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史1949-1972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美关系史
(修订本)
1949—1972
第二卷
陶文钊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美关系史.第2卷,1949~1972/陶文钊主编.—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ISBN 978-7-208-13895-7
Ⅰ.①中… Ⅱ.①陶… Ⅲ.①中美关系-国际关系史-1949—1972 Ⅳ.①D829.7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40699号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在朝鲜的对抗
第一节 走向对抗
第二节 胜负难分
第三节 边打边谈
第二章 遏制与反遏制(一)
第一节 联合国里的斗争
第二节 禁运与反禁运
第三节 美国分离西藏政策的失败
第三章 遏制与反遏制(二)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发展
第二节 日内瓦会议上的斗争
第三节 亚非会议与中国的和平外交
第四章 台海风云
第一节 中美在台湾海峡地区对抗的由来
第二节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
第三节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第五章 漫长的谈判
第一节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由来
第二节 日内瓦会谈
第三节 华沙会谈
第六章 危机的年代
第一节 印度支那危机
第二节 美国军事干涉越南与中国的反应
第三节 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
第七章 转折的前奏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一)
第二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二)
第三节 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第八章 历史性的握手
第一节 走向缓和
第二节 通向北京之路
第三节 历史性的握手
附录一 英汉译名对照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
附录三 大事记
附录四 图片目录
序章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领导人就在勾画战后世界的蓝图。罗斯福总统希望中美两国在战时结成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继续下去,希望一个统一的、稳定的、亲美的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国,成为亚洲的主要稳定因素。作为当时的中国领袖,蒋介石也多次表示,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战后,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军事方面,他都将尊奉美国领导。因此,美国决定支持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反对中国共产党对这种领导地位的挑战,最好能把中国共产党拉进国民政府中,不然就支持国民党进行反共内战。
为了实行这种政策,美国需要在国际上孤立中国共产党,需要苏联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在雅尔塔会议上实现的。苏联关注战后苏联的安全。斯大林的安全战略是沙皇俄国安全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以空间换时间”,即通过尽可能地扩大领土以及在相邻国家和地区制造大量的中间地带(势力范围,或曰缓冲区),以赢得保障中央俄罗斯安全所需的时间。罗斯福认为斯大林的要求是合理的。美国同意苏联恢复在日俄战争中失去的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并实际同意中国东北与新疆是苏联的势力范围,但要求实行门户开放。苏联同意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并实际同意中国的长城以南部分是美国的势力范围。按照《雅尔塔协定》的框架,苏联与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结束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

。中国同意外蒙古独立,中苏共管中国长春铁路,旅顺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大连开放为自由港;苏联保证尊重中国对东三省的主权、领土及行政完整,不干涉新疆局势。尽管中国所失非常“具体”,而所得非常“抽象”,但苏联毕竟保证,苏联政府的道义支持与物质援助(尤其是军需品),“完全供给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政府”,也就是说,苏联只支持国民政府,不支持中国共产党。
这样,美国、苏联与中国国民党协调各自的政策,联手对战后中国的政治与外交作出了安排。按照这个安排,中国共产党只能对国民党唯命是从。这种安排在战后头半年中的主要表现是:美国支持中国国民党垄断受降权,苏联迫使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中国共产党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并对在这种处境下的斗争策略作了精辟的分析。中共中央在1945年11月28日的一个文件中指出:“目前世界的中心问题是美苏之争,反映在中国便是蒋共之争。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是尽力扶蒋、打共、反苏,而蒋之政策则在打共时企图中立苏,在反苏时又必望连上共。故苏联目前对华政策在形式上乃不得不与中共隔离,在对美斗争时有时中立蒋,在对蒋时亦常不联系美。因此,我们目前在以对蒋斗争为中心时,一方面固应表示与苏联无关,另方面有时(甚至只是形式上的)也可中立美国,以减少我们一时或某一种程度的困难。”
(2)

这样中国共产党在战后初期提出了中立美国这样一个策略原则,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接受马歇尔的调处并在调处前期努力与之配合的原因。
东北问题是战后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也是苏、美关注的重心。战后蒋介石多次发表谈话,强调接收东北的重要性,把东北喻为“国家的生命线”,领导国民政府集中力量进行接收东北的准备工作,于8月底9月初组建了东北行营,任命了东北九省省长。美国也十分关心东北问题。美国虽然实际承认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不能容忍苏联在东北关起门来排挤美国势力。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后期,美国一再敦促苏联作出在东北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承诺
(3)

。苏联的目标是要使东北成为苏联独占的势力范围,防止美国势力进入东北。1945年年底蒋经国访苏时,斯大林在与他的谈话中十分坦率地提出要求:“只要国民政府能保证今后美国不在东北得到利益,我们苏联一定可以作必要的让步。”
(4)

要拒绝美国势力的渗入,增强与国民党讨价还价的地位,最好的办法是对中国共产党势力予以有限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特别看重东北的战略意义。中共“七大”就提出了争取东北的任务。毛泽东讲到,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5)

1945年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的估计是,虽然苏联受中苏条约的束缚,不会正式给中共在东北的活动以多少帮助,但只要这些活动不直接影响苏联承担条约义务,苏联将会予以放任与同情;国民党在东北、热河、察哈尔没有基础,派军队去又有困难,因此中国共产党有很好的机会争取东北和热河、察哈尔。于是,中共中央指示有关分局,不事声张地非正式进入东北,控制广大农 ............

书籍插图:
书籍《中美关系史1949-1972》 - 插图1
书籍《中美关系史1949-1972》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美关系史1949-1972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