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典国学句典大全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下部•国学句典
第15章 声学启蒙名句声学启蒙名句
《三字经》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句】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良善的,只是后天成长的过程与学习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原文】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句】如果从小没有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那么教育最好的办法呢,就是要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
【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句】只是抚养子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做父母的过错;只是对学生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怠慢失职了。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句】玉不经过雕刻加工,就不能成为精致的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知书达礼、通理晓义。
【原文】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句】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让哥哥吃大的梨。这种尊敬谦让、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应当打小就知道的。
【原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句】一到十是基本数字,十个十为一百,十个百为一千,十个千为万……一直延伸下去。
【原文】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译句】人与人之间相处要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与子女相亲相爱,夫妻之间也应和顺相处。
【原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译句】说到“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这是五种常见的东西,中国古代用来指代各种事物对应的抽象概念,这五行组合变化而产生各种事物。
【原文】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译句】“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做“天干”;“十二支”指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做“地支”,是古代用来记时的符号。
【原文】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译句】所谓黄道,即地球轨道面与天球的相交线,太阳每年在恒星之间的视轨迹。所谓赤道,是天球赤道,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而形成的大圆。
【原文】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译句】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降低。我们国家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原文】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译句】中国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称为“五岳”,这五座山是中国名山之代表。
【原文】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译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原文】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译句】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花草树木,这些都是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原文】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译句】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翔,有的能在陆地上爬行,有的能在水里游动。
【原文】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译句】中国古代耕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小米、大豆、小麦、黄米、高粱,这六种都是人类生存之粮食。
【原文】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译句】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六种动物是家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成为人类饲养的动物。
【原文】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译句】人类具有七种情绪: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憎恶以及欲望。
【原文】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译句】蓝色、黄色、红色、黑色和白色,这是组成色彩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原文】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译句】平时我们所吃的食物中,用嘴巴能分辨出来的有酸、苦、甜、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原文】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译句】汉语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原文】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译句】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我再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原文】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译句】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原文】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译句】年幼者和年长者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相处应该以诚相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君王要能尊重他的臣子,臣子们对君王也要忠诚。
【原文】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译句】如果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的海洋实在浩瀚繁杂,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能做到大致了解,还是能晓得许多基本道理的。
【原文】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译句】凡是教导刚入学孩子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解释明白,让学生读书时知道怎么断句。
【原文】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译句】《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也叫“易经”,用“卦”的形式来解释宇宙间人事万物变化的道理。
【原文】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译句】《尚书》的内容分六个部分:典是立国的章法原则;谟记录治国谋略计划;训即大臣劝诫的言辞;诰即国君的政令通告;誓为起兵的出师文告;命为国君的命令,文字深奥难懂。
【原文】我周公,作周礼,箸六官,存治体。
【译句】周公著作《周礼》,书中记载当时六宫的官制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原文】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
【译句】三传就是公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穀梁赤所著的《穀梁传》,都是阐释《春秋》的书。
【原文】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译句】经传读懂之后可以读诸子百家。选择归纳知识要旨,并且熟记事件的本末因果。
【原文】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译句】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选贤禅让王位,在两位帝王的治理下,史称太平盛世。
【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译句】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成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学文典国学句典大全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