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问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内容简介
序
协同设计:一个共同探究和构思的过程
1. 引言
2. 溯因推理或设计思维
3. 杜威的实用主义
4. 伦理探索
5. 共同探究和构思
6. 实际案例
7. 结论
创造性实践与批判性反思:设计研究中的生产性科学
1. 引言
2. 四种探究策略
3. 生产性科学的一个实际案例
4. 关于原则和结果的反思
5. 意义
人造物中形式与功能关系的再思考
1. 引言
2. 生物学类比
3. 前所未有的形式
4. 物理功能和无形功能的复合体
5. 升级回收产品
6. 结论
服务界面设计:后现象学方法
1. 引言
2. 郭本斯的界面设计方法
3. 服务界面的后现象学方法
4. 推进服务界面设计
5. 透过服务反思设计
引入复杂性:绿色建筑设计的社会科学方法
1. 引言
2. 引入复杂性所面临的挑战
3. 社会科学视角如何增强对建筑设计的理解?
4. 定位重点的过程
5. 结论
DIY基础设施与设计实践的范围
1. 关于基础设施
2. DIY实践
3. 克罗阿西娜:DIY基础设施的典范
4. DIY基础设施与设计实践的范围
喷涂袜子:伦理、施受事关系和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
1. 未来的袜子
2. 服务供应商
3. 产品定位
4. 穿戴设计
5. 系统存在的原因
6. 内部分配
7. 结论
投票箱投票系统的替代设计方案
1. 引言
2. 电子投票平台间的区别
3. 远程ICT政治投票系统设计准则
4. 案例研究:运用部分标识的电话投票系统
5. 阻碍政治电话投票系统的人为因素
6. 结论
服务于设计研究的过程视频分析支持
1. 引言
2. 深入理解过程视频分析的过程
3. 过程视频分析范例
4. 目前可用工具的分析
5. 确定开发转录工具的要求
6. 辅助转录工具的开发
7. 结语
从看到读:基于文本的观念艺术与排印话语
1. 艺术中(作为艺术)的文本转向
2. 作为观念艺术品的发行文本
3. 作为观念艺术的排印设计
4. 作为现成品的文本
5. 作为观念艺术品的无差别连续文本
6. 作为观念艺术作品的整合文本
7. 与排印话语的关联何在?
日本广告字体设计中的文字图像化
1. 引言
2. 两支广告
3. 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图文关系
4. 语言的视觉维度
5. 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字
6. 文字的视觉起源
7. 应用拉丁字母
8. 结论
后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设计问题.第二辑 /[美]布朗等主编;孙志祥,辛向阳,代福平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ISBN 978-7-302-42582-3
Ⅰ.①设... Ⅱ.①布... ②孙... ③辛... ④代... Ⅲ.①艺术-设计-文集 IV.①J06-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08487号
责任编辑:纪海虹
封面设计:奇文云海•设计顾问
责任校对:王凤芝
责任印制:杨艳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www.tup.com.cn, http://www.wqbook.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 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 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 装 者:三河市春园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54mm×230mm
印 张:16
字 数:193千字
版 次:2015年12月第1版
印 次: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
定 价:75.00元
产品编号:067710–01
内容简介
《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社授权翻译。Design Issues是国际设计研究领域的著名学术刊物,主要刊载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批评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案例,在设计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设计问题》(第二辑)选译自Design Issues 2013年的重要文章,可以作为研究生的教辅读物和业界的参考读物,对于深化中国设计教育和提升设计实践水平有积极作用。
序
现代中国的设计教育,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成立(1958年)和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1960年)成立为标志。
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设计教育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改革,在理论上表现为“设计”概念的引入,实现“工艺美术”到“设计”的转换。此阶段,虽然对“设计”的内涵尚未清晰了解,但人们已经隐约意识到“工艺美术”和“设计”概念并不一致,开始接受“设计”(DESIGN)这个外来词。
第二阶段的改革开始于1990年代中期,在理论上表现为设计概念内涵的探索,把设计表述为“艺工结合”,或者进一步表述为“艺术×科学”。人们认识到设计既有艺术也有工学的属性,既是艺术表现也是科学创造。尽管如此,由于“工艺美术”的历史认知惯性,专业名称仍表述为“艺术设计”和“设计艺术学”,前者用于本科阶段,后者用于研究生阶段。“艺术”作为前缀或者后缀,对“设计”进行修饰或者延伸。这个阶段设计教育仍然以“造型”为主,但已经强烈意识到设计是多学科的交叉,艺术只是其中之一。为了适应国情而将DESIGN翻译为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只能是权宜之计,或者说是一种过渡。直到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此阶段的改革达到高峰。“设计”前面或后面的“艺术”取消了。虽然设计学属于艺术学科门类,但在其后有个括号,写着“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这表明:艺术学和工学的学科界限在设计学这个节点上交叉融合了。这是对第二阶段改革成果的确认,同时也为改革的继续深入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设计学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设计问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