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_纳兰容若词传_完整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Table of Contents
一往情深深几许 却道不寿纳兰心
第一章 生而富贵玲珑心
第二章 少年风姿初现世
第三章 一双一对梦里人
第四章 自有莫逆惺惺惜
第五章 此情只堪成追忆
第六章 渌水亭前文墨香
第七章 别是风光另根芽
第八章 浮生不过秋心事
第九章 后身之事不可料
一往情深深几许 却道不寿纳兰心
喜欢纳兰性德的人,通常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一笔写不尽纳兰情,半生书不完痴心梦。
一生最爱纳兰词,爱他清新脱俗、缠绵雅致,真真个公子心怀;
一生最恨纳兰词,恨他痴迷多情、轻愁刻骨,倒好似风流墨客。
纳兰的情词一向为世人所钟爱。少年时候的纳兰便伤春悲秋,总是徘徊在爱情里似的。可纳兰彼时或许根本还不明白什么是爱情,如同每一座深宅大院中的少爷、小姐,纳兰所知的爱情是惆怅寂寞的盼想,而这盼想亦不会是为了自己而发出,仅仅是因为盼想而盼想罢了。
寂寞的人通常都追求遗世独立的清冷,孤芳自赏却又恨无知己。他们近乎神经质一般,或许自怜或许自卑,或者是这时自怜,下一刻又会陷入自怨自艾。
这样的人,总是压抑了太多的东西,常常只能与自己为伴,这样的人常常想撕裂自己,看看人们眼中映出的似乎无懈可击的面孔,到底是什么样子?
纳兰写着相思,写着爱恋,写着多情,其实纳兰爱上的,或许并非某人;纳兰感伤的,或许并非某事。
他只是惯看秋月春风。
舞一段《霓裳羽衣曲》,想一个凝脂粉黛佳人,吟一曲今霄酒醒处,恨不了的绵绵无绝期;
聆一支《玉树后庭花》,梦一场小楼昨夜东风,唱一首深院锁清秋,忘不掉的回首月明中。
纳兰的情事,看了繁杂,却恁地干净,干净到碧海青天映照蜡炬成灰;
纳兰的情事,读了朦胧,却恁地温柔,温柔得望帝春心托付庄生晓梦。
浅浅相思淡淡愁,烟花易碎年华休。当他真的懂了情爱,真的有了这情爱,却未及珍惜便已失去。
纳兰恨,恨得优雅,恨得无奈。恨红尘万丈,容不下半寸真心;恨俗世矫情,落得个残生飘零。
纳兰似乎从未发觉,所谓多愁多病身,所谓感时伤怀意,已经将他的生命透支。
他依然抚着春花盼想秋月,赏玩着冬雪回忆夏阳。
纳兰是寂寞的,而且这种寂寞是别人所无法干扰的。
这种寂寞是与生俱来,因为存在而存在,因为孤单而孤单。
这种寂寞,一旦习惯,便容易沉溺其中,容易乐在其中,容易变成这寂寞的一部分,不寂寞的时候,反而会心痛了。
纳兰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亭亭然降世,无论怎样的凡尘,都只能让他被感染而不被污浊。
这样的一个玉人儿,本就不应该属于红尘,所以他过早地参悟了红尘。但他又太过慈悲,总是对这浊世怀有希望,他常觉得会有那样一个人,能懂他,所以,他等。
纳兰总在等,可他等的是痴心人,还是负心人?
念伊人,春情知为谁伤?孤灯老,残风横吹秋夜雨。残的,到底是夜雨还是相思?
一言道不尽的纳兰心思,一生品不完的容若才情。公子已去,千古愁殇仍在。
而这一切,不过亦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第一章 生而富贵玲珑心
寂寂落叶锁朱门,别样幽芬亦照人。
高阁玉兰闹画眉,枇杷花下埋风魂。
——少年未解红尘事·广厦豪门殊芬华
京城的隆冬天气,最是清冷。
一个青年身着棉袍,站在落叶凄惶的院落,
在一片萧索中等待着什么。
一个仪态雍容的妇人怀抱着一个酣睡的小娃儿走过来,
轻启朱唇,柔声问道:“想好了?”
青年半回身,微微点头:“想好了,”
注视着妇人怀抱中粉雕玉琢的小娃儿,
“就叫成德吧!”
轻轻拨弄孩童头顶的胎发,眼神深邃。
熟睡的孩童纯真的面容依旧安娴,
却不知,他的命运,从一降生开始,
就与这个庞大帝国的显赫捍卫者和先朝遗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没落的皇亲国戚
纳兰是大族。金代女真“白号之姓”中,纳兰是封在广平郡的第二大支系的三十个姓氏之一(又称“纳喇”、“那拉”)。发源于满洲叶赫地区的纳兰氏,始祖原本是姓土默特的蒙古人。后来,他们占领了女真的领地,从此改姓纳兰。几经辗转,举族迁至叶赫河岸边繁衍,号“叶赫国”,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梨树县叶赫满族镇附近,后人于是称此支纳兰支系为“叶赫那拉氏”。
明初时满族的前身女真族,分为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叶赫部是海西女真的一部分。纳兰部族的首领金台什继兄之后成为贝勒,明朝万历十六年,他的妹妹孟古嫁给了努尔哈赤,生了皇子,取名为皇太极,也就是后来的清朝太宗皇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氏族与清朝皇室有姻亲关系。但是,当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各部而进行兼并战争的时候,所谓“血浓于水”的情分,所谓盘根错节的牵系,统统不是障碍。
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率兵攻打叶赫部,他的舅兄金台什战败后自焚不成,被其绞杀,金台什的儿子请降,后被授予三等副将,世袭佐领。他的次子尼雅哈(满语音译)以姑母为太宗皇帝皇太极生母的名义,跟随顺治皇帝一行入主关内。之后为后金及满清王朝屡立战功,因这赫赫军功,被天子尊为功劳显著的皇亲国戚,赏赐其与部下之正黄旗将士及旗民三千余顷封地,位置在今北京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附近,正黄旗的将士和旗民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庞大的庄户宅院。
纳兰的父辈从此成为“八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分别统帅满蒙汉民族的八支军队,合称八旗)之一,是为满洲八大贵族之一。纳兰本身因家世背景而出身尤为显赫。父亲明珠是金台什的孙子,母亲爱新觉罗氏是努尔哈赤的孙女、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这两位名门之后的长子就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在他出生后官至大学士、太傅,是康熙初期的四权相之一,地位显赫一时。
北京西郊有一块石碑,上书:“明珠及妻觉罗氏诰封碑”,考证为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九月二十四日所立(纳兰是年三十岁),上面记载:明珠“初任云麾使,二任郎中,三任内务府总管,四任弘文院学士,五任加一级,六任刑部尚书,七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八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九任经筵讲官、兵部尚书,十任经筵讲官、兵部尚书、佐领,十一任经筵讲官、吏部尚书、佐领,十二任加一级,十三任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佐领、加一级,十四任今职。”所谓“今职”,指的是“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兼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生若只如初见_纳兰容若词传_完整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