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大国的景象:西方地图中的中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7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天朝大国的景象:西方地图中的中国/(意)奎尼(Quaini,M.),(意)卡斯特诺威(Castelnovi,M.)著;安金辉,苏卫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ISBN 978-7-5617-9620-7
Ⅰ.①天… Ⅱ.①奎… ②卡… ③安… ④苏… Ⅲ.①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Ⅳ.①K2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36248号
天朝大国的景象
——西方地图中的中国
著  者 [意]曼斯缪·奎尼 米歇尔·卡斯特诺威
译  者 安金辉 苏卫国
项目编辑 曹利群 储德天
审读编辑 吴雅凌
责任校对 王卫
装帧设计 卢晓红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 200062
网  址 www.ecnupress.com.cn
电  话 021-60821666 行政传真 021-62572105
客服电话 021-62865537 门市(邮购)电话021-62869887
地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
网  店 http://hdsdcbs.tmall.com
印 刷 者 江苏扬中市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87×1092 16开
印  张 18.25
字  数 228千字
版  次 2015年6月第一版
印  次 2015年6月第一次
书  号 ISBN 978-7-5617-9620-7/K·363
定  价 78.00元
出 版 人 王焰
(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请寄回本社客服中心调换或电话021-62865537联系)
图1 威廉姆·杨森·布洛,《新地图集》。亚洲地图,琼·布洛编,阿姆斯特丹,1645—1650年。水彩版画,热那亚,海洋博物馆
出版说明
本书由意大利学者曼斯缪·奎尼(Massimo Quaini)和他的学生米歇尔·卡斯特诺威(Michele Castelnovi)编写,深入细致地考察了西方地图制图史上中国版图形象的演变情况。在讨论欧洲地学对“中国”(居中之国)认识发展的研究领域中,其著作堪称考据繁密。书中收集了大量相关的数据资料、新闻报道和奇闻轶事,其间还配有极为出色的图解。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史料及相关的参考文献以重现西方与中国之间相互了解的最初阶段,一直回溯到早至广阔的欧亚大陆被两个伟大的帝国——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中华帝国所统治的时代。
作者的评述兼顾了欧洲和亚洲两地的情势,由此也就勾勒出一幅有关中国的地理描述全景图;运用的材料涵盖了对当地资料的搜罗、实地的地形测量考察材料,以及传教士和旅行者搜集的间接见闻等诸多方面。作者评述的时间跨度很大,初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地图集里零星散见的、基于猜想的错误百出的地图,止于17—18世纪描述较为精准的地图。“那时出现了两位从科学和哲学层面上解决这一问题的领军人物——卫匡国(Martino Martini)和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两人同为耶稣会士”,呈现了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天朝之国的描述。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在中国传播欧洲的地理学知识,而且让欧洲了解中国的真实形态,包括人口、法律、风俗和习惯。作者搜集了较为丰富的地图材料,从西方地图绘制的历史演变来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变化,从中探讨了西方与中国关系的历史性转变过程;其间对于沟通中西之间交流的历史人物,亦分别进行了叙说。
本书视角独特,颇有学术深度和学术价值。从译文内容上看,译者长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翻译较为准确,语言明白晓畅。本书存在的问题是:书中的地图属于历史史料,由于当时的地理学知识发展不完善,测绘手段和测绘工具不完备,加上西方人对中国史地的认识存在欠缺或不全面之处,有些地图带有绘制者的主观猜测或想象的因素,故而仅供参考。
2014年10月20日
序言 描述中国的地理学:一部悠久而迷人的历史
费德里科·马西尼
(Federico Masini)
继《地图之神话:近代史上的西方绘图学》一书出版后,曼斯缪·奎尼(Massimo Quaini)及其弟子米歇尔·卡斯特诺威(Michele Castelnovi)又有新作发表。该书被收入《小熊星座》丛书系列,深入细致地考察了西方地图制图史上中国版图形象的演变情况。在讨论欧洲地学对“中国”(居中之国)认识发展的研究领域中,其著作堪称考据繁密。文中收集了大量相关的数据资料、新闻报道和奇闻轶事,更棒的是其间还配有极为出色的图解。书中的内容固然有些艰深,不过,从第一页起,这些古地图的历史以及对那个广袤的东方帝国的恰当定位的历史可以成为对读者非常有吸引力的故事。因此,其著作也就俨然成了一部历史小说。
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史料及相关参考文献以重现西方与中国之间相互了解的最初阶段,一直回溯到早至广阔的欧亚大陆被两个伟大的帝国——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中华帝国所统治的时代。在这两个帝国之间有着一连串或定居或游牧的民族,他们既是两大文明交流的媒介,又是阻碍交通的反面角色。欧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尽管在古地图中有很多说明,描述了古典时代所谓居住区的这块广袤大陆另一端的情形;事实却是,两个帝国之间从未有过正面的接触。由此,我们能得出的印象就是:这个由汉廷统治的帝国是唯一能与我们的古典世界全面争霸的军事、政治、经济与文化强国。
至中世纪,神话时代已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首批到中国的西方旅行者的地理以及文化探索。然而,正如作者们所述,他们是“沉默寡言的旅行者”,因为他们并无兴趣讲述其经历和故事。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曾被迫讲出了其介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精彩冒险,这个人就是我们一直在称道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可能并非出于本意,不过他成了推动西方认识中国的领军人物,贡献远甚于其他任何旅行者。
16世纪初,双方开始了直接的接触。对此,葡萄牙航海者们功不可没,是他们率先抵达了中国海岸,长久定居下来并蒙天朝特许,获得了一小块领地,即澳门。当然,首屈一指的还是耶稣会士们,他们采用一套“ ............

书籍插图:
书籍《天朝大国的景象:西方地图中的中国》 - 插图1
书籍《天朝大国的景象:西方地图中的中国》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天朝大国的景象:西方地图中的中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