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与偷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布纹羊皮纸还是破布羊皮纸?
追寻逝去的图像
历史在催眠中醒来
真假丈夫和历史真相
人人都想发现卡拉瓦乔
梅毒·麻风·解剖图
伟大作品可以让人各取所需
听艾柯论妖说怪
私下的激情阅读
淫言秽词的语境
表演与偷窥之间
那件蠢事,怎么说,怎么做
瓶中日月长
照壁成双影
幽微若分明
大的到底好不好
色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轮到谁来讲故事?
间谍是怎样炼成的
秘密知识和粉红电影
那些词汇在捣乱
危险的不是动作
耗子·母体·梦想家
菲茨杰拉德“奇事”
在小说的牌桌上
小说是对故事的双重赔偿
至于你信不信
老电影笔记
反讽的性笔记
反讽的爱情笔记
租界那些事儿——与孙甘露对谈
布纹羊皮纸还是破布羊皮纸?
《玫瑰的名字》第六天“午时经”一节(译文社新译本p.496)中,渊博的威廉和修道士本诺在讨论一部“奇怪的”希腊文稿。本诺说那种羊皮纸不同一般,很薄,像布一样。威廉说(根据译文版翻译):“亚麻纸,或是布纹羊皮纸。”
小说原文是:“Charta lintea, o pergamino de pano.”
“charta lintea”和“pergamino de pano”说的其实是同一种东西——一种用植物纤维制作的纸张(我们今天所用的纸张),而不是羊皮。小说之所以要强调这个细节,是因为这样一说,读者便想得通了,何以这份文稿后来被某个人物撕成纸条塞进嘴吞下肚子。
公认最早采用植物纤维制造可供书写纸张的是中国人蔡伦,不过最近的考古证据似乎表明在公元105年蔡伦造纸之前的两百多年内,这种工艺已在应用。造纸技术随后传入阿拉伯世界。在信息隔绝的中世纪,欧洲人认为这种技术就是阿拉伯人发明的——甚至小说中如此渊博的威廉修士也这样说。
把“pergamino de pano”翻译成“布纹羊皮纸”,显然是不够准确的。这个词组实际上是一个卡斯提尔西班牙文(Castilian),见于1256年西班牙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十世颁布的《七编法》(Siete Partidas)。制定该法条的目的是为区分“cartas las unas factas enpergamino de cuero e las otras en pergamino de paño”(书写在兽皮“羊皮纸”和布“羊皮纸”上的两种文件)。
这词组更恰当的翻译大概是“破衣服羊皮纸”或者“破布条羊皮纸”,颇带点揶揄的味道。因为在西班牙和其他一些地方,亚麻种植必须首先满足织布需求,造纸用的亚麻纤维常常取自破旧衣服。从事这项“收破烂”的生意常须获得王室授权,1287年阿拉贡国王的一份特许令曾将这项权利授予米诺卡的两个市民。
阿拉伯工艺制造的纸张很粗糙,亚麻纤维未被仔细捣研切断。本来中国人是用软笔在这种纸上书写的,传到用硬质尖笔书写的欧洲人那里,粗砺的纸张表面让书写者难以掌控笔触,阿拉伯人想出的办法是用麦淀粉给纸页上浆。这种纸本身就容易破碎,再加上有机物涂浆就更易腐烂。《玫瑰的名字》小说中(p.525)曾提到这种纸受潮之后会渗出黏液,把书页粘在一起,想来正是因为上浆的缘故。
这种纸虽然廉价,但品质粗劣。中世纪很多国王颁布法令禁止使用这种纸张书写重要文件。腓特烈二世解释他禁止使用这种纸张的原因是“自其始也,已见其衰”(quoniam incipiebat vetustate consumi),比《新三国》里的曹操还酸叽拽文。
小说那段对话中,本诺修士对这种纸张知道不多,他听说这种纸很贵,这与上文说的廉价不矛盾。因为在意大利,制造工艺有很大改进。用铁杵和研钵把浸泡出的纤维浆仔细捣磨,长纤维被切短,纸坯改用动物皮骨熬制的明胶上浆,使之更像真正的羊皮纸。成品纸张还要加上水印标记制作者。制作工序如此复杂,以致意大利生产的纸张极其昂贵,直到十四世纪末价格才开始下降(《玫瑰的名字》故事大约发生在十四世纪中叶)。在1382年的一份商业记录中,这种纸的价格已跌至羊皮纸价格的六分之一。
而智者威廉的知识是准确的,意大利第一家造纸工厂确实是在法布利亚诺(Fabriano),在亚平宁山脉的马尔凯地区,建厂时间大约在1268年。但在中世纪,这种用亚麻纤维制造的纸张始终无法替代兽皮制作的“羊皮纸”,如同今日之电子书暂时还无法取代纸质书本,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书写和阅读习惯的难以改变,在于修道院和上层阶级对知识财富的控制,在于中世纪知识结构的缓慢更新,在于对稀有的知识财富必须加以永久保存的幻想。
Parchment在汉语中通常翻译成羊皮纸,其制作工艺据说是帕加玛国王欧迈尼斯二世发明的。它的词源与拉丁词pergamenum有关,与小亚细亚那个古城有关。Parchment不一定是羊皮,实际上,它既可以是意大利的山羊皮,是北欧的绵羊皮,也可以是小牛皮,甚至还可以是其他兽皮。
单凭肉眼无法辨识中世纪抄本的某一页究竟是哪种皮。皮纸的质地常常因为制作工艺水准的差别而呈现出不同的外貌。通常来说,用小牛皮制作的纸页色泽较白,如果屠宰时血未完全流尽,皮纸会带有毛细血管的清晰花纹。绵羊皮则偏黄而带有油脂光泽。带有花纹的小牛皮纸,其专用术语为vellum,在中世纪是一种更加高级的“羊皮纸”,因此《玫瑰的名字》译文版将那个词组翻译成“布纹羊皮纸”确实会让读者产生误解。我们觉得较为准确的翻译应该是:
“亚麻纸,或者说破布羊皮纸。”前后指的是同一种东西,后面那个词组多少带点调侃意味。
中世纪欧洲人制作一页可供书写的羊皮纸,工序极为复杂。剥下的兽皮首先要用石灰水脱毛,浸泡几天后手工拔净,清洗。与制作普通皮革用明矾来鞣皮的化学方法不同,制作羊皮纸采用的是纯粹的物理方式——把半成品固定在木框上绷紧,用一种新月形弯刀反复刮擦,除去残存的毛发和皮下不断渗出的油脂,泡软的皮革被拉紧以后,其纤维会重新排列成一种薄片结构,晾干后即可切割成可供书写的羊皮纸页。
按照中世纪工艺制作羊皮纸的刮擦工序
中世纪羊皮纸抄本插图
在《玫瑰的名字》译文版88页中,我们读到一个意义不详的译句:“最后一页……从页边用尖笔画出细小的洞孔,看得出那应该就是艺术家画出来的线条。”
中世纪抄写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表演与偷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