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千家妙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一章 头面部常见皮肤病
第二章 手足四肢部常见皮肤病
第三章 躯体部常见皮肤病
第四章 臀部及外阴部常见皮肤病
第一章 头面部常见皮肤病
婴 儿 湿 疹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多发生在婴儿出生后1~6个月(有干性和湿性两种)。疹从两颊开始,逐渐蔓延至额部、头上,少数可发展至胸背及上肢等部位。初起为细碎红疹,夹有丘疹、水疱,擦破感染后则融合成片,瘙痒、糜烂,渗出黄水,干燥后结成黄色薄痂。
对婴儿湿疹病因的认识,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奶癣》指出,究其根源是“婴儿在胎中,母食五辛……遗热与儿”;《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认为是“胎中血热”与“落草受风”所致。可见本病既有“胎热”的先天因素,又有“受风(湿)”的后天因素,是两邪相搏而发于肌肤。其实婴儿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这与今说婴儿的过敏体质,加遇外界致敏原而发相似。
对本病的治疗,古代医家多运用疏风、渗湿、清热(凉血)三法,如内服“消风导赤汤” “五福化毒丹”(《外科正宗·奶癣》)等。
■祛风解毒汤治婴儿湿疹
◎ 据报道,常用祛风、清热解毒药煎汤外洗,一般5~7天即可治愈。药用地肤子、白蒺藜、白鲜皮、牡丹皮、苦参各10克,生薏苡仁12克,紫草5克。共煎水500~600毫升,轻轻拭去痂皮,清洗疮面,每天2次,连洗5天,疹即消退,皮肤光复如初。
■复方黄连霜治婴儿湿疹
◎ 黄连粉15克,青黛10克,白矾10克,冰片3.5克,泼尼松150毫克,共研细末,加冷霜或市售雪花膏搅匀制成100克备用。外搽,每天2~3次,用药5~7天,可见瘙痒消失,皮疹消退或留有少量干痂,总有效率为100%。本方具有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低等优点。(《中医诊治100病》)
■复方黄连软膏治婴儿湿疹
◎ 药用硫黄20克,雄黄10克,水杨酸5克,硼酸5克,冰片1克,松节油10毫升,加凡士林至100克。先将硫黄、雄黄、水杨酸硼酸和冰片分别研末过筛,放在乳钵中,研匀后,加入熔化的凡士林,再加入松节油,搅拌均匀即得。使用时将软膏均匀涂搽患处,每天2次。
注意事项:尽量避免药膏污染口眼;皮损渗出物过多者,可先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1~2天,待分泌物减少后再涂搽本软膏;患处合并严重化脓感染者,可适当加用消炎解毒药物。用此法治疗后,一般3~5天即可获效。(《中医诊治100病》)
■银花汤合紫黄油膏治婴儿湿疹
◎ 近年来,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田静大夫创制紫黄油膏治疗婴儿湿疹,取得满意疗效。方法:涂药前,渗出型先用银花汤(银花、马齿苋、蒲公英各30克,白鲜皮、桑叶各20克,甘草50克)煎煮液冷敷;干燥型用银花汤煎煮液温洗。继则外涂紫黄油膏(紫草10克,黄连6克,金银花10克,地榆10克,将上药免煎颗粒剂用蛋黄油适量调剂外涂),每天2次。
注意:渗出型用油膏稍稠,干燥型用油膏可稍稀。经用上方治疗38例(并设对照组,均为曾用过多种外用药疗效不佳或停药复发的病例),总有效率达94.74%。
■涌泉穴敷药法治婴儿湿疹
◎ 用生地黄、大黄各20克,研细末,加入白酒适量捣烂,敷于患儿两足心,每天换1次。该法用于婴儿湿疹的辅助治疗,多有裨益。(《新编偏方秘方汇海》)
温馨提示婴儿湿疹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喂食牛奶的婴儿多见,食用鸡蛋时会加重,喂奶的母亲吃鱼类、蛋类也可使有些孩子长湿疹。婴儿患了湿疹,乳母应注意少吃或不吃易过敏食物,忌食辛辣、鱼虾、海鲜等物。婴儿添加辅食时,注意营养搭配。气候变化时注意增减衣服,不要过冷过热,以免刺激皮肤。皮肤要每天清洗,避免用肥皂直接擦洗。
旋耳疮(外耳湿疹)
常常看到有些人,特别是小儿整个耳朵周围生疮,片片潮红的创面流着黄色脓水,有的还生有水疱,甚至糜烂。这种疮就是中医所说的“旋耳疮”,又称“黄水疮”,实际上它是一种外耳湿疹。
旋耳疮初期,内治以清热利湿、疏风止痒为主,常用消风散加减。临床治疗多以外治为主,首先是要保持患部清洁。
■中药熏洗治旋耳疮
◎ 有干痂者,可选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的药物,药用椒叶、桉树叶、桃叶等适量,煎水外洗;或用菊花、蒲公英各60克,煎水,微温外洗患部并湿敷。
◎ 苦参、白矾各15克,黄柏9克,加500~1000毫升水,煎沸温洗患部,每天3~4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 木槿皮、马齿苋、白鲜皮各适量,煎汤洗患处,每天2~3次。适用于湿疹有瘙痒者。
■中药外敷治旋耳疮
◎ 黄水淋漓者,可用柏石散(黄柏30克,煅石膏30克,白矾15克,研为细末,和匀备用)、青黛散(青黛60克,石膏120克,滑石120克,黄柏60克,共研为细末,和匀备用)调敷,以清热除湿。
◎ 红肿热痛、瘙痒、渗液多者,可用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共研为细末,每次取粉末10~15克,加入蒸馏水100毫升,医用苯酚1毫升,外搽患处,每日3~5次。也可用25%黄连油混悬液外搽,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作用。若局部有脓痂者,可用黄连粉直接撒敷于局部,或外涂黄连膏,以清热解毒。
■苦参二妙汤治急性外耳道湿疹
◎ 苦参6克,苍术10克,盐黄柏10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蒲公英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服2次。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用于急性外耳道湿疹。
■养血祛风治慢性外耳湿疹
◎ 本病慢性期可结合内治法,内治宜养血息风润燥,药用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何首乌12克,生地黄9克,牡丹皮6克,玄参12克,红花6克,白蒺藜12克,僵蚕12克,甘草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外治验方可用黄瓜藤烧炭存性,研细,麻油调敷。若耳后缝间开裂者,可在涂有黄连膏的纱布上撒上生肌散,敷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至愈为止。
■中药偏方治旋耳疮
◎ 白矾、煅石膏各20克,雄黄7克,冰片1克,研末加凡士林200克,调匀外涂,适用于慢性湿疹。
◎ 青黛、滑石粉、侧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每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 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1次。
◎ 滑石、炉甘石各50克,冰片10克,艾叶1 ............

书籍插图:
书籍《皮肤病千家妙方》 - 插图1
书籍《皮肤病千家妙方》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皮肤病千家妙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