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刁斗
  ©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2013
  数字版图书版权信息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刁斗著.—北京: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1.1
  CAEBN:7-001-000-60385421-6
  分类号: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I267.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45号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刁斗 著
  责任编辑:朱厚权
  出版发行: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E座9层
  邮政编码:100007
  网  址:www.chineseall.com
  上架建议:文学
  本书由刁斗授权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出版与发行,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敬请读者指正,我们会及时更新版本。
  电子邮箱:copyright@chineseall.com
  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为作者和相关机构提供数字出版服务。
  纸质版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6423-2
  出版时间:2012.8
目 录
上卷 生活中的想象
自由在我
我的女性观
我与书
阅读与白日梦
我的名字叫
粗粝沈阳
照片里的西藏
天边外
外省故事
比如柳沄
小说马原
二马在二〇〇八
孙惠芬的语调
读铁扬的画
撕碎了是拼接——与林建法有关
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
小记一位文学读者
血缘
下卷 想象中的生活
中国经验——以“欲望叙事”和“底层表述”为例
阅读与思考
写什么与怎么写
向袁可嘉致敬
韦克菲尔德
如何进行自我消灭
手抄书稿
唯爱不泯
卡夫卡退婚
加缪的石头
知识分子的背叛
虚有
虚拟的力
消失的小说
“轻浮”的小说
感动与骚动
剩余的麦穗
我的小说主题(一)
我的小说主题(二)
总结:写作小说的理由
上卷 生活中的想象

自由在我
我比以前更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了,除了产生于自己身上的东西,其他一切对我来说都几乎毫无意义。
——奥斯卡·王尔德
人的存在,首先是在时间里的存在。
时间是线性的,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为了把话说得明白,我想对贯穿于人这一生的那个时间段,进行一点添帮补底的加工改造,赋予它一个容器的形象。我的意思是,人这一生所用的时间,就是一只箩筐的容积,我们在有生之年所做的事情,就是往这箩筐里填装东西:装睡眠呀,装吃喝呀,装恋爱婚姻呀,装妙股搓麻呀,装起义造反呀,装为奴做娼呀……这种填装行为,有时候是不自觉的,但更多的时候可以自觉,有时候是被动的,但更多的时候可以主动。一个人,什么时候把那只属于自己的箩筐塞满了,什么时候他的生命即告终结。
基于以上认识,我看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人这一生的“箩筐”有多大,那基本上是老天爷管的事,我们自己不必操心;二是要往“箩筐”里装些什么,那被装进去的东西质量如何成色怎样,我们自己则应该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前者就不必举例说明了,从一岁那么小的“箩筐”到一百岁那么大的“箩筐”,我们肯定都目睹过至少也都有所耳闻,需要多说两句的是后者。比如,同样是用文学写作这种行为填装自己生命“箩筐”的人,在苏联的斯大林时期和在中国的毛泽东时期,就遇到了同一个问题:诚实的书写是罪过,欺世的谎言能取宠。但我们现在审视过去,看到的却是两种迥异的景观。在苏联,有一批业已成名的作家,像布尔加科夫,像阿赫玛托娃,像帕斯捷尔纳克,宁可在生命的“箩筐”里堆满痛苦灾难,也要发出与自己的生存信条和艺术准则无有抵牾的声音,让后来者闻之如听天籁;而在今日中国,我们除了去捧读当时“未名”的北岛们的诗歌外,在那些功成名就的作家们生命的“箩筐”里,却很难找到什么体面的东西。我不知道这其间的差异,是不是与沙皇的传统要比秦始皇的传统更仁慈些有关。因为像索尔仁尼琴,像布罗茨基,他们最终是可以流亡国外的;而胡风则要到监狱去经受二十几年折磨,老舍则更要违背天意地自行修改自己“箩筐”的尺码。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不检索一番,在胡风“反革命”之前的几年里,在老舍“太平湖”之前的十几年里,他们那并非一物不留的生命“箩筐”中,盛装的,是否也是布尔加科夫、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等人装进自己生命“箩筐”里那种质量和成色的东西。
在这里,我不是要对比中俄两国知识分子的人文传统,我试图引出的,其实是关于自由的话题:从本质上说,自由取决于个体的选择。
当然了,自由存在于感觉之中,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人不能决定自己“箩筐”的大小,这不自由,但人可以大体决定往“箩筐”里装什么东西,这却是自由;有时往自己的“箩筐”里装东西要受到外部力量的左右,这不自由,但除非特殊情况,人却有权利不往自己的“箩筐”里装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就又自由了。说到底,自由的标志,不是无所不能的本领,而是断然拒绝的勇气;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不一定自由,但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则肯定自由。同样是毛泽东时期的人文知识分子,沈从文和陈寅恪就拥有自由,因为他们主宰了自己。当沈从文无法保证自己文学的诚实时,他可以避免染指,而是去故纸堆中,把尽管无奈但却同样有价值的服装研究盛入自己生命的“箩筐”;当陈寅恪意识到北京并不能让他的学术纯洁时,他可以安于岭南一隅,把为一个别样的妓女立传树碑当成自己生命“箩筐”中的重要内容。
从这样的角度上看自由,我便也能看清我自己的自由状况。
我不是一个“没有职业的纯粹靠写作谋生的自由作家”,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份简单的工作并能得到一笔固定的收入,这笔收入,差不多满足了我买书抽烟交房租的花销。但我想,这并不妨碍我参与讨论所谓“自由作家”这样的问题,尽管我也知道,“自由作家”这样的命名有多么言不及义。
我是从一九八九年开始逐渐明确地认识到我应该往自己生命的“箩筐”里装什么的。在那之前,我比后来幼稚和贪婪:幼稚表现为我一直以为我能对民族呀国家呀阶级呀主义呀什么的负起某种责任, ............

书籍插图:
书籍《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 插图1
书籍《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