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任官之事,文归吏部”——明代文官铨选机构
第一节 吏部机构及职能
一 吏部机构的确立
二 吏部职能的完善
第二节 吏部人员构成与各级分工
一 “分地具员”
二 吏部司官铨选
三 吏部各级分工
第三节 有关铨选的其他部门
一 吏科
二 南京吏部与吏科
第二章
“永、宣以后,渐循资格”——选人出身与资历
第一节 选人出身
一 “三途并用”
二 荐举
三 恩荫
四 税户人材与捐纳
第二节 选人资历
一 资、级、年、次
二 资簿、考语及荐书
三 选格
第三章
“(常选官)选授迁除,一切由吏部”——部选
第一节 常规铨选
一 进士听选
二 举贡铨选
三 吏员出职
四 大选与急选
五 类推
第二节 特殊铨选
一 科道考选
二 教职铨选
三 拣选
四 远方选
第三节 掣签法
一 掣签法溯源
二 掣签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选人与官缺
第四章
“佐铨法之不及,而分吏部之权”——保举、部推与会推
第一节 保举和部推
一 保举法的兴替
二 部推制的确立
第二节 会推制
一 会推渊源
二 廷推与敕推
三 类奏
第五章
权力制衡下的明代铨选
第一节 有关铨选的权力制衡
第二节 明代铨政的嬗变
余论
附录一 现存明代《吏部职掌》版本考
附录二 万历《吏部职掌·验封清吏司·诰敕科·荐举衙门》
附录三 万历八年四月急选报
附录四 萧彦等《掖垣人鉴》选人资格(出身)表
附录五 有关科道考选的三种史料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潘星辉 祖籍广东番禺,1971年出生于辽宁沈阳,2001年获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致力于明、清史研究,先后发表《明季东阳民变考论》、《叶子奇及其〈草木子〉》、《明末勇卫营》、《承袭背后的割断——从“掣签法”看明、清制度的嬗变》、《被扭曲和被辱没的历史——试论明史观的形成与嬗变》等多篇论文。
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丛书
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
潘星辉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潘星辉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
(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丛书)
ISBN 7-301-08960-0
Ⅰ.明… Ⅱ.潘… Ⅲ.文官制度-研究-中国-明代 Ⅳ.D691.4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31216号
书   名: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
著作责任者:潘星辉 著
责任编辑:刘 方
标准书号:ISBN 7-301-08960-0/K·0373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校内 100871
网   址:http://cbs.pku.edu.cn  电子信箱:pkuwsz@yahw.com.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752025
排 版 者:北京军峰公司
印 刷 者:北京大学印刷厂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650mm×980mm 16开本 20.25印张 300千字
      2005年5月第1版 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定   价:28.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本书的出版得到
北京大学创建一流大学计划
经费资助
编辑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天有 房德邻 茅海建 徐 凯
徐万民 郭卫东 郭润涛
“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丛书”缘起
明清是我国古代传统社会最后两个王朝,其特点有二:一是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传统发展至此达到极致,同时弊端也充分显现;二是这一时期与中国近代相接,中国社会转型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因此,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的传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就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诞生的,所以对明清时期历史的研究和教学格外关注,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学者,如孟森、朱希祖、郑天挺、邓之诚、王毓铨、邵循正、齐思和、商鸿逵、许大龄、陈庆华等,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先贤的学术成果不仅在当时学界影响很大,而且至今仍激励着北大从事明清研究的学人。他们承前启后,倾力探索,孜孜研求,推动着我国明清史学术的发展。1998年,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推出了“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明清研究”得以列入历史学规划项目之中。经过同仁们的共同努力,现在一批研究成果已经完成,有的已经出版(如郭卫东著《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有的正在付梓。高兴看到的是作者大多是中青年学者,他们功底扎实,勤学善思,富于创新,说明北京大学明清研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北京大学领导、社科部领导和历史系领导支持下,这些成果将以“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丛书”的形式推出,冀盼有裨于学林。
王天有
2003年12月
引 言
以以吏部为核心的文官铨选制度是明史研究的重大课题。明初废中书省,六部地位上升,吏部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品级最高、权力最大的文选部门。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明廷经历了长期摸索,逐步发展起一整套有别于前代的独特的铨选系统,为清朝相关制度的调整奠定了基础。不宁唯是,吏部崛起更引发了明代中枢权力的重新分配与组合,促成了复杂而精妙的权力制衡机制。吏部作为重要性仅次于内阁的中央机构,对明代高层政治运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远自清初以还,这一问题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便在学术空前繁荣的民国时期也是如此。清代早期的有关论述可以顾炎武《日知录》(卷八《选补》至卷九《保举》诸条)与《明史》(《选举志》及《职官志·吏部》)为代表,而两者皆非纯粹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顾氏强调“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1〕

史学探讨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主要通过钩稽史实表达个人的政治观点,对明代体制的褒贬即寓其中。而顾氏作为草野之士,于当朝典章制度不甚谙熟,凡所论列,往往有赖文献资料。应该说,《日知录》所长在此,所短亦在此。《明史》诸志以《吾学编》、《万历会典》等为本,在对明代巨典大政远未了解的情况下,勇于裁并史料,成为一种概括性强、错误率高 ............

书籍插图:
书籍《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 - 插图1
书籍《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