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称希腊还是言必称中国-丁不二方舟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7.4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言必称希腊还是言必称中国
丁不二方舟◎著
科学公园
2014年11月20日
目录
标题页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文明初始
“言必称希腊”的来历
四大文明古国是怎么论的?
上下五千年是怎么算的?
画地为牢的古文明
古希腊文明另有其源
海洋文明对决大河文明
先吃橄榄油,再饮葡萄酒
青铜器和陶器:熔点低和可塑性强
造船下海,不只为捕鱼
货币有什么用?利润从哪里来?
波斯帝国的扩张和古希腊人的抵抗
缺少正义的古希腊内战
雇主死了,一支雇佣军的远征变成远逃
看上去很美的古希腊民主
亚里士多德理性的目光
断壁残垣下的神庙与宗庙
古典时代的万人大剧场
现代人可以参与的体育和艺术
不易分清的移民和殖民、城邦和邦国
师出同门的国王腓力和谋臣商鞅
脆弱的古希腊不堪一击
游历述史和凿空探险
第二章 天各一方
欧亚大陆两端的罗马帝国和汉帝国
长寿的石头和短命的木头
农业与商业的轻重选择
混合融合间难以跨越的障碍
当北方外族成为主人翁
如果早期基督教和佛教的传播范围对调
后来居上的伊斯兰教
怛罗斯之战的重要历史意义
在欧洲另起炉灶的法兰克王国
阿尔卑斯山和秦岭淮河
欧洲城堡多,中国长城长
不能大一统,退而求其次的政教合一
十字军东征的意外收获
“技术领先世界”的宋朝总受欺压
大不列颠岛孕育《大宪章》
另一个老大帝国奥斯曼
海上强国威尼斯共和国
古代中国是海上军事强国吗?
子虚乌有的宋元海商集团
郑和下西洋是万人探险吗?
明朝最后构建的不和谐社会
第三章 大航海·全球化
理论航海造就不远航的航海家
谈好价格,就去发现新大陆
教会的服务质次价高
顶级“匠人”的知识水平
欧洲南北的风水轮流转
求真,以科学的名义
勒班陀海战后西欧转换战场
妻妾成群和离婚再娶
当海盗吧,一个最有前途的职业
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主权至上
大学毕业生利玛窦来中国工作
百年平静下的于无声处听惊雷
第四章 工业文明
蒸汽机一响,黄金万两
科学和技术如何修炼成科技?
印刷术的流变及四大发明的功效
无聊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这么有聊?
首先陷落的莫卧儿帝国
一群专制君主帮助美国实现独立共和
法国大革命不能温良恭俭让
有夷人自远方来,无动于衷乎
民族主义催生希腊独立
鸦片战争暴露出的群体性无知
欧洲中心论下的百家争鸣
美国内战中的两条路线之争
日本明治维新的前前后后
意大利、德国成为战争策源地的历史宿命
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开启的科学告别哲学之旅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联手中的狂奔
铜钱、银两、银币、铜元的纠葛取舍
纸币、债券、银行构建的金融江湖
一场脱胎换骨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第五章 百年风云
走向共和中的改朝换代
苏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和熔化的
奥斯曼帝国缩水成土耳其共和国
大萧条不全是金融资本惹的祸
希特勒从天使到魔鬼的角色转换
现代圣人甘地的艺术人生
第六章 未来之路?
前言
写作此系列文章源自一次旅游。本打算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想以文字简述,留作纪念,没想到最终写成了现在的构架和体量,已非游记,更像是历史读后感和随笔集,有些宏大叙事的味道。本人不是任何学科的专业人士,但尊重逻辑和常识,喜欢科学和历史,更喜欢用科学方法来理解和认识历史,所以在文章中多引入地理、技术、经济、科学的视角,尽量摆脱流于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空泛讨论。文章不涉及专业考证论述,谈不上观点创新,其中肯定多有错误疏漏。借科学公园平台登出,抛砖引玉,与同好交流,不失为一件快事。
丁不二方舟
2014年10月27日
“言必称希腊”的来历
希腊在我的脑海里是一个内容丰富、充满魅力的国家。
对于世界,中国人了解最多的是那些强国,比如美国、俄罗斯、英法德日。因为综合实力强,文化影响力大,在世界范围内做的事情多,同时和中国总有故事发生,因此新闻就多。别的国家在信息中总是配角,除非发生大事,才被关注一下。小国很难保持高曝光率,事过之后甘于平淡,继续当配角。
除了强国,就是热点地区,比如以巴、两伊、阿富汗。因为经常打枪放炮,暴力血腥,比较吸引眼球,所以老有新闻。不过多年看下来,也有些迟钝,感觉新闻性越来越差,真是对不起那些舍生忘死的记者们。
另外就是邻居的信息多一些,比如朝鲜半岛、印度、越南等等,重要性差一些,但是也不能忽视。因为有国境线,而且有些还没划清楚,不时会有小问题。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在国际上没有什么远房亲戚,基本上是独苗一根,所以与邻为善就显得很重要。
除非专门找资料阅读了解,其他大部分国家的信息都支离破碎,有的简单到只听说过一种动物、一座城市、某种习俗或某种矿产,有的干脆除了国名,什么也不知道。更有甚者,连国名也不知道,要不是开奥运会有个入场仪式,有些国家和地区好像并不属于地球,似乎是专门为了参加盛会,更改球籍,临时从外太空赶来的。当然这只能说明知识有限,那些默默无闻的国家并不会因为我的无知而受到影响。
希腊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国家。他离中国很遥远,但是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非常有立体感,而且丰满。我已经想不起自己知道的有关希腊的第一个信息是什么了,觉得有可能是《伊索寓言》中的某个故事,例如《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等,不过当初并没有和希腊联系上。
19世纪欧洲绘制的《龟兔赛跑》插图。
后来知道了希腊神话、希腊雕塑、希腊科学家,觉得这个国家了不起,跟自己的祖国一样伟大。后来又知道了在所有这些希腊的知识中都要加一个“古”字,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跟现在没有直接关系。一看地图,又发现这个国家这么小,便有些瞧不起了。小孩子的思维,有些好斗,总觉得谁大谁厉害。从地图上看苏联,面积超大,就觉得有些忌惮;看美国,面积差不多,就觉得可以较量一下。“苏修、美帝”都是很厉害的敌人,像希腊这样的小国家,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再后来知识丰富起来,还了解到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希腊和土耳其有争端,希腊差一点也成为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等等。最重要的当然是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采集圣火,入场式排第一位,地位极高。直到安排这次旅游,看了一些资料,常常感叹,自己现在真是满脑子的“言必称希腊”了。
“言必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言必称希腊还是言必称中国-丁不二方舟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