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金匮要略方论
汉·张仲景
目 录

《金匮要略方论》序
《金匮要略》序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卷中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杂疗方第二十三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金匮要略方论》序
张仲景为《伤寒卒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仲景《金匮》,录岐黄《素》《难》之方,近将千卷,患其混杂烦重,有求难得,故周流华裔九州之内,收合奇异,捃拾遗逸,拣选诸经筋髓,以为方论一编,其诸救疗暴病,使知其次第,凡此药石者,是诸仙之所造,服之将来固无夭横,或治疗不早,或被师误,幸具详焉。
《金匮要略》序
圣人设医道以济夭枉,俾天下万世,人尽天年,博施济众,仁不可加矣。其后继圣开学,造极精妙,著于时名于后者,和缓扁仓之外亦不多见,信斯道之难明也。与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以颖特之资,径造阃奥,于是采撰群书,作《伤寒卒病论》方合十六卷,以供后学遵而用之,困苏废起,莫不应效若神。迹其功在天下,犹水火谷粟然,是其书可有而不可无者也。惜乎后之传者,止得十卷,而六卷则亡之。宋翰林学士王洙偶得《杂病方》三卷于蠹简中,名曰《金匮方论》,即其书也。丰城之剑,不终埋没,何其幸耶!林亿等奉旨校正,并板行于世。今之传者,复失三卷,岂非世无和氏而至宝妄伦于荆后与。仆幼嗜医书,旁索群隐,乃获于旴之丘氏,遂得与前十卷表里相资,学之者动免掣肘。呜呼!张茂先尝言,神物终当有合。是书也,安知不有所待而合显于今也。故不敢秘,特勒诸梓,与四方共之。由是张氏之学不遗,轩岐之道昭著。林林总总,寿域同跻,岂曰小补之哉。
后至元庚辰岁七夕日樵川玉佩邓珍敬序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论十三首,脉证二条〕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

书籍插图:
书籍《金匮要略方论》 - 插图1
书籍《金匮要略方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金匮要略方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