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Ⅲ,帝国的命运:1776-2000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英国史.Ⅲ,帝国的命运:1776-2000
作者:[英]西蒙·沙玛
译者:刘巍 翁家若
ISBN:9787508649306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终于把太阳抛在脑后,进入了东面的大海。加快速度划破油汪汪的水面,喧声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咕噜,咕噜——哗啦——咕噜,肯特的群山——我曾经翻过山去,逃避尼克迪摩斯·弗拉普(Nicodemus Frapp)叔叔的基督教教训——在右侧落远了,埃塞克斯(Essex)在左侧落远了。它们远去了,消失在蓝色的雾霭里,而拖船后面高大缓慢的船只,那些几乎不大移动的船只和吭哧吭哧向前拱着的结实的拖船,在你泛着泡沫经过时,都变成了金子铸造的模样。他们背负着生与死的奇异使命出航,驶向要置人于死地的异国他乡。而现在,在我们的身后,蓝色的秘密,看不见的灯火幽灵似的闪烁,不一会儿,就连这些也消失了。我和我的驱逐舰越过灰蒙蒙的广阔空间闯入未知的世界。我们闯入了未来的辽阔空间,涡轮机开始用陌生的语言交谈。我们驶向茫茫大海,驶向风一般的自由和渺无人迹的道路。灯一盏盏熄灭了。英格兰与国王,不列颠与帝国,昔日的荣光,古老的奉献,都擦身而过向后滑去,沉没到海平线以下,逝去了——逝去了。河流逝去了——伦敦逝去了,英国逝去了……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托诺–邦盖》
……乡下村舍会被改造成孩子们的假日野营地,伊顿–哈罗对抗赛会被人遗忘;但英国将仍是英国,一个贯穿过去未来的永恒生灵,并且如同所有的生命一般,它拥有改头换面的力量,却依旧保持着原貌……
乔治·奥威尔
《英国,您的英国》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以其科幻小说闻名于世。20世纪以后,除了科幻小说以外,威尔斯还创作了一系列以《托诺–邦盖》为代表的反映英国中下层社会的写实小说。小说描写叔侄二人靠推销假药“托诺–邦盖”成为巨富,后来又在竞争中惨遭失败的故事,反映了19世纪末英国社会变革时期复杂的社会状况。——译者注
前言
想要借本书来了解罗伯特·皮尔爵士(Sir Robert Peel)或雷金纳德·麦德宁(Reginald Maudling)详尽生涯的读者可以掩卷作罢了。因为在这本《英国史》的最后一卷中,无论是对现代英国史史料所做的直接的解释性举例,还是就这些议题来提供我本人最翔实的主观论断,比以往更多的将是我就本书议题所做的警示性、非定性阐述。正如我与BBC2合作的电视节目一样,我趋向专注于少量的史料和论据,并详细论述它们,而并非只是粗略地涵盖英国在工业帝国转型过程中的各方面。正如之前的两卷,这卷就多个主题进行了详尽阐述,这些都是电视节目有限的叙述容量所不能完全涵盖的;即便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包罗万象的全面解读,这卷也不应被混淆成历史教科书。我审慎地选择了用一种散文般开阔又松散的笔调来描写20世纪后半叶的英国——至少是其中的部分历史,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很难将自己所身处的当代看成真正的历史,毋庸置疑,这更像是一个幻觉,一个过往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幻觉。然而,正如本书标题所指的一样,我试图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英国史中搜寻一些不常被研究的内容:尝试汇集帝国与本土的历史,特别是我一贯所关注的印度对大英帝国的扩张和繁盛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也有责任检讨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及爱尔兰所造成的困境。
纽约,2002年
第一章 自然的力量:通往革命之路?
不列颠失去“帝国”身份的同时,却找到了它自己。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在马萨诸塞爆发。就在英军面对当地愤怒的人群、充满敌意的民兵时,却有一位佛林特郡(Flintshire)的绅士、博物学家托马斯·彭南特(Thomas Pennant)出门远行,踏遍阿尔比恩(Albion,英国旧称)的山山水水,去寻找一个几乎绝迹的物种——真正的英国土著。彭南特认为,自己在迈里奥尼德郡,高地峭壁与冰冷的山湖之间,找到了这样的人——那就是英国土生土长的纯洁原始人,初民的后代;他们简单质朴的天性,多少避过了现代“文明”的摧残。在林恩·厄蒂恩湖畔,彭南特绕着两座圆形巨石阵缓缓而行,他相信,这两座巨石阵,一定就是“德鲁伊教派古物”的残迹。彭南特在近旁,还发现了同样质朴的人类居民。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名叫埃文·鲁维德(Evan Llwd);他们用“古代英国人的风格”热情地招待了彭南特:有浓烈的啤酒,下酒菜则是风干羊肉(威尔士语叫Coch yr Wdre),还有牛羊奶制成的奶酪。主人还给我们看了一只家族的圣杯,用公牛的阴囊制成;这杯子曾经装过很多祭祀用的酒……他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此,进项不增不减;没有喧闹的名利,也没有随名利而来的各种苦恼。
这严酷而多雨的乡间,却充满了旧日不列颠的奇迹;有人类的奇迹,也有地貌的奇迹。彭南特在彭林湖(Penllyn)边,找到了一间小屋,小屋的主人是年过九旬的老太太——玛格丽特·伊赫·伊万斯,但这位当地无人不知的居民却正好出门在外,大概是猎取狐狸去了。彭南特无比失望。因为他先前听说,玛格丽特夫人堪称威尔士的黛安娜(Diana)女猎神、凯尔特的亚马逊(Amazon)女战士。她捕鱼打猎都是一把好手,而且九十多岁的时候,依然“是湖上的女王,孜孜不倦地划着船;小提琴的技艺堪称一绝,对一切古代音乐都很熟悉;对机械的艺术也没有忽略,是了不起的细木工匠”。玛格丽特还会打铁,修鞋,造船,做竖琴;年近八十,仍是“全国第一的摔跤手”。
彭南特成了专家,专门记录古老奇异、未经雕琢的不列颠遗迹:野猫、松鸡、苔痕斑驳的史前巨石,还有穷苦但强悍的民族,生活在这些风景之间。彭南特在北威尔士“远足”之后几年,恰好也是詹姆士·鲍斯韦尔和约翰逊博士访问威尔士的前一年,彭南特又坐船穿越了赫布里底群岛(Hebrides),随行的有一位威尔士男仆摩西·格里菲思,也是插画家。这一次旅程,彭南特看见的各种场景,让他时而忧郁,时而欢欣。此地的岛民,如同迈里奥尼德山间的牧羊人一般,也过着原始的生活。很多人住在没有窗子的茅舍里,食物只有麦片、牛奶,还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英国史.Ⅲ,帝国的命运:1776-2000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