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方法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9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训诂方法论/陆宗达,王宁著.—北京:中华书局,2018.1
ISBN 978-7-101-12054-7
Ⅰ.训… Ⅱ.①陆…②王… Ⅲ.训诂-方法论 Ⅳ.H13-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95399号
书  名 训诂方法论
著  者 陆宗达 王 宁
责任编辑 朱兆虎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市白帆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8年1月北京第1版
2018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920×1250毫米 1/32
印张6 插页4 字数130千字
印  数 1-3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2054-7
定  价 34.00元
再版序言
王宁
《训诂方法论》是一部在我的老师陆宗达(颖民)先生指导下写成的阐释训诂学总体方法及其原理的专书,1983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责编是当时已很资深的温颖先生。训诂学举例时常有繁体字和异体字,当时的排版系统缺字严重,全书是由颖民师在辅仁大学的学生梁天俊先生抄写后制版的。我收藏有温颖先生提出本书再版的信件,最终没有再版,我记得好像是抄写版因社会科学出版社搬家一时没有找到。1994年逢颖民师逝世五周年,我师妹张凤瑞在山西教育出版社任社长,她将颖民师与我合写的三部书《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1)

编在一起出版,书名采用《训诂与训诂学》。这些年,《训诂方法论》就是借着这部合编的《训诂与训诂学》和网上的流传继续与读者见面。这次由中华书局恢复原样将三部书分开再版,与初版时已距34年,读者已不熟悉上世纪80年代初的情况。颖民师在那个训诂学再次登上学坛时,引导我们深入反思、认真策动训诂学走向当代的苦心,《训诂方法论》所承载的那份期望训诂学从应用转型到理论的初衷,也已很少有人知道。因此,我觉得有责任跟今日的读者有所交流,对这部书成书的背景和过程,写作时的想法,做一个简短的回顾。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训诂学的复甦时期——高等学校中文系本科的教学计划中恢复了训诂学选修课程。为了培养师资,徐复先生在南京、颖民师在北京,分别主持了第一、二届训诂学高级研讨班。之后,在北师大召开了“训诂学教学与教材编写研讨会”,一批训诂学教材陆续再版和出版,其中包括颖民师的《训诂简论》。颖民师担任了第一届训诂学会的会长,还招收了一届文字训诂学研究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颖民师和他的同门友朋一起,在杨克平先生的资助下,筹划了多次纪念太炎先生和季刚先生的学术研讨会。老师多年呼唤训诂学的复生,面对这样的学术环境非常兴奋。就在这一时期,我因青海省文化厅的推荐、借调到文化部清理“文革”前积压的电影剧本而到了北京,之后又由于准备在青海师院开设训诂学课得到了一次做颖民师访问学者的机会。为此,我有幸能在老师左右协助老师带研究生并在老师指导下协助他撰写著作和文章。
颖民师是一位中国传统语言学忠实的传人,并且一生遵循章黄之学的精神,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同时,还十分关心现实,关心教育。在学坛复甦的环境下,他一心想到的是训诂学复生后,在当代如何培养人,如何将这门学问传播下去。形音义互求,是他特别强调的训诂学总的方法。那些年,我的师兄弟们都准备开训诂学课,来看望先生并求教,颖民师的话题总是落到这个问题上。一来二去,“训诂方法论”的论题渐渐形成,由四篇文章组成的书稿结构,也就呼之欲出了。
就时间先后说,《训诂方法论》最早写的一篇文章是《“因声求义”论》。颖民师应该是早已打算撰写这篇文章的,每次我去前青厂,总看见写好题目的稿纸一直放在书桌上。我按老师意见整理完《训诂简论》书稿后,老师把这个题目交给了我,完稿后,老师着人送到北师大学报编辑部。大约过了四个月,文章仍未刊登,多次催促未有结果。正值师弟谢栋元来京,他征得老师同意,将文章带回沈阳,及时刊登在《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0年第6期上。因声求义是乾嘉和章黄“小学”最重视的训诂方法,“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是不刊的事实,说明其原理、阐发其运用都不困难。但是既然说到声音,必须要涉及上古音韵的研究成果;可是,即使很简要地把上古音说清楚,本身就能写一本书;在谈训诂方法时,上古韵部与上古声纽反映到什么程度,分寸很难把握。颖民师嘱咐我:“只要读者知道上古音是怎么回事,而且说明韵部和声纽,用哪一家都没有关系。”他又提出:“可以举例,就用叔迟(俞敏先生)的说法吧,他的研究最新。”我理解,老师是想用一个出于章黄又最新的成果作例子,而俞敏先生刚从梵汉对音的研究中作出的结论与季刚先生的说法契合。不过,在《训诂方法论》交稿后,先生又觉得,还是应当先反映黄季刚先生的二十八部和十九纽;由于梁先生的抄写已经结束,无法加上了。
1981年年底,我把大家经常在颖民师那里谈到的一些共识,归纳写成《训诂学的复生发展与训诂方法的科学化》一文,1982年《训诂方法论》集稿时,将它放到第一篇作为总论。1982年政协会上,罗竹风先生为一本论文集向颖民师约稿,老师也把这篇文章交给了他,但直到1986年,文章才在吴文祺先生主编的《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上发表,反而在《训诂方法论》出版之后了。
《谈“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一文,是奉命为颖民师主编的《训诂研究》第一辑写的稿件,这篇文章的第一节,阐述了探讨意义自身规律对训诂的重要性。没有意义自身规律的保证,只从形、音这些外在的形式出发,训诂会产生较多的随意性。有了探求意义自身规律的方法,才能构成全面的训诂方法。上世纪80年代,语义学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兴盛,而且,语义的内在性、经验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在理论阐述上的困难;但是,从规律上探求和解释意义,又是颖明师最擅长的强项;所以,写这篇文章我的压力很大,生怕不能把老师的思想传达清楚。这时,冯胜利师弟的论文提出“同律互证”的说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很多训诂实 ............

书籍插图:
书籍《训诂方法论》 - 插图1
书籍《训诂方法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训诂方法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