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倔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 言一个倔强的时代如果让我选择一个词来形容晚清那个时代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倔强。“倔强”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性格刚强不屈,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为外力所改变。那个时代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具有这种鲜明的特性。晚清时代的人们大都是倔强的。曾国藩是倔强的,他的行事名言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没有一股倔强的劲头,他和他的湘军是到不了南京城下的。李鸿藻也是倔强的,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坚持按照惯例丁忧27个月,不怕为此失去慈禧对他的器重,不怕失去军机大臣的权位。吴可读更是倔强的,他认为慈禧立载湉为帝不合祖制,后来服毒自杀以死相谏。在那个时代,到处都是“认死理”的人。所以,那个时代也呈现出倔强的气质。整个社会在西方文明袭来的时候,表现出保守、顽固的态度,这是晚清“倔强”的主要表现形式。咸丰帝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为此不惜和英法两国开战;倭仁、李鸿藻、叶名琛等士大夫,他们排斥西洋器物,反对社会变革,顽固得几乎不可理喻;广大民众对西方事物始终持排斥的态度,“反入城”事件、“教案”、义和团运动接连爆发。当然,这种“倔强”严重阻碍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脚步。晚清“倔强”的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为士人们把儒家学说视为信仰,对中华文明守望、坚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种“倔强”是现在的人们常常忽略的,实际上,它同样改变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比如,曾国藩等人建立湘军,打败太平军,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场胜利;清帝国(包括重要的属国)每每遭遇外国侵略的时候,士大夫们往往齐声喊打,主张“寸土不让”,只有李鸿章等少数人主张克制。其实,李鸿章也是一个极其倔强的人。他是一个对洋务充满兴趣的实干家,对他来说,晚清的社会就像是一个泥潭,几乎每做一件事情都要遭遇环境的掣肘,众人的反对。而李鸿章像是一个倔强的斗士,在一个“泥潭”中不避艰难,倾力实干,在中国近代史上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在李鸿章身上,与倔强的性格相伴随的是强烈的担当意识,而担当意识是他将洋务进行到底的内在动力。《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国人皆唾骂他,称之为“汉奸”。当时的李鸿章已是古稀之年,有人劝他,“索性退休算了”。李鸿章说:“事情败了,我要退了,国家靠谁呢?”即使要倒下去了,李鸿章身上的担当意识也没有去除。在晚清的士大夫中间,这种“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担当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儒家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不但在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人的身上,甚至在李鸿藻、吴可读、翁同龢等所谓的“顽固派”的身上,这种担当意识是如此鲜明地存在着。中国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他们奢望在社会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脊梁支撑起没落中的清帝国,而支撑他们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士人情怀。很多人或许不会意识到,中国今天仍然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状态,实际是得益于晚清的倔强。从整个的世界历史来看,19世纪是西方势力肆虐的时代,印度、奥斯曼等古老大国要么被征服,要么分崩离析,只有清帝国基本保住了“大一统”的国家形态,留给后人1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蒙古从中国版图中独立出去),这与晚清所表现出的“倔强”是分不开的。我试图寻找晚清“倔强”的原因。后来,我逐渐发现,晚清的“倔强”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密切相关的。由于特殊的政治地缘、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原因,在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是异常坚固和坚韧的,它通过意识、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方式与绝大多数人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正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有着独特的社会结构,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社会在向近代化、现代化迈进的时候,才充满艰难,命运多舛。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我们应该用平常之心、同情之心去看待晚清那个时代。实际上,在晚清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迫不得已的困惑,都有难以言表的苦衷,极力挣扎又互为障碍。在充满惯性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显得毫无力量,但是他们都有所坚守,有所向往。另外,我们应该看到:晚清时期中国人所表现出的“倔强”没有随着帝制时代的结束而消失,它贯穿于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人们在那个时候拥有的困惑,我们今天同样拥有。比如,如何看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中华文化,中国应该如何与世界相融合,如何解决进步与稳定的矛盾,如何平稳驶出历史的“三峡区”。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说,我们两只眼睛看晚清,就是两只眼睛看自己!
目录前 言 一个倔强的时代 第一篇 疼痛与刺激 第一章 一个人的战斗他是一个倔强敬业的人为什么被称为“亚罗战争”他撑起两根硬骨头 第二章 保险丝一样的命运习惯于用炮舰说话没有回来的苏武留在广州城内的巡抚天津城内,谁的眼泪在飞 第三章 意气用事的皇帝强盗面前耍心机把条约看成了废纸意气用事和不厚道 第四章 真的感到了疼痛落荒逃走的皇帝是谁点燃了圆明园相当于失去了一个新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五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越靠近皇权越凶险一个女人升上来了年轻太后的老辣手段为慈禧找个理由 第六章 倡导洋务的王爷总理衙门是这样来的孔门弟子,鬼谷先生求“生”若渴的同文馆“阿思本舰队”事件 第七章 站在大门口的洋人为什么把海关交给洋人赫德的成功靠什么洋人的心思谁来懂把洋人当作自己人越来越神气的传教士 第二篇 支撑与下沉 第一章 忧郁的守望者理想的家园越来越远以旧文化迎接新世界令人心胆俱裂的大祸一个“不信书,信运气”的人 第二章 倔强的裱糊匠最有权势的汉臣洋务运动的主将可贵的担当意识被众人说得不像样子陷在泥沼中的牛车 第三章 大清幸有左宗棠燃起造船的热情收复新疆的伟业抬棺入疆,索要伊犁 第四章 “青牛角”的变异李鸿藻是谁并不清澈的“清流”一只“青牛角”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能忘记张之洞 第五章 绣在屏风上的鸟官办的江南制造局官督商办的招商局事机凑泊,种豆得瓜 第六章 专制社会的重力斗争无处不在光绪帝从何而来政权尽归西宫越下沉越黑暗李鸿章的新敌人 第七章 一个先知者的遭遇一个批判主义者暗室中的烛光群起而攻之如同一只孤雁没有启蒙,苦难便是代价 第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致命的倔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