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提要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灵枢经》共12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该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有关问题,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内容,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特别是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记载更为翔实,例如对针法的论述,不仅强调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数十种针刺方法,还详细介绍了针具使用、针刺部位、针刺深浅、针刺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内容,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灵枢经》成书较早,又经历代传抄翻刻,以致误脱衍倒,文失其真,故校勘研究者代不乏人。然因受到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理解的偏颇,现仍存有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以致给阅读理解本书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本次重新对该书进行了整理,选用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校勘铅印本为底本。书末附有重要词语索引,以方便读者利用。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灵枢经/田代华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ISBN7-117-06715-2
Ⅰ.灵… Ⅱ.田… Ⅲ.灵枢经 Ⅳ.R22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21361号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灵 枢 经
整 理:田代华 刘更生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67616688)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网 址:http://www.pmph.com
E‐mail:pmph@pmph.com
邮购电话:010-67605754
印 刷: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850×1168 1/32  ;  ; 印张:7.125
字 数:132千字
版 次:2005年 月第1版 2005年 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117-06715-2/R·6716
定 价:13.00元
著作权所有,请勿擅自用本书制作各类出版物,违者必究
(凡属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退换)
导读
《灵枢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它与《素问》共同构成中医经典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该书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和针法原理,成为中医理论和针灸学发展的核心,始终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故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一、《灵枢经》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灵枢经》和《素问》一样,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该书作为《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其成书时代当依凭《黄帝内经》见诸记载的史籍。《黄帝内经》见载于西汉刘向、李柱国先后编成的《七略》中,属于“医经”类7家中的第一家。其18卷中就有《灵枢经》9卷。因此其成书时代当在秦汉及其以前的战国时期。
汉魏以来,《黄帝内经》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分为《素问》9卷和《灵枢》9卷。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称该书为《九卷》,此后又有《针经》、《九灵经》、《九墟》等不同书名。该书在北宋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亡佚不传。至北宋元祐年间才由高丽回归《黄帝针经》9卷,此即今流传的《灵枢经》祖本。南宋史崧所献为“《灵枢经》二十四卷”。元代胡氏古林书堂据史崧本重刻时又合并为12卷,而胡氏刻本为现存最早的《灵枢经》传本。
今本《灵枢经》12卷(81篇),其内容与《素问》互有详略。《灵枢经》重点是讨论针法、经络,但在各种疾病的辨识与治疗、诊法、体质、人体解剖骨度等方面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其12卷中,每卷的篇数多少不等,所论主题或同或异,各篇内容也或详或略。涉及针刺、经络方面的内容有九针形制用法、十二原穴、五输穴、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各种刺法及补泻操作法、针刺禁忌、五节刺、卫气循行规律及与针刺的关系等等。涉及体质的内容有人体刚柔的体质类型与寿夭关系,阴阳二十五种体质类型,阴阳太少五种不同体质类型的性格、体态、阴阳多少和针刺原则等。其他关于人体生理解剖方面的内容有体表测量(骨度、脉度)、肠胃解剖特征、经气始生、终结的部位及经脉开、阖、枢的作用,营卫生成、四季疾病及刺法、精气津液血脉、脏腑虚实五变、五行五味与五脏关系等。诊断知识则有问诊与望诊、脉诊(寸口、人迎),以及关于梦与病邪的预测等内容。
总之,该书中医基本理论内容富有独色,尤其是对经络腧穴、针刺方法和人体体质类型等论述更为翔实,是中医针灸、经络理论、诊断、体质学说等的渊薮。晋代王叔和编《脉经》多取材于本书,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则选用了本书的几乎全部原文。古今许多中医理论、针灸、诊断著作无不从中汲取营养。
二、《灵枢经》的学术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灵枢经》和《素问》一样,都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创立卓有建树。该书的许多理论(如针刺、体质等)特点鲜明,对后世医学发展贡献最大。
1.针灸经络论
《灵枢经》是全面系统论述经络学说的最早文献。该书在《经脉》、《经别》、《经水》、《经筋》、《本输》、《根结》等篇中不仅强调了经络的重要性,而且详细介绍了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十二经筋、奇经八脉的循行、特定腧穴、所生病证和治疗原则。指出经络“内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将人体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能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同时还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
在针法方面,《灵枢经》介绍了九针形制和适应证,强调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提出了数十种针刺方法,还详细介绍了针刺原则、补泻手法、针刺与四时的关系、针刺禁忌,以及脏腑、气血、经脉、肢体各种疾病的针刺方法等内容,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针灸临床上大多只用毫针,其他针具已很少应用。加强对《灵枢经》九针的发掘研究,可扩大针灸的治疗范围。该书关于具体疾病的针刺方法十分丰富,涵盖临床各科疾病,包括各种痹病、厥证、痿证、癫狂、心痛、胸痹、失眠、中风、偏枯、癃闭等数十种,可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
............

书籍插图:
书籍《灵枢经》 - 插图1
书籍《灵枢经》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灵枢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