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斋辨证论治学_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章.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
第二章 谦斋八纲辨证发微
第三章 谦斋六经辨证钩玄
第四章 谦斋病因十六纲辨证法则浅解
第五章 走出辨证重叠误区与证候结构公式
第六章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
第七章 谦斋五行生克辨证法则浅解
第八章 走出脾胃理论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第九章 走出肾命理论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第十章 走出五脏阴阳辨证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第十一章 走出五脏气血辨证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
第十二章 谦斋治西医病的辨证思路
第十三章 谦斋脏腑生理病理对照式与脏腑病因病位证状用药式
第十四章 谦斋辨证处方规律
第十五章 谦斋辨证论治学述略
第十六章 谦斋辨证论治学的发掘过程
第一章.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
摘要谦斋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即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步骤。辨证论治的意义,指辨证论治的涵义;辨证论治的法则,由病因十四纲辨证、脏腑辨证和五行生克辨证组成;辨证论治的步骤,由三步八项一式构成。
秦伯未先生(1901—1970年),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名之济,号谦斋,出生于上海陈行镇的世医之家。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以该校第二届第一名毕业,为江南名医丁甘仁先生高足。解放前,人称秦伯未、程门雪、章次公为上海医界三杰,而秦老精于内经,有秦内经之美誉。历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秦老生平著作等身,论著多达60余种,是20世纪中医著作最多的名家。其中《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简释》、《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8部名著,具有广泛的影响。秦伯未是20世纪中医界的一代宗师。
何谓辨证论治,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认识很不一致,做法极不统一,这已经影响到中医的疗效和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谦斋就提出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即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步骤[1]。该理论简明而不笼统,细致而不琐碎,易学而不飘浮,是指导中医治疗的精锐武器。
1.1辨证论治的意义
1.1.1证与症应统一
首先在辨证方面,为了搞清中医常用而又经常乱用的“證”、“症”、“证”几个词义的本末,谦斋查阅了《列子》、《说文》、《康熙字典》、《词源》等书籍,经过分析,弄清了;“症”是“证”的俗字,“证”是“證”的简体。实质上“證”、“证”、“症”是一个字,不能把“症”和“证”看作两个字,也不要把“症”解释为“症状”,“证”解释为中医特有的病理名词,应当尊重字义出处,人为强加分别,反而使问题混淆不清,而且在探讨文献时会发生错觉。如西医的败血症、尿毒症,可以写“症”,而中医的阴虚证、瘀血证为什么就不能写作“阴虚症”、“瘀血症”呢?“症”和“证”是一个字,根据文字的本源和中医的特点,应统一为“证”字,不论是症状、证候、虚证、实证,一律都用“证”字[2]。上面这段话是他的内部讲稿,由于谦斋当时名望极高,不便公开发表。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证”与“症”的讨论,他已批评得够尖锐的。一位科学家说过:“上帝是不喜欢繁琐的”。目前中医界倾向于把“证”和“症”明显区别开来,这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①制造矛盾、作茧自缚。把“症”解释为症状,那《伤寒论》中的“但见一证便是”也得篡改为“症”字了,因为“一证”指的就是症状;而目前的中医界,倾向于把“症”解释为症状,“证”解释为证候。这样的规定,连《中医大辞典》和《辞海》都做不到,均存在着“症”与“证”前后矛盾的问题,这不是人为制造矛盾、作茧自缚吗?②探讨文献易生错觉。有人认为自明清以来,在文献中就出现了“症”字,如清代《方症会要》一书,全书在应当用“证”的地方,全用“症”字而代之。如果把“证”和“症”区别开来,在探讨文献时会发生错觉。③中西结合面临尴尬。西医的“症”,既可以用于症状,又可以用于症候,而中医硬把“症”解释为症状,“证”规定为证候,这将使中西医结合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④与走向世界背道而驰。因为“证”和“症”二字,外文是没法翻译出来的,只有与症状、证候相应的词组。中医理论中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本来就够多的了,这样做无疑是又添了一笔,这与中医的最终目标——中西医结合、走向世界是相背离的。
谦斋关于“证”与“症”的统一问题,归纳得再简单不过了,即中医都用“证”字,西医都用“症”字,中西有别,皆大欢喜。
1.1.2辨证论治的意义
辨证论治的意义,指辨证论治的字面含义,即通常所说的涵义。谦斋解释:辨证论治的意义,辨,就是分析、鉴别,证,就是证状、现象,论,就是讨论、考虑,治是治法、就是治疗方针。证和治是现实的,辨和论是灵活的,要通过分析和思考的[1]。
1.2辨证论治的法则
1.2.1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
目前的情况是:同一疾病在中医辨证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仅以《中医诊断学》为例,常用的辨证法则就有8种之多,依照这些法则去分析同一疾病,就必然会有不同的结论,所以诸多的辨证法则是产生辨证分歧的根源。谦斋在辨证法则的规范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有些工作是开创性的。笔者把谦斋归纳的辨证法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法则,如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是诊断疾病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辨证法则。另一类是复杂法则。由于疾病发生的病因病位往往不是一个,必须多方考虑,这就需要运用复杂的辨证法则。
1.2.1.1病因十四纲辨证早在1932年,谦斋在《治疗新律》一书中,把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加以合并补充,提出了十三个纲要,即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气、血、虚。纲下统律,律下统法。如“痰之治疗律”包括宣散化痰、清热化痰、肃气化痰、燥湿化痰、温化痰饮、清降痰热、攻逐痰积、消磨痰核8法,基本上概括了痰证的各种治法。谦斋以此书曾一度教授他的从游弟子,再试教于中国医学院、中医专门学校,颇收事半功倍之效,初学者常把它比作临床经典。1961年,谦斋又删掉“虚”纲,增补“精、神”两纲,系统提出十四纲要辨证,即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3]。仅以“寒”纲为例,只列证候和治法。“寒”纲分伤寒、中寒、虚寒3个证候。伤寒治法:①辛温发汗法;②生津解肌法。 ............

书籍插图:
书籍《谦斋辨证论治学_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 插图1
书籍《谦斋辨证论治学_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谦斋辨证论治学_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