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封面
扉页
前言
01 为何要成为应变大师
02 了解自己,订立标杆
03 提升你的内在价值
04 设定未来的目标
05 敢于负责才能成功
06 时时刻刻讲诚信
07 点燃成功的欲望
08 不要让习惯控制你
09 把自主权还给员工
10 成为真正的应变大师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应变 /(美)魏特利(Waitley,D.),林伟贤,(马来)李(Lee,J.Z.)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
ISBN 978–7–301–22761–9
I. ①应… II. ①魏…②林… ③李… III. ①企业管理-研究 IV. ①F27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46623号
书 名:应 变
责 任 编 辑:宋智广 杨燕宏
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22761–9/F·3661
出 版 发 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 价:42.00元
前言
我们身处变革的时代,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如果我们跟不上环境变化的脚步,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达尔文在很早以前就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适者生存。唯有充分地适应环境,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不仅个人如此,企业想要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内、外部环境的和谐。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如果不及时调整,必将走上绝路。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的金融市场全都受到影响,特别是欧债危机,使得中国企业的出口额骤减。因为中国有大量企业都是采取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贴牌生产)形式,出口额减少,只好靠国内市场来消化,这对产能早就过剩的诸多产业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再考虑到逐年升高的人力成本,使得原本利润率低下的生产制造型企业雪上加霜。近两年来出现的温州企业倒闭潮充分暴露了外向型经济的弊端。
中国相当多的企业面临内忧外困的局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必将带来政策上的调整,原来粗放型发展的企业首当其冲。可以预见,中国的很多行业在未来几年之内都会面临整合。这意味着每一个行业都会有一批企业死掉。
是轰然倒塌,还是浴火重生,这是摆在众多中国企业家面前的两条路。但要浴火重生又何其艰难,这是考验领导者应变能力的关键时刻,不懂应变,迟早会沦为变革的牺牲者。
如果你想成为超凡出众的领导者,就要及时掌握应变的技巧。在人群之中,最杰出的5%是真正的成功者,与泛泛之辈的界线可能仅为一线之隔。正如在奥运会的短跑比赛当中,赢家与输家的界线可能只有一毫秒。
人生也是如此。在商场上公认的领导者,专业能力、教育背景以及家庭环境造就出他们出众的学识与技能,其成长背景看似与一般人无异,但成就与格局却大不相同。这些领导者的优势不在于天赋、智商或运气,而是与日常生活合而为一的态度和行为。
我们志在让你也能获得这样的优势,让你成为有能力面对频繁变动、复杂性与竞争的真正领导者。通过课程的渐进式说明与指导,你将学会实现梦想所需的主要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自我管理技巧与行为,并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当然,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我们不可能提供即刻见效的万灵药,但若认真学习,你的人生将会从此改变。
另外要说的是,这本书是我和林伟贤、Jason共同智慧的结晶,虽然由我执笔,但是书中的观点都是我们三人共同探讨的结果,在此感谢他们
两人的努力与付出。为了使这些观点更加鲜明、生动,我以自己以及身边亲人或朋友的经历为例子,来加以说明,希望你能更轻松地接受,更好地内化书中的理念。
丹尼斯·魏特利
01 为何要成为应变大师
做合格的未来领导者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了解未来,掌握未来,但未来是不可知的,唯有在今天掌握应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环境。
我们无法预料未来将如何,但我们真心地希望你在未来的表现比竞争对手好,企业经营得比你的竞争对手更长久。我们希望你能成为应变大师,而不是变革之下的牺牲者。
1. 未来的领导者要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想更好地适应未来,做一个胜任的领导者,你必须在掌握管理他人的技能之前,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你不能管理自己,又怎么能管理别人呢?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值得尊重的话,凭什么要别人尊重你?如果你不值得爱,凭什么要别人爱你呢?所以你要成为员工的榜样,成为受员工尊敬和爱戴的领导。
要想赢得员工的心,你要先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正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并领导他人,需要智慧;了解并领导自己,需要明智。领导者要能够说出那些对员工而言很重要的话。如果你只说自己想说的,而非他们想听的话,那么你的员工何必在乎你说些什么?每个人在需求、渴望、问题以及热情等方面的信念不同,若无法取得共鸣,那么你只是在自说自话罢了,而他们只在乎对自己重要的事情。我们要聆听每一个人的心声,而且要对他们讲的话感兴趣,并尊重他们的意见。
2. 未来的领导者要擅用“对话圈”
我们一直强调“对话圈”的概念。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们跑遍全世界,到访过很多世界知名的公司,如微软、通用电气、丰田、奔驰、新加坡航空公司等,并进入这些公司内部近距离观察:为什么这些公司特别?为什么它们能做出优异的成绩?我们的结论是:它们的想法与众不同,这些公司让每名员工都有机会表达意见,让员工重新找回自主权,让他们也能尽情发挥才能,这才是未来企业的做法。
而很多其他的公司,一旦有员工发表意见,公司的领导就会说:“你说的那些,我们去年就试过了,完全行不通。你的点子也不错,但不适合我们公司。”员工的意见也许不行,可是,你必须尊重他的意见以及他提意见的权利,否则他以后怎么敢再发表意见呢?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有些人喜欢说话,有些人则喜欢聆听。通过“对话圈”,你可以让想讲话的人讲话,不想讲话的人则可以不讲,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意见,但并不是强迫他们讲话。“对话圈”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督促企业领导者让自己的员工了解特定的规定。在做某事之前,先告诉他们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并且让他们知道,将来会有充分的机会讨论工作的内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应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