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第一章】中医诊断以辨证为根本
第一节 从中医“证”的特征说起
第二节 中医辨证的方法
第三节 中医辨证的特点
【第二章】中医独特的诊病方法:望、闻、问、切
第一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第三章】八纲辨证
第一节 阴阳辨证
第二节 表里辨证
第三节 寒热辨证
第四节 虚实辨证
【第四章】中医临床辨证
第一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第三节 六经辨证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五节 三焦辨证
【第五章】辨病与辨证结合
第一节 以病统证
第二节 显示病变程度与转归
彩图中医学丛书
中医辨证论治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总主编 陈可冀
执行主编 胡剑北
本册主编 陈 蓓
编写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秀 牛玉敏 陈 蓓 金 磊 胡军平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前 言
很多人都奇怪,中医师怎么就能根据问几句话、搭个脉、看个舌头便能准确判断我得了什么病呢。只有真正熟悉中医的人才明白,中医是在科学不是很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广大劳动人民为了延长和挽救自己生命,通过千万次尝试得出的一种独特医疗方法,它其实和西医一样,都是一种医学手段,只不过因为两者形成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不一样而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罢了。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其实辨证论治过程,就像裁缝帮人量体裁衣。一件衣服,是否适合你,纵然和衣服的款式、面料密切相关,但更取决于你自己的身材、肤色、气质。中医的辨证论治也是一样,辨证是认证、识证的过程,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也就像裁缝观察每个人的身材、肤色、气质。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像裁缝根据各人的身材等特点,设计出适合你的衣服。
辨证论治可以说是中医诊疗特点的最优体现,正是通过辨证论治,使中医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人施药,只要辨证准确,施治得当,就能药到病除。然而也正因为辨证论治,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患病过程的不可重复性,使得中医的诊疗过程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难以将诊治经验和成果以一种固定的方式传承、再现出来,因而从某种程度上使人难以理解。
这本书就是帮助大家认识中医,认识中医的最基本诊疗方法——辨证论治,通过图片和表格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医的四诊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内容,能让更多的人学习中医,让大家和我们一起思考中医的一些问题。
编 者
【第一章】
中医诊断以辨证为根本
证是中医学一个特有的概念,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中医辨证通过对临床资料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作出判断,最终得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证名。
第一节 从中医“证”的特征说起
“证”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临床术语,它是由多个相互关联、能反映同一疾病本质的症状和体征组成的。如发热、畏寒、头痛、怕风、无汗、出汗、咳而有痰、流清涕、脉浮等都是症状,这些单个症状如发热、畏寒、无汗、流清涕等同时或逐渐在同一人身上出现,就形成了专门的一个证——外感风寒。中医看病的关键,就是要学会辨证。
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类似由点所构成的纵横交错的关系。
症是最基本的要素——“点”,是诊断病情和辨别证侯的主要依据。症是最原始的病情资料,是内在病、证本质的客观反映。然而它只是疾病的表象。
病和证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病代表该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是疾病的根本性矛盾;证代表疾病当前所处阶段的主要矛盾。病的本质一般规定着症的表现和证的变动。病的全过程可形成不同的证,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之中,因而病与证可理解为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
中医的“证”构划出患者病情的基本内容,可以反映疾病是在浅表还是深里,是寒证还是热证,是虚证还是实证,是在肝还是在肺,是太阳经还是阳明经,是在气还是在血等。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医“证”不仅反映了疾病的情况,还反映了生病的人的情况。如中医辨证时基本上都要问及患者的饮食、二便、睡眠、嗜好、起居、情绪等生命活动的基本状况,在证的组成中常将上述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状况列入其中,因此中医辨证的最大特点是重视患病的人,重视“证”所附着的人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所以中医重视人体体质,重视生活起居,重视精神情志,以此判断区别出患者的个体差异。中医证所具有的这样的特征,就形成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特征,即重视“病”和“人”。认识到证的这个特征,也就把握住了中医学临床的精髓,而掌握了辨证的技巧,就可以运用中医治病方法为人治病了,如中医治则中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扶正祛邪”等。用药时有的药针对病邪,有的药针对病人的体质等,这样临床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中医辨证的技巧既可以通过“问”来了解病人自觉的症状,还通过“望”、“闻”、“切”等诊病手段与方法了解病人难以口诉与不能感知的身体状况。中医临床诊病时的“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医重视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状况,不通过“问”就达不到了解病情的目的。而“望”则是医生通过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来判断疾病的状况,特别是“望舌”,是中医望诊必不可少的部分。“闻”是医生通过耳与鼻等感官发现患者的音、味方面的变化来了解病情。“切”是医生通过手触的方式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感知,以发现疾病的性质、状态等,特别是“切脉”,是中医切诊中最具特色的诊断内容。中医将人体的脉搏,据其应指不同,分成不同的脉象,通过临床长期经验总结,将不同脉象的出现与某些疾病联系起来,从而通过脉象判断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的资料,再结合病人的体质、患病时的气候、患者居住的地域环境、病人的情志与生活习惯等,全面分析,进行辨证,判断出疾病的寒热温凉虚实性质,阴阳气血脏腑表里病位,从而确定中医的“证”,这就是中医辨证的过程、特点与技巧。
第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辨证论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