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运用新时代: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7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险资运用新时代: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
作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ISBN:9787508672328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序言一
现代保险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蓬勃发展于18世纪末的英国、法国和德国。保险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数百年的成长历史,在行业发展和监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风险教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
《险资运用新时代: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较为系统地比较和研究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7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发展经验以及监管框架等内容,分析了大量保险资金运用案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些研究观点和政策建议,对于促进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稳健发展、有效防范风险和强化监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险资运用新时代: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通过研究分析成熟市场的保险资金运用,发现了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经验,主要包括:
形成审慎稳健的投资理念。尽管不同的国家在宏观经济、法律体系、金融市场和监管政策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但稳健的投资理念是共同的。从保险资金配置结构看,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或类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而且这些领域的投资占比保持在80%左右。从长期来看,各大类资产的相对配置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在投资行为准则和流程规范方面,强调审慎投资原则,注重投资过程中的全面风险评估。
开展多元化投资并积极服务保险主业。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责任准备金,本质上是保险公司的负债。根据负债特性开展多元化资产配置,是保险资金获取长期稳定收益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方式。国际实践上,各国保险机构大都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以满足负债的资产配置要求,更好地服务于保险主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和追求绝对收益等特点,更倾向投资于与负债相匹配的资产,比如在股权投资方面,主要以财务投资为主,以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为首要目标;在股票投资方面,主要集中于分红持续稳定的股票等。
保险资金的投资风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国情形成了差异化的保险产品需求、投资收益预期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投资风格。比如在英国,养老金和投资型保险产品较为发达,投连险、万能险等保险产品占比高,加之监管几乎在全球最为宽松,使得英国保险资金的股权投资占比很高,达到48%。而在美国、德国等国家,保险公司一般账户的投资风格相对保守和稳健,以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为主,股权投资占比较低,如2014年德国保险机构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占比达到84%,从长期来看,资产配置结构体现出高度稳健和稳定的特点。
资金运用监管体现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定量监管方面,主要体现为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约束,发挥资本约束力,还有的国家和地区在可投资资产领域、投资比例、投资集中度等方面制定监管比例;在定性监管方面,各国都认为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体系建设是风险防范的基础和保障,并制定一系列监管准则或指导原则,引导公司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在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正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自身规律的改革与发展之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出台前,保险资金投资管理机制不健全,投资领域过多过杂,不良资产大量增加,产生了一定的系统性风险。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后,保险资金运用的混乱局面从根本上得以扭转。2003年以来,保险资金运用逐步走上集中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2012年开始,保监会大力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总体思路,拓宽投资领域、减少投资限制、转变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13年,实行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注册制改革,大大提升了产品发行效率。2014年,成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在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专业培训和支持业务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组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整合行业资源,对接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战略。保险资金多元化配置格局基本形成,股权、不动产、基础设施等另类投资成为主要投资渠道,改变了过去保险资金只能“做做存款,买买债券”的状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得到长足发展,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基础上,2013年开始试点股权投资计划、股债结合等,2015年启动资产支持证券、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以满足实体经济不同融资需求。同时,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显著提升,2012~2015年行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4%、5.04%、6.3%、7.56%,平均收益率稳定保持在6%~6.5%。
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不断强化监管和防范风险,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稳步发展,并没有出现大的投资风险,风险总体可控。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形势较为严峻。一是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资产荒”和资产收益下行的背景下,居高不下的负债成本不仅带来了潜在利差损风险,还倒逼保险机构提升风险偏好,加大高风险投资。二是个别机构公司治理缺陷导致经营行为激进。个别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股权结构复杂且不透明,“一股独大”成为导致激进的产品、激进的销售、激进的投资和虚假偿付能力,最后出现投资失败、偿付能力不足、流动性风险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再投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长钱短配”和“短钱长配”现象同时存在,“长钱短配”带来再投资风险,“短钱长配”带来流动性风险。当前,“短钱长配”的风险更为突出。四是债券市场违约频发且呈蔓延趋势,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敞口不断提升。五是金融产品日益复杂,交易环节逐渐增加,投资链条不断延长,风险跨监管、跨行业传染和叠加,风险识别和应对难度加大。
如何应对和有效防范上述风险和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国保险行业需要认真吸取国际经验和教训。我们看到,国际寿险行业经历快速扩张后,通常会经历危机事件。比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寿险行业出现危机;20世纪90年代,日本寿险行业8家大公司连续倒闭。我国 ............

书籍插图:
书籍《险资运用新时代: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 - 插图1
书籍《险资运用新时代: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险资运用新时代:国际模式与中国实践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