,非难也。大圣之与大佞,难也。乌呼!能别似者为无难。”或问:“邹、庄有取乎?”曰:“德则取,愆则否。”“何谓德、愆?”曰:“言天、地、人经,德也;否,愆也。愆语,君子不出诸口。”
《问明卷第六》
或问“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也?”曰:“微而见之,明其悖乎!”聪明其至矣乎?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敢问大聪明。”曰:“眩眩乎,惟天为聪,惟天为明。夫能高其目而下其耳者,匪天也夫?”或问:“小每知之,可谓师乎?”曰:“是何师与?是何师与?天下小事为不少矣,每知之,是谓师乎?师之贵也,知大知也。小知之师亦贱矣。”孟子疾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或曰:“亦有疾乎?”曰:“摭我华而不食我实。”或谓“仲尼事弥其年,盖天劳诸,病矣夫?”曰:“天非独劳仲尼,亦自劳也。天病乎哉?天乐天,圣乐圣。”或问:“鸟有凤,兽有麟,鸟、兽皆可凤、麟乎?”曰:“群鸟之于凤也,群兽之于麟也,形性。岂群人之于圣乎?”或曰:“甚矣!圣道无益于庸也。圣读而庸行,盍去诸?”曰:“甚矣!子之不达也。圣读而庸行,犹有闻焉。去之,抏也。抏秦者,非斯乎?投诸火。”或问:“人何尚?”曰:“尚智。”曰:“多以智杀身者,何其尚?”曰:“昔乎皋陶以其智为帝谟,杀身者远矣!箕子以其智为武王陈《洪范》,杀身者远矣!”仲尼,圣人也,或者劣诸子贡,子贡辞而精之,然后廓如也。於戏!观书者违子贡,虽多亦何以为?盛哉!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至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渊懿”。曰:“重《易》六爻,不亦渊乎?浸以光大,不亦懿乎?”或问“命”。曰:“命者,天之命也,非人为也。人为不为命。”“请问人为。”曰:“可以存亡,可以死生,非命也。命不可避也。”或曰:“颜氏之子,冉氏之孙。”曰:“以其无避也。若立岩墙之下,动而征病,行而招死,命乎!命乎!”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
辰乎辰!曷来之迟,去之速也,君子兢诸。
謣言败俗,謣好败则,姑息败德。君子谨于言,慎于好,亟于时。吾不见震风之能动聋聩也。
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鹪明遴集,食其洁者矣!凤鸟跄跄,匪尧之庭。”亨龙潜升,其贞利乎?或曰:“龙何如可以贞利而亨。”曰:“时未可而潜,不亦贞乎?时可而升,不亦利乎?潜升在己,用之以时,不亦亨乎。”或问“活身”。曰:“明哲。”或曰:“童蒙则活,何乃明哲乎?”曰:“君子所贵,亦越用明保慎其身也。如庸行翳路,冲冲而活,君子不贵也。”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蜀庄沈冥。蜀庄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珍乎?吾珍庄也,居难为也。不慕由,即夷矣。何毚欲之有?或问:“尧将让天下于许由,由耻。有诸?”曰:“好大者为之也。顾由无求于世而已矣!允喆尧儃舜之重,则不轻于由矣。好大累克,巢父洒耳,不亦宜乎?灵场之威,宜夜矣乎!”朱鸟翾翾,归其肆矣。或曰:“奚取于朱鸟哉?”曰:“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敢问何反也?”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曰:“何也?”曰:“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或曰:“说之不合,非忧邪?”曰:“说不由道,忧也;由道而不合,非忧也。”或问“哲”。曰:“旁明厥思。”问“行”。曰:“旁通厥德。”
《寡见卷第七》
吾寡见人之假者也。迩文之视,迩言之听,假则偭焉。或曰:“曷若兹之甚也?先王之道满门。”曰:“不得已也,得已则已矣。得已而不已者,寡哉!”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
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如贤人谋之,美也,诎人而从道。如小人谋之,不美也,诎道而从人。
或问:“五经有辩乎?”曰:“惟五经为辩。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舍斯,辩亦小矣。”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鹑兮。去之五百岁,其人若存兮。或曰:“譊々者天下皆说也,奚其存?”曰:“曼是为也,天下之亡圣也久矣。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譊々之学,各习其师。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矣!”或曰:“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何谓也?”曰:“玉不雕,玙璠不作器。
言不文,典谟不作经。”或问:“司马子长有言,曰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也,当年不能极其变,终身不能究其业。”曰:“若是则周公惑,孔子贼。古者之学耕且养,三年通一。
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恶在其《老》不《老》也。”或曰:“学者之说可约邪?”曰:“可约解科。”或曰:“君子听声乎?”曰:“君子惟正之听;荒乎淫,拂乎正,沈而乐者,君子不听也。”或问:“侍君子以博乎?”曰:“侍坐则听言,有酒则观礼。焉事博乎?”或曰:“不有博弈者乎?”曰:“为之犹贤于已耳。侍君子者贤于已乎?君子不可得而侍也。侍君子,晦斯光,窒斯通,亡斯有,辱斯荣,败斯成。如之何贤于已也。”鹪明冲天,不在六翮乎?拔而傅尸鸠,其累矣夫。
雷震乎天,风薄乎山,云徂乎方,雨流乎渊,其事矣乎?魏武侯与吴起浮于西河,宝河山之固。起曰:“在德不在固。”曰:“美哉言乎!使起之固兵每如斯,则太公何以加诸?”或问:“周宝九鼎,宝乎?”曰:“器宝也。器宝,待人而后宝。”齐桓、晋文以下,至于秦兼,其无观已。或曰:“秦无观,奚其兼?”曰:“所谓观,观德也。如观兵,开辟以来,未有秦也。”或问:“鲁用儒而削,何也?”曰:“鲁不用儒也。昔在姬公用于周而四海皇皇,奠枕于京。孔子用于鲁,齐人章章,归其侵疆。鲁不用真儒故也。如用真儒,无敌于天下,安得削?”灏灏之海,济,楼航之力也。航人无楫,如航何?或曰:“奔垒之车,沈流之航,可乎?”曰:“否。”或曰:“焉用智?”曰:“用智于未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乘国者,其如乘航乎?航安,则人斯安矣。
惠以厚下,民忘其死。忠以卫上,君念其赏。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诚哉,是言也!或曰:“弘羊榷利而国用足,盍榷诸?”曰:“譬诸父子,为其父而榷其子,纵利,如子何?卜式之云,不亦匡乎!”或曰:“因秦之法,清而行之,亦可以致平乎?”曰:“譬诸琴瑟郑、卫调,俾夔因之,亦不可以致萧韶矣。”或问:“处秦之世,抱周之书,益乎?”曰:“举世寒,貂狐不亦燠乎?”或曰:“炎之以火,沃之以汤,燠亦燠矣!”曰:“燠哉!燠哉!时亦有寒者矣。”非其时而望之,非其道而行之,亦不可以至矣。
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秦弘违天地之道,而天地违秦亦弘矣。
《五百卷第八》
或问:“五百岁而圣人出,有诸?”曰:“尧、舜、禹,君臣也而并;文、武、周公,父子也而处。汤、孔子数百岁而生。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圣人有以拟天地而参诸身乎!或问:“圣人有诎乎?”曰:“有。”曰:“焉诎乎?”曰:“仲尼于南子,所不欲见也;阳虎,所不欲敬也。见所不见,敬所不敬,不诎如何?”曰:“卫灵公问陈,则何以不诎?”曰:“诎身,将以信道也。如诎道而信身,虽天下不为也。”圣人重其道而轻其禄,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圣人曰:“于道行与?”众人曰:“于禄殖与?”昔者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曰:“何如其大也?”曰:“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征先生于齐、鲁,所不能致者二人。”曰:“若是,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非邪?”曰:“仲尼开迹,将以自用也。如委己而从人,虽有规矩准绳,焉得而用之。”或问:“孔子之时,诸侯有知其圣者与?”曰:“知之。”“知之则曷为不用?”曰:“不能。”曰:“知圣而不能用也,可得闻乎?”曰:“用之则宜从之,从之则弃其所习,逆其所顺,强其所劣,捐其所能,冲冲如也。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曰:“贾如是,不亦钝乎?”曰:“众人愈利而后钝,圣人愈钝而后利。关百圣而不惭,蔽天地而不耻,能言之类,莫能加也。贵无敌,富无伦,利孰大焉。”或曰:“孔子之道,不可小与?”曰:“小则败圣,如何!”曰:“若是则何为去乎?”曰:“爱日。”曰:“爱日而去,何也?”曰:“由群谋之故也。
不听正,谏而不用。噫者,吾于观庸邪,无为饱食安坐而厌观也。由此观之,夫子之日亦爱矣。”或曰:“君子爱日乎?”曰:“君子仕则欲行其义,居则欲彰其道。事不厌,教不倦,焉得日?”或问:“其有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秦已继周矣,不待夏礼而治者,其不验乎?”曰:“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继周者未欲太平也,如欲太平也,舍之而用它道,亦无由至矣。”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浑浑乎圣人之道,群心之用也。
或问:“天地简易,而圣人法之,何五经之支离?”曰:“支离盖其所以简易也。已简已易,焉支焉离?”或曰:“圣人无益于庸也。”曰:“世人之益者,仓廪也,取之如单。仲尼,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鲁,裕如也。如不用也,神明亦末如之何矣。”或问:“圣人占天乎?”曰:“占天地。”“若此,则史也何异?”曰:“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或问:“星有甘、石,何如?”曰:“在德不在星。德隆则晷星,星隆则晷德也。”或问“大人”。曰:“无事从小为大人。”“请问小。”曰:“事非礼义为小。”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
珑玲其声者,其质玉乎?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
周之人多行,秦之人多病。行有之也,病曼之也。周之士也贵,秦之士也贱。
周之士也肆,秦之士也拘。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其溯于日乎?彤弓卢矢,不为有矣。
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
或问:“何如动而见畏?”曰:“畏人。”“何如动而见侮?”曰:“侮人。”夫见畏与见侮,无不由己。
或问“礼难以强世”。曰:“难故强世。如夷俟、居肆,羁角之哺果而啖之,奚其强?或性或强,及其名一也。”见弓之张兮,弛而不失其良兮。或曰:“何谓也?”曰:“檠之而已矣。”川有防,器有范,见礼教之至也。
经营然后知干、桢之克立也。
庄、杨荡而不法,墨、晏俭而废礼,申、韩险而无化,邹衍迂而不信。
圣人之材,天地也;次,山陵、川泉也;次,鸟鲁草木也。
《先知卷第九》
“先知其几于神乎?敢问先知。”曰:“不知。知其道者其如视,忽、眇、绵作昞。”先甲一日易,后甲一日难。
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或问:“为政有几?”曰:“思斁。”或问“思斁”?曰:“昔在周公,征于东方,四国是王。召伯述职,蔽芾甘棠,其思矣。夫齐桓欲径陈,陈不果内,执袁涛涂,其斁矣夫。於戏,从政者审其思斁而已矣。”或问:“何思?何斁?”曰:“老人老,孤人孤,病者养,死者葬,男子亩,妇人桑之谓思。若汙人老,屈人孤,病者独,死者逋,田亩荒,杼轴空之谓斁。”为政日新。或人:“敢问日新。”曰:“使之利其仁,乐其义,厉之以名,引之以美,使之陶陶然之谓日新。”或问“民所勤”。曰:“民有三勤。”曰:“何哉所谓三勤?”曰:“政善而吏恶,一勤也;吏善而政恶,二勤也;政、吏骈恶,三勤也。禽兽食人之食,土木衣人之帛。谷人不足于昼,丝人不足于夜之谓恶政。”圣人,文质者也。车服以彰之,藻色以明之,声音以扬之,诗书以光之。笾豆不陈,玉帛不分,琴瑟不铿,钟鼓不抎,则吾无以见圣人矣。
或曰:“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有诸?”曰,“有之。”曰:“圣君少而庸君多,如独守仲尼之道,是漆也。”曰:“圣人之法,未尝不关盛衰焉。昔者,尧有天下,举大纲,命舜、禹;夏、殷、周属其子,不胶者卓矣!唐、虞象刑惟明,夏后肉辟三千,不胶者卓矣!尧亲九族,协和万国。汤武桓桓,征伐四克。由是言之,不胶者卓矣。礼乐征伐,自天子所出。春秋之时,齐晋实予,不胶者卓矣!”或曰:“人君不可不学《律》、《令》。”曰:“君子为国,张其纲纪,谨其教化。导之以仁,则下不相贼;莅之以廉,则下不相盗;临之以正,则下不相诈;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此君子所当学也。如有犯法,则司狱在。”或苦乱。曰:“纲纪。”曰:“恶在于纲纪?”曰:“大作纲,小作纪,如纲不纲,纪不纪,虽有罗网,恶得一目而正诸?”或曰:“齐得夷吾而霸,仲尼曰小器。请问大器。”曰:“大器其犹规矩准绳乎?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或曰:“正国何先?”曰:“躬工人绩。”或曰:“为政先杀后教。”曰:“於乎,天先秋而后春乎?将先春而后秋乎?”吾见玄驹之步,雉之晨雊也,化其可以已矣哉。
民可使觌德,不可使觌刑。觌德则纯,觌刑则乱。
象龙之致雨也,难矣哉。曰:“龙乎!龙乎!”或问“政核”。曰:“真伪,真伪则政核。如真不真,伪不伪,则政不核。”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民者,号令乎!雷不一,风不再。
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故不遁于世,不离于群。遁离者,是圣人乎?雌之不才,其卵毈矣;君之不才,其民野矣。
或问曰:“载使子草律。”曰:“吾不如弘恭。”“草奏。”曰:“吾不如陈汤。”曰:“何为?”曰:“必也律不犯,奏不剡。”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刚则甈,柔则坏。
龙之潜亢,不获中矣。是以过中则惕,不及中则跃,其近于中乎!圣人之道,譬犹日之中矣!不及则未,过则昃。
什一,天下之中正也。多则桀,寡则貊。
井田之田,田也。肉刑之刑,刑也。田也者,与众田之。刑也者,与众弃之。
法无限,则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人亦多不足矣。
为国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诸算乎?
《重黎卷第十》
或问:“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今何僚也?”曰:“近羲近和。”“孰重?孰黎?”曰:“羲近重,和近黎。”或问“黄帝终始”。曰:“托也。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夫欲雠伪者必假真。禹乎?卢乎?终始乎?”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几乎!几乎!莫之能违也。”“请问‘盖天’。”曰:“盖哉!盖哉!应难未几也。”或问:“赵世多神,何也?”曰:“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或问:“子胥、种、蠡孰贤?”曰:“胥也,俾吴作乱,破楚入郢,鞭尸,藉馆,皆不由德。谋越谏齐不式,不能去,卒眼之。种、蠡不强谏而山栖,俾其君诎社稷之灵而童仆,又终毙吴,贤皆不足邵也,至蠡策种而遁,肥矣哉!”或问“陈胜、吴广”。曰:“乱。”曰:“不若是则秦不亡。”曰:“亡秦乎?恐秦未亡而先亡矣。”或问:“六国并,其已久矣。一病一瘳,迄始皇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曰:“具。”“请问事。”曰:“孝公以下,强兵力农,以蚕食六国,事也。”“保。”曰:“东沟大河,南阻高山,西采雍、梁,北卤泾垠,便则申,否则蟠,保也。”“激。”曰:“始皇方斧,将相方刀,六国方木,将相方肉,激也。”或问:“秦伯列为侯卫,卒吞天下,而赧曾无以制乎?”曰:“天子制公侯伯子男也,庸节。节莫差于僣,僣莫重于祭,祭莫重于地,地莫重于天,则襄、文、宣、灵其兆也。昔者,襄公始僣,西畤以祭白帝;文、宣、灵宗,兴鄜、密、上、下,用事四帝,而天王不匡,反致文、武胙。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来侵,攘肌及骨,而赧独何以制秦乎?”或问:“赢政二十六载,天下擅秦。秦十五载而楚,楚五载而汉。五十载之际,而天下三擅,天邪?人邪?”曰:“具。周建子弟,列名城,班五爵,流之十二,当时虽欲汉,得乎?六国蚩蚩,为嬴弱姬,卒之屏营。嬴擅其政,故天下擅秦。秦失其猷,罢侯置守,守失其微,天下孤睽。项氏暴强,改宰侯王,故天下擅楚。擅楚之月,有汉创业山南,发迹三秦,迫项山东,故天下擅汉:天也。”“人。”曰:“兼才尚权,右计左数,动谨于时,人也。”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
或问:“楚败垓下,方死,曰:‘天也。’谅乎?”曰:“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或问:“秦、楚既为天典命矣,秦缢灞上,楚分江西,兴废何速乎?”曰:“天胙光德而陨明忒。昔在有熊、高阳、高辛、唐、虞、三代,咸有显懿,故天胙之,为神明主,且著在天庭,是生民之愿也,厥飨国久长。若秦、楚强阋震扑,胎藉三正,播其虐于黎苗,子弟且欲丧之,况于民乎?况于鬼神乎?废未速也!”或问:“仲尼大圣,则天曷不胙?”曰:“无土。”“然则舜、禹有土乎?”曰:“舜以尧作土,禹以舜作土。”或问“圣人表里”。曰:“威仪文辞,表也;德行忠信,里也。”或问:“义帝初矫,刘龛南阳,项救河北。二方分崩,一离一合,设秦得人,如何?”曰:“人无为秦也,丧其灵久矣。”韩信、黥布皆剑立,南面称孤,卒穷时戮,无乃勿乎?或曰:“勿则无名,如何?”曰:“名者,谓令名也。忠不终而躬逆,焉攸令?”或问“淳于越”。曰:“伎曲。”“请问。”曰:“始皇方虎挒而枭磔,噬士犹腊肉也。越与亢眉,终无挠辞,可谓伎矣。仕无妄之国,食无妄之粟,分无妄之桡,自令之间而不违,可谓曲矣。”或问:“茅焦历井干之死,使始皇奉虚左之乘。蔡生欲安项咸阳,不能移,又亨之,其者未辩与?”曰:“生舍其木侯而谓人木侯,亨不亦宜乎?焦逆讦而顺守之,虽辩,劘虎牙矣!”或问:“甘罗之悟吕不韦,张辟彊之觉平、勃,皆以十二龄,戊、良乎?”曰:“才也戊、良,不必父祖。”或问:“郦食其说陈留,下敖仓,说齐,罢历下军,何辩也?韩信袭齐,以身脂鼎,何讷也。”曰:“夫辩也者,自辩也。如辩人,几矣!”或问:“蒯通抵韩信,不能下,又狂之。”曰:“方遭信闭,如其抵!”曰:“巇可抵乎?”曰:“贤者司礼,小人司巇,况拊键乎?”或问:“李斯尽忠,胡亥极刑,忠乎?”曰:“斯以留客,至作相,用狂人之言,从浮大海,立赵高之邪说,废沙丘之正,阿意督责,焉用忠?”“霍?”曰:“始元之初,拥少帝之微,摧燕、上官之锋,处废兴之分,堂堂乎忠,难矣哉!至显,不终矣。”或问:“冯唐面文帝得廉颇、李牧不能用也,谅乎?”曰:“彼将有激也。
亲屈帝尊,信亚夫之军,至颇、牧,曷不用哉?”“德?”曰:“罪不孥,宫不女,馆不新,陵不坟。”或问“交”。曰:“仁。”问“馀、耳”。曰:“光初。”“窦、灌”。曰:“凶终。”或问“信”。曰:“不食其言。”“请人。”曰:“晋荀息、赵程婴、公子杵臼,秦大夫凿穆公之侧。”问“义”。曰:“事得其宜之谓义。”或问:“季布忍焉,可为也?”曰:“能者为之,明哲不为也。”或曰:“当布之急,虽明哲之如何?”曰:“明哲不终项仕。如终项仕,焉攸避?”或问“贤”。曰:“为人所不能。”“请人。”曰:“颜渊、黔娄、四皓、韦玄。”问“长者”。曰:“蔺相如申秦而屈廉颇,栾布之不倍,朱家之不德,直不疑之不校,韩安国之通使。”或问“臣自得”。曰:“石太仆之对,金将军之谨,张卫将军之慎,丙大夫之不伐善。”“请问臣自失。”曰:“李贰师之执贰,田祁连之滥帅,韩冯翊之愬萧,赵京兆之犯魏。”或问“持满”。曰:“扼欹。”扬王孙倮葬以矫世。曰:“矫世以礼,倮乎?如矫世,则葛沟尚矣。”或问“《周官》”?曰:“立事。”“《左氏》”?曰:“品藻。”“太史史迁”?曰:“实录。”
《渊骞卷第十一》
或问:“渊、骞之徒恶乎在?”曰:“寝。”或曰:“渊、骞曷不寝?”曰:“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如其寝!如其寝!”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君子绝德,小人绝力。或问“绝德”。曰:“舜以孝,禹以功,皋陶以谟,非绝德邪?”“力”。“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邪?”或问“勇”。曰:“轲也。”曰:“何轲也?”曰:“轲也者,谓孟轲也。
若荆轲,君子盗诸。”“请问孟轲之勇。”曰:“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于勇也,其庶乎!”鲁仲连亻汤而不制,蔺相如制而不亻汤。
或问“邹阳”。曰:“未信而分疑,慷辞免罿,几矣哉!”或问:“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益乎?”曰:“上失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樗里子之知也,使知国如葬,则吾以疾为蓍龟。
“周之顺、赧以成周而西倾,秦之惠文、昭襄,以西山而东并,孰愈?”曰:“周也羊,秦也狼。”“然则狼愈欤?”曰:“羊狼一也。”或问:“蒙恬忠而被诛,忠奚可为也?”曰:“堑山堙谷,起临洮,击辽水,力不足而死有馀,忠不足相也。”或问:“吕不韦其智矣乎,以人易货。”曰:“谁谓不韦智者与?以国易宗。
不韦之盗,穿窬之雄乎?穿窬也者,吾见担石矣,未见洛阳也。”秦将白起不仁,奚用为也。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死,蚩尤之乱,不过于此矣。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将不仁,奚用为!“翦?”曰:“始皇方猎六国,而翦牙欸!”或问:“要离非义者与?不以家辞国。”曰:“离也,火妻灭子,以求反于庆忌,实蛛蝥之劘也。焉可谓之义也?”“政?”“为严氏犯韩,刺相侠累,曼面为姊,实壮士之靡也,焉可谓之义也?”“轲?”“为丹奉於期之首、燕督亢之图,入不测之秦,实刺客之靡也,焉可谓之义也?”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曰难之,亦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美行: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言辞:娄敬、陆贾。执正:王陵、申屠嘉。折节;周昌、汲黯。守儒:辕固、申公。菑异:董相、夏侯胜、京房。
或问“萧、曹”。曰:“萧也规,曹也随。”“滕、灌、樊、郦?”曰:“侠介。”“叔孙通?”曰:“椠人也。”“爰盎?”曰:“忠不足而谈有馀。”“晁错?”曰:“愚。”“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货殖?”曰:“蚊。”曰:“血国三千,使捋疏、饮水、褐博,没齿无愁也?”或问“循吏”。曰:“吏也。”“游侠?”曰:“窃国灵也。”“佞幸?”曰:“不料而已。”或问“近世社稷之臣”。曰:“若张子房之智,陈平之无悟,绛侯勃之果,霍将军之勇,终之以礼乐,则可谓社稷之臣矣。”或问:“公孙弘、董仲舒孰迩?”曰:“仲舒欲为而不可得者也,弘容而已矣。”或问“近世名卿”。曰:“若张廷尉之平,隽京兆之见,尹扶风之洁,王子贡之介,斯近世名卿矣。”“将。”曰:“若条侯之守,长平、冠军之征伐,博陆之持重,可谓近世名将矣。”“请问古。”曰:“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舆尸、血刃,皆所不为也。”张骞、苏武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肤使,其犹劣诸。
世称东方生之盛也,言不纯师,行不纯表,其流风、遗书,蔑如也。或曰:“隐者也。”曰:“昔之隐者,吾闻其语矣,又闻其行矣。”或曰:“隐道多端。”曰:“固也!圣言圣行,不逢其时,圣人隐也。贤言贤行,不逢其时,贤者隐也。
谈言谈行,而不逢其时,谈者隐也。昔者箕子之漆其身也,狂接舆之被其发也,欲去而恐罹害者也。箕子之《洪范》.接舆之歌凤也哉!”或问:“东方生名过实者,何也?”曰:“应谐,不穷,正谏,秽德。应谐似优,不穷似哲,正谏似直,秽德似隐。”“请问名。”曰:“诙达。”“恶比?”曰:“非夷尚容,依隐玩世,其滑稽之雄乎!”或问:“柳下惠非朝隐者与?”曰:“君子谓之不恭。
古者高饿显,下禄隐。”妄誉,仁之贼也;妄毁,义之贼也。贼仁近乡原,贼义近乡讪。
或问:“子,蜀人也,请人。”曰:“有李仲元者,人也。”“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与?”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如是,则奚名之不彰也?”曰:“无仲尼,则西山之饿夫与东国之绌臣恶乎闻?”曰:“王阳、贡禹遇仲尼乎?”曰:“明星皓皓,华藻之力也与?”曰:“若是,则奚为不自高?”曰:“皓皓者,己也;引而高之者,天也。子欲自高邪?仲元,世之师也。见其貌者,肃如也;闻其言者,愀如也;观其行者,穆如也。郸闻以德诎人矣,未闻以德诎于人也。仲元,畏人也。”或曰:“育、贲。”曰:“育、贲也,人畏其力,而侮其德。”“请条。”曰:“非正不视,非正不听,非正不言,非正不行。夫能正其视听言行者,昔吾先师之所畏也。如视不视,听不听,言不言,行不行,虽有育、贲,其犹侮诸!”
《君子卷第十二》
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般之挥斤,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不行,行必有称也。”或问:“君子之柔刚。”曰:“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或问:“航不浆,冲不荠,有诸?”曰:“有之。”或曰:“大器固不周于小乎?”曰:“斯械也,君子不械。”或问“孟子知言之要,知德之奥”。曰:“非苟知之,亦允蹈之。”或曰:“子小诸子,孟子非诸子乎?”曰:“诸子者,以其知异于孔子者也。孟子异乎?不异。”或曰:“孙卿非数家之书,侻也;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惟圣人为不异。”牛玄骍白,睟而角,其升诸庙乎?是以君子全其德。
或问“君子似玉”。曰:“纯沦温润,柔而坚,玩而廉,队乎其不可形也。”或曰:“仲尼之术,周而不泰,大而不小,用之犹牛鼠也。”曰:“仲尼之道,犹四渎也,经营中国,终入大海。它人之道者,西北之流也,纲纪夷貊,或入于沱,或沦于汉。”淮南说之用,不如太史公之用也。太史公,圣人将有取焉;淮南、鲜取焉尔。
必也,儒乎!乍出乍人,淮南也;文丽用寡,长卿也;多爱不忍,子长也。仲尼多爱,爱义也;子长多爱,爱奇也。
或曰:“甚矣!传书之不果也。”曰:“不果则不果矣,又以巫鼓。”或问:“圣人之言,炳若丹青,有诸?”曰:“吁!是何言与?丹青初则炳,久则渝。渝乎哉?”或曰:“圣人之道若天,天则有常矣,奚圣人之多变也?”曰:“圣人固多变。子游、子夏得其书矣,未得其所以书也;宰我、子贡得其言矣,未得其所以言也;颜渊、闵子骞得其行矣,未得其所以行也。圣人之书、言、行,天也。天其少变乎?”或曰:“圣人自恣与?何言之多端也。”曰:“子未睹禹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如何直往也!水避碍则通于海,君子避碍则通于理。”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
或曰:“子于天下则谁与?”曰:“与夫进者乎!”或曰:“贪夫位也,慕夫禄也,何其与?”曰:“此贪也,非进也。夫进也者,进于道,慕于德,殷之以仁义。进而进,退而退,日孳孳而不自知倦者也。”或曰:“进进则闻命矣,请问退进。”曰:“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或曰:“若此,则何少于必退也?”曰:“必进易俪,必退易俪也。进以礼,退以义,难俪也。”或曰:“人有齐死生,同贫富,等贵贱,何如?”曰:“作此者,其有惧乎?信死生齐,贫富同,贵贱等,则吾以圣人为嚣嚣。”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人必先作,然后人名之;先求,然后人与之。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
或问:“龙、龟、鸿、鹄不亦寿乎?”曰:“寿。”曰:“人可寿乎?”曰:“物以其性,人以其仁。”或问:“人言仙者,有诸乎?”“吁,吾闻虙羲、神农殁,黄帝、尧、舜殂落而死,文王,毕;孔子,鲁城之北。独子爱其死乎?非人之所及也。仙亦无益子之汇矣!”或曰:“圣人不师仙,厥术异也。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仙人之于天下,耻一日之不生。”曰:“生乎!生乎!名生而实死也。”或曰:“世无仙,则焉得斯语?”曰,“语乎者,非嚣嚣也与?惟嚣嚣为能使无为有。”或问“仙之实”。曰:“无以为也,有与无,非问也。问也者,忠孝之问也。忠臣孝子,偟乎不偟。”或问:“寿可益乎?”曰:“德。”曰:“回、牛之行德矣,曷寿之不益也?”曰:“德,故尔。如回之残,牛之贼也,焉得尔?”曰:“残,贼或寿。”曰:“彼妄也,君子不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君子忠人,况己乎?小人欺己,况人乎?
《孝至卷第十三》
孝,至矣乎!一言而该,圣人不加焉。
父母,子之天地与?无天何生?无地何形?天地裕于万物乎?万物裕于天地乎?裕父母之裕,不裕矣。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孝子有祭乎?有齐乎?夫能存亡形,属荒绝者,惟齐也。故孝子之于齐,见父母之存也,是以祭不宾。人而不祭,豺獭乎!或问“子”。曰:“死生尽礼,可谓能子乎!”曰:“石奋、石建,父子之美也。无是父,无是子;无是子,无是父。”或曰:“必也,两乎?”曰:“与尧无子,舜无父,不如尧父舜子也。”“子有含菽缊絮而致滋美其亲,将以求孝也。人曰伪,如之何?”曰:“假儒衣书,服而读之,三月不归,孰曰非儒也?”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
或问“忠言嘉谋”。曰:“言合稷、契之谓忠,谋合皋陶之谓嘉。”或曰:“邵如之何?”曰:“亦勖之而已,庳则秦、仪、鞅、斯亦忠嘉矣。”尧、舜之道皇兮,夏、殷、周之道将兮,而以延其光兮。或曰:“何谓也?”曰:“尧、舜以其让,夏以其功,殷、周以其伐。”或曰:“食如蚁,衣如华,朱轮驷马,金朱煌煌,无已泰乎?”曰:“由其德,舜、禹受天下不为泰。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天下通道五,所以行之一,曰勉。
或曰:“力有扛洪鼎,揭华旗。知、德亦有之乎?”曰:“百人矣。德谐顽嚚,让万国,知情天地,形不测,百人乎?”或问“君”。曰:“明光。”问“臣”。曰:“若禔。”“敢问何谓也?”曰:“君子在上,则明而光其下;在下,则顺而安其上。”或曰:“圣人事异乎?”曰:“圣人德之为事,异亚之。故常修德者,本也;见异而修德者,末也。本末不修而存者,未之有也。”天地之得,斯民也;斯民之得,一人也;一人之得,心矣。
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与?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曰:“宁先病而后瘳乎?宁先瘳而后病乎?”或问“大”。曰:“小。”问“远”。曰“迩。”未达。曰:“天下为大,治之在道,不亦小乎?四海为远,治之在心,不亦迩乎?”或问“俊哲、洪秀”。曰:“知哲圣人之谓俊,秀颖德行之谓洪。”君子动则拟诸事,事则拟诸礼。
或问“群言之长,群行之宗”。曰:“群言之长,德言也;群言之宗,德行也。”或问“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观《书》及《诗》温温乎,其和可知也。”周康之时,颂声作乎下,《关雎》作乎上,习治也。齐桓之时缊,而《春秋》美邵陵,习乱也。故习治则伤始乱也。习乱,则好始洽也。
汉德其可谓允怀矣。黄支之南,大夏之西,东鞮、北女,来贡其珍。汉德其可谓允怀矣,世鲜焉。
芒芒圣德,远人咸慕,上也;武义璜璜,兵征四方,次也;宗夷猾夏,蠢迪王人,屈国丧师,无次也。
麟之仪仪,凤之师师,其至矣乎!螭虎桓桓,鹰隼<羽戋>々,未至也。
或曰:“讠凶々北夷,被我纯缋,带我金犀,珍膳宁餬,不亦享乎?”曰:“昔在高、文、武,实为兵主。今稽首来臣,称为北蕃,是为宗庙之神,社稷之灵也,可不享?”龙堆以西,大漠以北,鸟夷、兽夷,郡劳王师,汉家不为也。
朱崖之绝,捐之之力也。否则介鳞易我衣裳。
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明道信义,致帝者之用,成天地之化,使粒食之民粲也,晏也。享于鬼神,不亦飨乎?天道劳功。或问“劳功”。曰:“日一日劳,考载曰功。”或曰:“君逸臣劳,何天之劳?”曰:“于事则逸,于道则劳。”周公以来,未有汉公之懿也,勤劳则过于阿衡。
汉兴二百一十载而中天,其庶矣乎!辟廱以本之,校学以教之,礼乐以容之,舆服以表之。复其井、刑,勉人役,唐矣夫。
《法言序》
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撰《学行》。
降周迄孔,成于王道,终后诞章乖离,诸子图徽,撰《吾子》。
事有本真,陈施于意,动不克,咸本诸身,撰《修身》。
芒芒天道,昔在圣考,过则失中,不及则不至,不可奸罔,撰《问道》。
神心忽恍,经纬万方,事系诸道、德、仁、义、礼,撰《问神》。
明哲煌煌,旁烛无疆,逊于不虞,以保天命,撰《问明》。
假言周于天地,赞于神明,幽弘横广,绝于迩言,撰《寡见》。
圣人聪明渊懿,继天测灵,冠乎群伦,经诸范,撰《五百》。
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中和之发,在于哲民情,撰《先知》。
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撰《重黎》、《渊骞》。
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捡押,旁开圣则,撰《君子》。
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宁神莫大于四表之欢心,撰《孝至》。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杨子法言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