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解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国学小书院
千字文解读
冯志远 张立华 主编
辽海出版社
前言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国学,还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则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鼎盛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又有“寻根”热,21世纪再次掀起学习研究热潮。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学习国学,能够提升你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修身、养性、齐家、治天下),告诉你如何为人处事,怎样接物待人。
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十分博大精深,它提供给我们的是各行各业的最基本的原理以及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态度和处事的方法;它能够开拓你的思维,增长你的学养,锻炼你的意志。
国学的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下唐诗宋词就能涵盖的。国学是一种文化底蕴,一种对传统的继承。学几篇古文,背几句诗词,都只是表面的东西,它需要的是真正地领会,创造性地运用。
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营造学习中华文明的氛围,从而使年轻一代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成长奠定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们编辑的这套《国学小书院》包括《论语心得》、《三字经品读》、《千字文解读》、《幼学琼林解析》、《千家诗赏析》、《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孙子兵法释译》和《三十六计释译》等10册内容。本套丛书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青少年学习国学,掌握国学,热爱国学,直至将其发扬光大,辉耀千古。它是青少年学习国学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目录
前言
天地玄黄
寒来暑往
金生丽水
果珍李柰
龙师火帝
推位让国
爱育黎首
鸣凤在竹
盖此身发
知过必改
墨悲丝染
空谷传声
资父事君
似兰斯馨
容止若思
学优登仕
上和下睦
诸姑伯叔
交友投分
节义廉退
守真志满
都邑华夏
宫殿盘郁
肆筵设席
右通广内
府罗将相
高冠陪辇
磻溪伊尹
绮回汉惠
晋楚更霸
何遵约法
九州禹迹
雁门紫塞
治本于农
孟轲敦素
聆音察理
殆辱近耻
求古寻论
渠荷的历
陈根委翳
耽读玩市
具膳餐饭
妾御绩纺
弦歌酒宴
嫡后嗣续
笺牒简要
驴骡犊特
布射僚丸
恬笔伦纸
毛施淑姿
年矢每催
璇玑悬斡
矩步引领
孤陋寡闻
千字文全文诵读
Guide
开始阅读
封面
前言
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释义】
(1)玄黄:指天地的颜色。玄,黑色。
(2)宇宙:宇,上下四方。宙,古往今来。
(3)洪荒:混沌蒙昧的状态。天地开辟之初,昏昧混沌。
(4)盈:满月。
(5)昃:日西斜。
(6)日月盈昃:日有出没,月有盈亏。
(7)辰:日、月、星的总称。
(8)宿:列星,众星。我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9)列张:排列分布。
(10)辰宿列张:指日月星辰布满天空。
【解读】
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一望无际,辽阔无边。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夜空中。
【大意】
远古时代天黑暗,大地浑黄尘埃漫;
茫茫宇宙辽无边,洪水泛滥成灾难。
盘古开天万千年,生命开始现世间。
日出日落月圆缺,闪闪繁星布满天。
故事链接
我国古代有许多传说,最早的传说大多是氏族部落关于本部落的来源及其祖先的神话。那时候,人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解答一些问题,便靠着口头传诵以丰富的想象编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共工撞不周山等许多神奇的传说。
传说远古时期,宇宙不像现在有日月星辰的轮转,没有天地昼夜,也没有山川河流、风云雷雨。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这个大鸡蛋存在得太长久了,里面渐渐孕育了一个生命——盘古。盘古长期生长在这混沌世界中,感到心烦气闷,便找来先天金石之精的斧凿,将混沌的世界劈开。于是,轻清飘逸的大气上升,变成了明亮的蓝天;混浊厚重的尘土沉落下来,凝成了厚实的大地。天地分开之后,盘古担心有一天天会合起来,就手托蓝天,脚踏大地,将天地支撑起来。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伟岸的身躯,也日复一日变得越来越高大。盘古像一根巍峨的顶梁柱子,矗立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合拢。盘古死后,身体各部分别化作风云雷电、日月星辰、山川湖泊、肥田沃土、树木花草。一个幽静美好的世界诞生了。
又过了几万年,天神女娲来到大地上。她睿智而仁慈,是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神。她生得人面蛇身,神通广大,一天中可变化七十次。她在大地上行走,见世界荒凉寂寞,感到十分孤独,决心要在大地上创造一些有灵魂的东西。
女娲来到一处水洼处,蹲下身子,随手拿一块泥巴,仿造自己的样子捏造了一个小泥人。女娲看到自己塑造的作品,十分得意,向它吹了一口气,放到地上。小泥人一到地上,立刻有了生命。女娲非常兴奋,又连续捏了几个,都活了。于是,她开始不分昼夜地抟出了许多小生命。不知过了多久,女娲疲倦了,她觉得速度太慢了,干脆就用芦草编了一条绳子,醮着泥浆抡动,甩动时溅落到周围地面的泥点也立即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小人。
最初的人类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不久,人类的足迹便布满了大地。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神话,一谈起历史,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千字文解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