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中国发展如何进行下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为中国规划了民族复兴“三步走”的伟大战略,按照他的规划,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到21世纪中叶结束,这中间一共有72年的时间,这72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后各36年,前一个阶段的36年去年已经走完,后一个阶段的36年从2015年正式开始,而正在这前后交接的时刻,中国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可谓是对民族复兴第二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第二季的准确概括。
“新常态”由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习近平主席认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新常态下,存在着重大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创新经济治理思路,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化解新风险。
在新常态下,中国应该怎么办,中国如何才能将增长保持下去?这将需要新的理论、理念、方法的支撑。本书更多着眼于解决新常态下,民族复兴的后36年的问题。
在这后36年,中国的目标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将现在人均GDP从现在的6000多美元提升到6万美元,因为到21世纪中叶,主流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将达到6万美元左右。在前36年中国每年保持9%左右的发展速度从来不是问题,然而中国现在却没有这样的自信了,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焦虑经济的增长问题。而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大的潜力以保持中高速增长,甚至在一定时期内重回高速增长仍然是有可能的,关键是经济治理方法和经济增长政策的问题,其实对于发展中国家,从来就不缺乏增长的潜力。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要实现发达,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对这三个阶段可以进行相应量化。第一个阶段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只要实行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其人均GDP达到1万多美元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个阶段是自主创新和产业自立,一个国家如果实现了自主创新和产业自立,其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是没有问题的。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建立,一个国家如果人均GDP要达到4万美元,没有社会保障建设是不可能的。第一个阶段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来提高消费;第二个阶段的自主创新和产业自立是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来提升企业利润,进而带动增长;而第三个阶段的社会福利则是通过社会文明方式的转变来提升弱势群体的消费,从而将整个社会的消费拉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总之,每次转变都可以带来消费的大幅提升。
当前中国也需要研究透世界发展的规律,坚定不移、按部就班地做好该做的事情,中国只要按部就班地走完这三个阶段,再加上未来20年世界自身的发展进步,到21世纪中叶,中国经济达到世界主流发达国家的水平,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新常态”既是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常态,也应该是经济治理理念的新常态。我们要长期保持中高速发展,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经济治理理念,并且继续完善这些理念,本书就是回顾这一系列过程,并阐释一些新的理念。笔者在书中利用的大部分内容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诸如通胀理论、经济压制理论、精准调控理论等原创理论就是这样一种探索。
2015年年初,各种悲观的经济数据纷至沓来。中国2014年GDP增长率仅为7.4%,是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一年。全社会用电量仅略微增长;而铁路货运量则同比下降3.9%,同时CPI、PPI两项指数也创造了2009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准,更糟的是中国经济中竟然出现了负增长的省份,比如辽宁2015年前两个月工业增速下降4.5%。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这种衰退是必然的吗,是否可以避免?这些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经济危机以来,欧美虚弱,本来是我们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只可惜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机遇。而在中国浪费发展机遇的时候,美国则慢慢地走出了危机,2014年美国第3季度经济增长率已经高达5%,第4季度也高达4.3%,美国经济已经创造了11年来的最高,成了经济最强年。目前美国失业率已下降至5.7%的历史低位。两相对比,我们就不得不思考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中国数据变得令人担忧不是从2014年开始的,而是从2011年就开始了。我们可以看看以下事实:
·2011年,15万家中小企业破产。2010年,中国小企业的数量是406224家,而到了2011年,中国小企业只剩下256319家,而这大约15万家小企业都是在中国2011年下半年的货币紧缩中破产的。
·2012年,企业家出现破产跑路潮。到了2012年7月份的时候,财经评论家牛刀宣布了自己的统计数据,据他统计,全国跳楼、跑路的企业家已经达到560多人,而这只是公开报道的,那些未公开报道的估计得以千万计。高利贷疯狂,温州、神木、鄂尔多斯三大中国最富有的城市,全民破产;山东邹平民间高利贷泛滥30余人因债务纠纷被杀,这仅仅是酿成命案的,其他惨不忍睹的情形还有更多。
·2013年6月,中国钱荒更加蔓延,甚至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都出现了短暂的支付危机,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高达30%,而平时1%都不到,这样的高利率在世界经济史上都是罕见的。201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时评“刹住过头税”,同时国税总局也表示,虽然税收收入形势严峻,但要严查过头税行为。中国的企业税收为比例税,当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税收自动减少,而地方政府又无权提高税率,因而只能今年征明年的税。
货币紧缩、经济减速最直接危害的是企业家,但最终危害的却是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比通胀的危害更大。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采访过一个在垃圾堆拾荒的老人,她反映,这几年国家经济“紧”,废品都卖不上价,结果他们的收入减半。而这些人是中国最弱势的一族,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赚的也非常少,而且这些人一般年龄偏大,到了其他行业也很难找到工作。这位老人坦言,他们全家已经10多年没有团聚过,最小的孩子见了她连妈都不叫,他们这些人在经济好时,还能勉强维持生活,而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生计都成了问题。
甚至一些媒体公司也成为经济衰退的受害者。2014年,几大网络门户中的网易和搜狐都搬迁到了新的办公地址,而且网易的一些频道开始允许员工在家里办公,这一般可解读为 ............

书籍插图:
书籍《新常态:中国发展如何进行下去》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新常态:中国发展如何进行下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