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政策理论与实践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语言政策理论与实践/王世凯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
ISBN 978-7-5161-8206-2
Ⅰ.①语… Ⅱ.①王… Ⅲ.①语言政策-研究 Ⅳ.①H00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09522号
出版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任明
特约编辑 李晓丽
责任校对 石春梅
责任印制 何艳
数字编辑 于晓伦
出版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 100720
网址 http://www.csspw.cn
发行部 010-84083685
门市部 010-84029450
经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刷装订 北京市兴怀印刷厂
版次 2015年12月第1版
印次 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
开本 710×1000 1/16
印张 14.25
插页 2
字数 233千字
纸书定价 58.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营销中心联系调换
电话:010-8408368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内容简介
语言政策是公共政策的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文化政策的子政策。语言政策在国家治理、和谐语文生活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公共政策逐渐受到重视,语言政策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研究语言政策,主要关注语言政策的主体和客体、语言政策的选择、语言政策规划与制定、语言政策的执行、语言政策评价和语言政策终止等问题。
作者简介
王世凯,男,1974年生,辽宁绥中人。2006年南开大学博士毕业,文学博士学位。2007-2010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渤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汉语语法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辽宁省特聘教授,中国语言学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辽宁省语言学会副会长。近年出版个人专著5部,合著5部,在《汉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等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语委“十二五”规划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等14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12&ZD173)
辽宁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础理论课题“公共社会背景下语言政策的重构与语言政策学的建构”(ZW2012006)
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语言政策(学)与辽宁地区语言资源管理”(L11AYY002)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言政策及其起源与特征
第二节 语言政策学的对象与内容
第二章 我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我国古代的语言政策
第二节 我国近代的语言政策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语言政策
第三章 语言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语言政策的主体
第二节 语言政策的客体
第三节 语言政策主体与语言政策客体的关系
第四章 语言政策的选择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语言的自然样态
第二节 社会环境
第三节 政治环境
第四节 语言观念
第五章 语言政策规划与制定
第一节 语言政策制定的过程
第二节 语言政策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影响语言政策制定的因素
第六章 语言政策评价
第一节 语言政策评价的含义、作用与主体
第二节 语言政策评价的过程、标准与影响因素
第七章 语言政策终止
第一节 语言政策的稳定与变化
第二节 语言政策调整
第三节 语言政策终止
参考文献
附录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名录(1955—200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言政策及其起源与特征
一 什么是语言政策
(一)什么是政策
政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定义为“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据我们考证,“政策”作为一个词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作为“政治、政权、政事”之“政”古已有之。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尚书》),“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惠均则政行,政行则事成,事成则功立”(《礼记·祭统》)。“策”原指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后引申表示方策、策略。这种意义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早,如“臣以天时不如地利也,阻守大岘,策之上也”(《孙子兵法·谋攻篇》),“于是用广武君策,发使燕,燕从风而靡”(《汉书》),“从其策,遂坚壁昌邑南”(《史记》)。“政策”作为一个词使用始见于民国初年,如“用特明白晓谕,昭示天下,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清史稿》)。从“政策”一词的来源和构成看,政策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政”(准则、规则)和“策”(方法、策略)。从现有文献对“政策”的解读看,字面上多是仅包含了“政”的内容。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释义为:“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显然就是“有政无策”的。稍显详细的解释为,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这里政策已经不仅包含了原则部分,还包括了方法部分,比单纯地强调“行动准则”深入了一些。
国外学者对政策的认识与我们略有不同。据我国台湾学者吴定考证,“政策”(policy)一词来自希腊文、梵文及拉丁文。希腊文和梵文的词根polic,意为“城、邦”,和pur(城)演变为politia(邦),随后中古英语中出现了意为“公共事务的处理”或“政府的行政”的“policia”,最后演变为表示目前的政策之义的“policy”。“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策指“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或达到某一既定的目的”。
[1]
当下对“政策”多是进行狭义的解读。
对于政策或者公共政策,我国学者黄建钢、骆勋在综观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主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个人看法。他们认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语言政策理论与实践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