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6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张宏杰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9
目录
序 得不偿失的盛世
第一章 帝国遗产的继承人
一 被八字决定的历史
二 毫无心理准备的接班
三 转变帝国的航向
第二章 盛世的保障——集权
一 政治改革的牺牲品
二 驭臣之术
第三章 统治风格剧变——孝贤皇后之殇
一 长恨歌
二 乾隆十三年的风暴
第四章 权臣的结局
一 张廷玉的过人之处
二 被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
第五章 盛世之巅
一 “以民为本”
二 “盛世”的武功
三 “盛世”的四个支点
第六章 文字狱——盛世须用重典
一 打击“越级上访”
二 儒家治国理想的破灭
三 消灭记忆
四 大清的“精神文明建设”
五 由驯身到驯心
第七章 盛世的崩坍
一 尹壮图的奏折
二 大规模动荡的前奏
三 帝王私欲
四 和珅与议罪银
五 腐败集团化
六 君臣赌局
七 中国人的“盛世梦”
第八章 鸦片战争的种子
一 世界留给中国的最后一个机会
二 英国人眼中的“康乾盛世”
三 帝国的遗传基因
第九章 烈日余晖
一 权力平稳交接
二 “千古第一全人”
三 太上皇
尾声 万劫不复的沉沦
跋 乾隆皇帝的外表、性格及传说
外表
性格
最有福气的统治者
制作信息
作者简介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199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博士后。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等。
  张宏杰,作家,学者。蒙古族。1972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著有《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中国人的性格历程》等。有多部作品在韩国及港台出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作品多发表于《当代》、《天涯》、《钟山》等文学刊物。在《当代》开设《史纪》专栏。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辽宁文学奖”等文学奖项,并获得200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散文家奖”提名。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成败论乾隆》。2010年在央视《子午书简》讲述《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张宏杰的笔触关注的主要是历史、文化和国民性,近年来创作了大量大历史文化散文,出在大陆、港台及韩国等地出版多部散文集,作品集《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在读书届引起较大反响,多次登上全国新书排行榜。2006年在《当代》杂志开设的“史记”专栏在读者中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他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上的跨文体写作,掺杂了大量小说式、历史报告文学式、甚至心理分析式的写法,他在叙述中表现了一个高超的小说家的技巧,有意识地强调了情节的大开大合。叙述的流畅、情节的开合、语言的力度,所带给人的,是小说式的阅读快感。
  作家莫言评论到:“张宏杰以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
大陆出版的主要作品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2013年5月1日,湖南人民出版社。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文化散文集,2006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坐天下很累》,文化散文集,2012年10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文化随笔集,2008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饥饿的盛世》,历史传记,2012年8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人物随笔,2011年1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港台出版的作品
  《另一面——历史人物的另类传奇》,文化散文集,2004年5月,台湾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滚滚韩流》,文化随笔集,2005年1月,台湾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文化散文集,2006年5月,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 管理与统御的潜规则 》,人物传记,2010年4月,台湾究竟出版社。
韩国出版的作品
  《滚滚韩流》,文化随笔集,2005年1月,韩国国民大教科书出版公司。
  他的散文集《另一面——历史人物的另类传记》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此外,他曾三次获得“辽宁文学奖”,并获得200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散文家奖”提名。

得不偿失的盛世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清王朝雇用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
  (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  

两岸的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毫无疑问,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有的评论者甚至还去掉“之一”二字。
  确实,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何以我们五千年文化得出的这个集大成的盛世在英国人眼中如此黯淡?
  原因是,乾隆时代中国人和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了。
  14 ............

书籍插图:
书籍《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插图1
书籍《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