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学技巧速记手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7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脉学概要
一 脉诊
二 脉诊的起源
三 脉象形成的原理
第二章 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一 脉诊部位的来源和演变
二 寸口诊法
三 诊脉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时间
02 体位
03 平息
04 指法
05 五十动
第三章 正常脉象
一 正常脉象的特点
二 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化
01 外部因素
02 内部因素
第四章 疾病与脉象
一 病脉分类
二 脉位分类
01 浮脉
02 沉脉
03 芤脉
04 散脉
05 伏脉
06 牢脉
07 脉位分类常见脉归类简表
三 脉率分类
01 迟脉
02 数脉
03 缓脉
04 脉率分类常见脉归类简表
四 脉宽度分类
01 洪脉
02 细脉
03 脉宽度分类常见脉归类简表
五 脉长度分类
01 长脉
02 短脉
03 脉长度分类常见脉归类简表
六 脉力度分类
01 虚脉
02 实脉
03 弱脉
04 微脉
05 脉力度分类常见脉归类简表
七 脉流利度分类
01 滑脉
02 涩脉
03 动脉
04 脉流利度分类常见脉归类简表
八 脉紧张度分类
01 弦脉
02 濡脉
03 紧脉
04 革脉
05 脉紧张度分类常见脉归类简表
九 脉均匀度分类
01 促脉
02 结脉
03 代脉
04 脉均匀度分类常见脉归类简表
十 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01 脉位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02 脉率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03 脉宽度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04 脉长度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05 脉力度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06 脉流利度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07 脉紧张度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08 脉均匀度类相类似脉象鉴别表
第五章 特殊脉诊
一 真脏脉
01 无胃之脉
02 无神之脉
03 无根之脉
二 诊小儿脉
三 诊妇人脉
01 诊月经脉
02 诊妊娠脉
03 诊临产脉
四 脉证顺逆与从舍
01 舍脉从证
02 舍证从脉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脉学技巧速记手册/ 黄泳主编.—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8
ISBN 978-7-5359-5677-4
Ⅰ.①中… Ⅱ.①黄… Ⅲ.①脉学—手册 Ⅳ.①R241.1-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54901号
ZHONGYI MAIXUE JIAIAO SUJI SHOUCE
责任编辑:李 鹏 谢慧文
封面设计:友间文化
责任印制:吴华莲
责任校对:梁小帆
出版发行: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 邮政编码:510075)
E-mail:gdkjzbb@21cn.com
http://www.gdstp.com.cn
经  销: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排  版:广州市友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印  刷:广州嘉正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村工业区新凌路边C号 邮编编码:511450)
规  格:889mm×1 194mm 1/64 印张1.5 字数25千
版  次:2012年8月第1版
2012年8月第1次印刷
印  数:1~5 000册
定  价:6.00元
如发现因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承印厂联系调换。
前言
脉学起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难经》,系统完善于汉末王叔和编写的《脉经》。从此,脉诊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地位得到了确立。
相对于望、闻、问三诊而言,脉诊中涉及的脉象众多,且指下感觉因人而异,脉诊显得复杂抽象、晦涩难懂。医书有云:“胸中了了,指下难明。”因而,脉诊一直是中医初学者学习和实践中的一只拦路虎。
如何让中医初学者在短时间内较为直观地掌握脉诊的相关技术,并且理解脉学相关原理呢?本书是初学者可以选择的参考之一。
本书从脉学概要、脉诊的部位和方法、正常脉象、疾病与脉象、真脏脉、诊小儿脉、诊妇人脉、脉证顺逆与从舍等8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书共收录《濒湖脉学》所列的27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配以特定的图示,从诊脉的基本要点出发,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各类脉象的特征,结合兼脉主病图和记忆歌诀,辅以相似脉鉴别表,简单明了地对各种脉象的脉形、形成原理、主症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多图、多表、多归纳,语言简洁,层次清楚,方便读者快速理解、记忆诊脉之要。希望能为各位有心学习中医脉学的读者提供帮助。
本书由南方医科大学黄泳教授、陈俊琦博士、曲姗姗博士、钟正硕士、郑禹学士,广东医学院卢阳佳副教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心药房包木森药师,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林杰文硕士合作完成。作者包括中医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临床药学专业等学士、硕士和博士。由于行文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及同行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5月于广州
第一章 脉学概要
一 脉诊
我国传统医学在诊断疾病上有一套独特的“四诊”法——望、闻、问、切。其中,切就是脉诊。脉诊在“四诊”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脉在人体而言是指血脉、经脉;诊指诊断。祖国医学认为,脉象是脏腑、气血共同作用而成的。当一个人的脏腑、气血发生变化时,医者可以通过触摸患者身体的某些部位,观察患者不同的脉象,以了解其当前身体的情况,从而诊断疾病。
脉诊
二 脉诊的起源
脉诊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尚待讨论的问题。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脉法》中可以发现,此书所说之脉虽指经脉,但仍能从中看出一些关于脉诊的描述及发展的迹象。据《史记·扁鹊传》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我们姑且可以认为脉诊起源于扁鹊或是扁鹊所处的时代。据说,扁鹊在最初诊脉时并无固定的部位,但凡有浅表动脉部位,都可切循。其后通过实践观察,创造出了“独取寸口”法,因其方便和实用,一直沿用至今。扁鹊之后,我国脉学知识开始丰富起来,但由于各家学说观点不一,脉学理论显得纷繁杂乱。汉末晋初,王叔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此书吸收了扁鹊、华佗和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家的经验理论,首次总结了两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它的问世在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医脉学成为一门系统科学,奠定了脉学的诊断基础。
王叔和
(蒋兆和绘)
《脉经》之后,经过唐、宋、元三朝的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医脉学技巧速记手册》 - 插图1
书籍《中医脉学技巧速记手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医脉学技巧速记手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