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CONTENTS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导论
1.1 类型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1.2 类型学、语言共性和生成语法
1.3 跨语言比较
1.4 跨语言可比性问题
1.5 跨语言研究的语言采样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类型学分类
2.1 形态句法结构的跨语言有效描述
2.2 什么被分类了?
2.3 形态类型学
第三章 蕴涵共性和竞争中的诸个理据
3.1 可能存在的语言类型
3.2 非受限共性和蕴涵共性
3.3 竞争中的诸个理据
3.4 对语序和词缀顺序共性的更深层次的解释
3.5 再论类型学、语言共性和生成语法
3.6 小结
第四章 语法范畴:类型标记性、经济性和象似性
4.1 类型标记性
4.2 经济性和象似性
4.3 频率以及对经济性和象似性的深层解释
4.4 词序和音系中的类型不对称
4.5 小结
第五章 语法等级和语义映射模型
5.1 语法等级和蕴涵共性
5.2 生命度和有定性等级
5.3 等级和范畴的深层解释:语义映射模型
5.4 概念空间、结构编码和行为潜能
5.5 语法关系等级
5.6 小结
附录:语法范畴中的类型标记模式
第六章 原型和类型模式的交互作用
6.1 范畴之间的交互作用
6.2 值的交互作用:类型学原型
6.3 语法关系
6.4 词类
6.5 其他原型和标记颠倒
6.6 小结
第七章 类型学中的句法论证和句法结构
7.1 类型学和句法论证
7.2 象似性,经济性和句法结构
7.3 类型协作和交际理据
7.4 小结
第八章 历时类型学
8.1 共时类型学的动态化
8.2 从状态到过程
8.3 语法化
8.4 由共时推导历时
8.5 小结
第九章 语言的类型学研究
9.1 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传统)和语言学理论
9.2 类型学家的思考方式
9.3 描写、解释和概括
9.4 类型学、索绪尔的二分法和进化模型
附录 参考文献
书中所引语言位置地图
译后记
第二版序言
PREFACE
本书是《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第二版。此版几乎是对第一版的重写,尽管章节数目及相当部分内容保持未变,而全书已进行了许多重要更动,主要原因是类型学作为一种研究的路子已经成熟,最重要的创新是类型学研究中广泛而系统地运用语义映射模型。此外,笔者还重新组织了材料,使类型学概括及其解释现在更紧密地结合为一体。
过去十年来,类型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机构性身份的研究学科,目前已经拥有一份刊物Linguistic Typology(《语言类型学》)和一个国际性学会(the Association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ALT]
,语言类型学协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讨论会。德国的莱比锡成立了Max Planck进化人类学研究院,其中一个部门在Bernard Comrie的领导下从事以类型学为主的语言学研究。这种研究机构的成立也反映出类型学研究中心从美国向欧洲的转移。过去十年来的主要类型学研究是由欧洲的学者(包括长期作为类型学研究中心的俄罗斯)发表的,这种转移也部分地反映在这一版本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当中。
此版得益于十年来在密西根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修读笔者开设的类型学课程的学生以及数位修读短期讲习班课程的学生。短期课程有1995年的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LSA暑期讲习班、1998年的德国美因兹德国语言学暑期讲习班、2000年的荷兰莱顿大学的LOT冬季讲习班。在此对所有学生的反馈意见表示感谢。笔者还设计了许多语料习题集,用于类型学和语言共性的教学,这些习题也得益于学生在答题中的经验和对难易程度的反馈意见,限于教材篇幅,这些材料没有编入,不过可以在网上获得,网址是:http://lings.ln.man.ac.uk/info/staff/WAC/。
此版本还得益于读者对第一版的诸多评议和书评,以及现在收为本书主题的一些会议发言报告,作者尤其感谢Bernard Comrie、Sonia Cristofaro、Matthew Dryer和Martin Haspelmath,他们通读了本书第二版初稿并提出了诸多意见,本书因此而有很大改进。当然,本书错漏之处均无他们的责任。
自从1990年本教材第一版面世以来,在笔者类型学学习过程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两位学者已经故去。Keith Denning对本教材第一版的写作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可惜他英年早逝,笔者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上都对他甚为感激(见Croft 2000)。最后,谨再次对笔者的恩师、现代语言类型学的奠基人Joe Greenberg表示深挚的敬意。正如可在本教材中看到的,这个领域的研究仍然深深地得益于他的开拓性理论研究(即1954、1957、1966a、1966b、1966c、1969/1990、1978b)。此外,他还从事过一些经验性的类型学研究,既有形态句法方面的(如1966a、1966b、1978c)又有音系方面的(如1970、1978a),这些研究仍然是语言共性研究的重大发现。笔者所有的研究都深受他的影响。本教材的初版曾献给了他,令人痛心的是他已溘然长逝,无法看到这个第二版了。笔者谨以此第二版来纪念他。
第一版序言
PREFACE
本书介绍语言类型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论问题,是对其他语言类型学入门书籍,尤其是对Comrie 1989和Mallinson & Blake 1981的补充。所提到的这些书按语序、语法关系、关系小句、生命度等研究主题为线索来编排,而本书则是按蕴涵共性、标记性、原型等理论性概念为纲组织起来的。此外,本书所涉及的概念范围要广泛一些,主要因为需要对过去十年的功能-类型学解释及历时类型学的新进展进行描写。当然本书有些内容也与前述诸书有重叠之处,不过从教学角度来着眼,本书打算编成一本对更倾向以研究主题为中心的教材的补足,而不是附加。具体来说,理论覆盖的广度则意味着完整可信的类型学概括的例子、反例以及对此类反例的解释并不都能涵盖进来(尽管笔者至少尽量试图引用较为详细的研究成果,从而避免对例子过分简化)。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