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河流记
赵丰——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河流记/赵丰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3
(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
ISBN 978-7-215-11807-2
Ⅰ.①河… Ⅱ.①赵… Ⅲ.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00006号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郑州市金水东路39号 邮政编码:450002 电话:0371-65788067)
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
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张 9
字 数 61千字
2019年3月第1版 2019年3月第1次印刷
图书统筹 陈智英
责任编辑 李轩英
责任校对 徐 刚
版式设计 孙 波
出 品 九志天达
监 制 杨 颢
策 划 韩 薇
特约编辑 肖玉风
营销编辑 刘筱莹 安 琦 王 茜
封面设计 尚燕平
垂询电话 010-88457795
更多好书请关注“九志天达”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bjjztd
目录
河流记
高山仰止
泥土颂
白云
夏雨
鸟类辞典
夏日物象
很远的树
听风吟诵
倾听植物的声音
远逝的虫子
旧址
隐居者
赵丰
祖籍河南温县,生于陕西户县秦渡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哲学散文作家,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文学奖。已出版《小城文化人》《禅与物》《哲学的慰藉》等多部著作。
本书为一部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备的作品,不论是自然中一花一叶的妙趣,还是高山大河的宏伟,以及意境哲理的感悟,都在作者笔下自然流淌于文字。山川风物与哲学、历史相互交融,是一部以作者切身体验为基础的自然哲理散文集。
河流记
一
在地图上看黄河,形状像汉字的“几”,左边那一撇,仿佛它的起源: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下的卡日曲;右边那一钩,是它的归宿入海处。我的祖籍地在河南,地处黄河的下游。第一次过黄河,是六岁那年,我跟父亲回老家。是个黑夜,我看不见河水的模样。挤在一艘木船上,我听见了它的咆哮声,牵动着我恐怖的心跳。艄公在唱,似后来听到的曲牌中的某一首,词意模糊了,韵律依然徜徉在身体里。
后来,我学会了比喻,黄河便成了我生命的源头。我的老家是一个叫大金香的村子,归温县管辖。父亲十岁那年,在兵荒马乱、灾荒不断的背景下,祖父领着全家人来到关中。
父亲向我描述着过黄河的情景:在孟津县的一个渡口,全家人被困在河滩上。渡口的名字父亲记不起了,它张开胸脯,接纳着逃难的人潮。渡河的船只很少,等待过河的人只能翘首以待,一旦过来一条船,人潮便沸腾起来,蜂拥着朝船只抵岸的地方滚流。有国民党的兵在河边把守着,他们朝天鸣枪示警,这才阻止了人潮的攒动。等了整整一天一夜,全家人才上了船,过了黄河,一路走到西安,最后在秦岭脚下的秦渡镇落了根。
在我生命的历程中,我有过十几次过黄河回老家的经历,起初是坐船,后来是坐车。坐车的感觉远没有乘船那么真实,但我还是会隔着车窗的玻璃凝视它,直到它的影子从视野里消失。
对父亲来说,黄河就是他的原乡,是他生命的根。在陕西的大半辈子,他一直都在恋着老家,恋着黄河。他的这种情绪传染给了我,让我对黄河也有了异样的感情。
除了回老家,我还去过黄河沿岸的许多地方。豫陕晋交界的风陵渡,我去太原,去北京,如果坐车,那是必经之地。关于风陵渡,金人赵子贞曾这样描述:“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可见是个好地方。车子每到那儿,我都会借着理由让车停下来。那儿风大,站在岸边让风吹着,俯视黄河的流水、河滩的草木,心里就充满不仅仅是温馨的感觉,感觉很多,一下子用文字真的不好表述,也许,无论怎样的表述都不能满足我。
还有山西芮城境内的黄河古渡,晋陕交界的壶口,济南的黄河大桥,内蒙古境内的黄河乌海段,我的足迹都到过。前些年听说作家于坚在青藏高原探索澜沧江的源头,时隔四五年,他拿出了一本沉甸甸的《众神之河》。看过书我明白了,于坚在为一条河撰写精神传记。这打动了我的心思,我的人生梦想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徒步走完黄河,是从源头开始,一直走到它的入海处,为它写一部精神传记,记述它的前世今生。这个梦想,以我有限的人生可能无法实现了,心中总是有无尽的遗憾。
河流是原乡的标记,是一个人生命的根系。时空的转换无法隔绝一个人对故园和母语的记忆与牵系,文学的家园时常被视为作家精神之河的发祥地。河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物,经过作家审美情感的观照和艺术心理的同化,提升为具有生命形态的艺术实体。作家苏童是写小说的,竟也写出了一篇好散文《河流的秘密》,文章里写到他的母亲在很脆很薄的冰层上行走,听见脚下发出危险的碎冰声。她畏缩了,可是退回去更危险,于是她祈求着河水顺利地过了河。苏童以为是天方夜谭,问母亲当时是怎么祈求的,母亲笑着说,能怎么祈求?我求河水,让我过去,让我过去,河水就让我过去了。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河流的心灵漂浮在水中,无论你编织出什么样的网,也无法打捞河流的心灵,这是关于河流最大的秘密。”
苏童笔下的河流意象,是物象与心象的融合,携带着作家的生命信息和艺术趣味,负载着文化内涵和隐喻意旨,成为叙事与言说的支点。这让我想起荣格说过的一段话:“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生前那样在宽阔而清浅的溪流中漫淌。”
说到原乡,我想到了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在异乡,她沿着记忆之流回溯释放着故园之思。长江、嘉陵江是她的原乡,河流的延伸和流动不拘的特性激活了她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力,触动了她的离乡情怀,故乡之河化为她奔波于异域的原动力,她在双重文化背景中的书写大都与河流有关。在《失去的金铃子》中,苓子沿长江逃难而来,又顺长江而去漂泊,生命成长的印痕铭刻在心底。在她看来,“江水有很多象征意义,因为江水象征流动的历史——像江水一样不停地流,不停地变换。人生也是流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河流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