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 13位中国官员应对危机之道-朱文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序 访问权力的“三岔口”
前言 寻找政治英雄
“抛开所有陈见”
96小时——对话松花江水危机中的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
汶川的领导者——对话汶川大地震中的汶川指挥张通荣
一个明星城市的手术——对话蓝藻危机中的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
“足球扫黑”启示录——对话原中国足协副主席、国家体委国际司司长魏纪中
“有些人坏得很”
分配权力的智慧——原南方航空党组书记刘名启谈南航重组的3年
“腐败是市场自找的平衡”——对话证监会信任危机中的原证监会副主席高西庆
米价的分寸——对话粮价危机中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
“别把反水电当成时尚”——原水电部副部长、三峡工程总指挥陆佑楣谈水电信任危机
“有些人坏得很”——原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谈亲历中国体育的数次危机
“我还需要给谁作秀?”
“我还需要给谁作秀?”——对话陕西神木免费医疗风波中的神木县县委书记郭宝成
地价和房价的秘密——对话西安开发争议中的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
解困金融危机——对话金融危机中的杭州市市长蔡奇
销售三亚——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谈“国际旅游岛”升级和热钱危机
后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做官:13位中国官员应对危机之道/朱文轶 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ISBN 978-7-5633-9819-5
Ⅰ.①做… Ⅱ.①朱… Ⅲ.①国家行政机关-公共关系学-研究-中国 Ⅳ.①D630.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55349号
总监制: 郑纳新
组  稿:杨志友
责任编辑:傅 捷
装帧设计:赵 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广西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http://www.bbtpress.com)
出版人:何林夏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销售热线:021-31260822-129/139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北路东段 邮政编码:276017)
开本:650mm×960mm  1/16
印张:16.5     字数:150千字
2010年6月第1版   2010年6月第1次印刷
定价:28.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单位联系调换。
序 访问权力的“三岔口”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李鸿谷
重读朱文轶的作品,是一个奇妙的体验。拉开时间之后,稿件里所呈现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疑问、切入、提问、追问、纠缠、转折、递进……两个人面对面的智力追逐赛,精彩有趣。
这些稿件在发表当际,我也看过,现在再看,有这种体验,不免意外。
微观来看,新闻是个竞技场,它的功利性在于:横向会与其他媒体竞争,而纵向则与记者自己较劲。每个真正从事这份职业的当事人,这种压力自是无时不在。有趣的是,这份真实的压力及其担当,往往被内化,无可为外人所道。具体到《三联生活周刊》,所有的焦虑最终简化成两个方向的测量:其一,发稿量;其二,能否成为封面故事写作团队的“先发阵容”——依此标准,朱文轶的领先,自不待言。一年一年,他是否会让出采写稿件发稿量的“状元榜”,才是他的压力与大家的看点所在。
领先者的苦恼在于,他会在更功利的结构里被评判:稿件有多大程度的拓展?有什么认知边界被重新确认?如此,苛刻才是日常。
拉开距离,不再在竞技现场里重读这些稿件,意外之感,自会生发。去掉了“现场”的嘈杂,那些“拓展”与“边界”种种,反而能够相对公允地判断。意外缘此。
你能不能敲开别人的门,这是判断记者好不好的标准。
问题或者说挑战是:敲开门后,你能收获什么样的内容。新闻若有所谓方法论,所有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仅此而已。彼此坐下来,面对面地聊一聊,然后把所聊内容以“专访”的方式写成报道,其实是最具戏剧性的“敲开门”后的故事。如果我们以相对职业的方式来看这个最能表明记者收获什么的新闻体例,曾经甚为流行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套路越来越退潮——对这种提问策略,我个人一直认为是知识与能力匮乏下的知情权滥用;退潮之后,新鲜潮流则是商业企图下的另一极端:谄媚型。官员、商人、艺人的长篇专访,这种仰望的姿态,成形颇久。当然这同样也是一种知识与能力匮乏,只不过是权力滥用转换成权力变现。在这两套进攻策略之下,“敲开门”本身甚至就可疑,所谓的“真实”,当然不复存焉。
我们有无可能在种种陷阱之下,另开新面。这本书所收集的作品,是朱文轶的答案——我们当然有可能另创格局。
一座省会城市,因饮用水污染要全城停水4天,这个时候记者与城市最高官员坐下来聊一聊,能收获什么样的内容?一座县城,竟然可以为全县民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记者与县城最高官员面对面,真正的好奇心又是什么?……这些事件的戏剧性,相信未来至少会成为那些城市地方志所不可或缺的材料。那么,处于当下时刻的记者,方法论与价值感何在?
回到现场,是朱文轶所有访问的起点。
现场并不天然存在。拥有最大量信息的当事人,他其实并不知道哪些信息是媒体与公众需要的。否则,新闻这一职业的合理性将被颠覆。而同时,作为旁观者的记者去到现场,他拥有的信息只是点点片断,从何种方向开始提问甚至都是难事。
采访与被采访者,绝对的意义上看,有点类似《三岔口》——彼此虽然面对面,却是茫然。好,这个时刻记者提出了他的第一个问题,双方进入赛道……追逐赛开始了。最终我们会得到什么,其实由记者的第一个问题——由此所建立的沟通界面以及逻辑递进所决定。那么,像记者这样的旁观者——信息的开掘者而非信息的拥有人,真正诚实的态度是什么?一年一年地积累这份职业的经验,最终你会发现,那一段长长的对话,其实就是你与当事人共同地再次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记者要做的甚至只是谦卑地进入对方的物理性与心理性事实。非此,所有的一切皆无出处。基本的“物理性”事实我们尚未充分获取,记者以及评论家的判断又从何而来呢?
回到现场,是一种端正的新闻方法论。但仅凭此来概括朱文轶的努力,又将是轻看。
最终被再现的那个现场,一定是记者趣味偏好的结果。如果说,在提问与追问过程中与当事人共同经历曾经是一场智力角逐,那么,再现现场则是记者逻辑性的重新构 ............

书籍插图:
书籍《做官 13位中国官员应对危机之道-朱文轶》 - 插图1
书籍《做官 13位中国官员应对危机之道-朱文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做官 13位中国官员应对危机之道-朱文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