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本书纸版由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 于2011年5月出版
作者授权湛庐文化(Cheers Publishing)作中国大陆(地区)电子版发行(限简体中文)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名: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
著者:(美)艾哈迈德
译者:巴曙松,李胜利
字数:409000
电子书定价:37.99美元
Lords of Finance: the Bankers Who Broke the World by Liaquat Ahamed.
ISBN 978-0-14-311680-6
Copyright © Liaquat Ahamed, 2009
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借鉴金融史推进国际金融稳定与中国金融改革
译者序 一部视角独特的经济金融史:大萧条中的群像记录
引言谁是金融之王
第一部分 他们从战争中走来
第1章 美好时代的终结
第2章 诺曼,一个奇怪孤独的人
第3章 沙赫特,傲慢的年轻奇才
第4章 斯特朗,美联储的最佳人选
第5章 莫罗,被“流放”的天才
第6章 谁将是无形帝国的君主
第二部分 金本位的“扑克游戏”
第7章 史上最惨烈的货币贬值
第8章 贪婪的夏洛克大叔
第9章 重返黄金时代
第三部分 他们救赎了黄金毁灭了世界
第10章 他是拯救德国的英雄
第11章 道威斯计划的开端
第12章 这是最伟大的成就还是最愚蠢的错误
第13章 没有硝烟的法郎会战
第14章 繁荣的代价
第15章 为市场送上一小杯威士忌
第四部分 史无前例的大萧条来了
第16章 火山上的舞蹈
第17章 大萧条来临
第18章 这是没有赢家的战争
第19章 一次失败的拯救
第20章 席卷全球的金权梦魇
第五部分 余波未了
第21章 金本位制的终结
第22章 梅纳德·凯恩斯站起来了
尾声 毁了世界的银行家
不要读历史,要读就读传记,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本杰明·迪斯雷利
推荐序借鉴金融史推进国际金融稳定与中国金融改革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天津市市长
巴
曙松研究员主持和组织翻译了《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这本书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德、法四个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的一系列重大金融货币决策以及他们的人生。巴曙松研究员约我为此书写序。我们现在来读这本书,正是美国“金融海啸”发生两年多以后,我试图借阅读此书之机思考如何推进国际金融稳定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很深奥,看懂此书并非易事。但是,只要掌握金融运行的五个基本环节,你就会较快地了解金融,也有利于分析这四位中央银行行长的功过。金融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货币、经营和管理货币的企业、金融市场、调控货币供应的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所组成。
稳定的货币和适当的货币供应量,是促进商品生产、扩大国际贸易、改善国际收支的基础。金融企业经营或管理货币,通过市场交换合理配置货币,提高了货币使用效率。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维护币值稳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或后来分设出去的金融监管机构,促进金融企业依法运行,维护金融稳定。
金融体系中的五个环节,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为了了解书中四位中央银行家的金融决策,必须了解中央银行职责。
从金融史的角度看,西方成立中央银行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政府融资、调控货币发行、办理票据清算、履行商业银行最终贷款人职能并对金融企业实行监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美、英、法、德、日等少数发达国家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在战争中,不少银行大肆发行货币,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稳定币值也逐步受到了各国的重视。1920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国际金融会议,建议各国建立中央银行,并由中央银行集中货币发行,以控制货币发行和稳定币值。从1921年至1942年,新成立的中央银行有43家,世界上主要国家差不多都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拓展,逐步被赋予了“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的主要职能,在经济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部门。
英格兰银行行长蒙塔古·克莱塔·诺曼,被称为“无形帝国的君主”,在他当政的十年中,他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本杰朗·斯特朗、德国中央银行行长亚尔马·沙赫特、法兰西银行行长埃米尔·莫罗,共同组成了“世界最孤高排外的俱乐部”,他们掌握国家金融货币决策大权,把他们说成是“金融之王”是名副其实的。他们恢复金本位制,只是导致后来发生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一个货币因素,发生世界经济大萧条,还有更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原因。因此,说这些金融之王是“毁了世界的银行家”并不全面。不过,作为中央银行家的传记,用此书名似也无妨。这本著作,在反思当前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被各国金融界广泛关注。该书获得2010年普利策历史奖,《纽约时报》“2009年十佳图书”,彭博通讯社推荐的2009年十大最佳商业类书籍。大家都试图从金融发展历程中寻找把握未来金融发展的坐标。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1929—1933年间,由于美国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大跌,10月29日当天下跌23.6%。到1932年道琼斯指数较1929年最高点下跌89%。危机发生后两年,有7 000多家商业银行倒闭,14万家企业倒闭,1 70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8%,美国钢铁公司开工率下降到19%。192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 040亿美元,1932年下降到580亿美元,美国财富的一半被蒸发,生产力倒退到1906年的水平。
后来,不同经济学流派对大萧条成因有不同的解释,凯恩斯的解释强调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总供给严重大于总需求,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解释强调货币供给的收缩;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的著作《大萧条》又对大萧条原因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综合各种经济学派的观点,大萧条成因主要有三条。首先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的加剧和爆发。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崇拜和推行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