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怪诞行为学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美] 丹· 艾瑞里◎著 赵德亮◎译
 
中信出版社
CHINA TITIC PRES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怪诞行为学2 :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美)艾瑞里著;赵德亮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9
书名原文: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 The Unexpected Benefits of Defying Logic at Work and at Home
ISBN 978–7–5086–2254–5
著  者:[美] 丹·艾瑞里
译  者:赵德亮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35 号煤炭大厦 邮编 100013)
     (CITIC Publishing Group)
字  数:195 千字
版  次:2010 年9 月第1 版
京权图字:01–2010–4834
书  号:ISBN 978–7–5086–2254–5/F·2051
定  价:42.00 元
目 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人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性
|第一部分| 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彻底颠覆职场中的既定逻辑
第一章 金钱的诱惑:|为什么巨额奖金带不来高业绩?|
第二章 工作的意义:|从乐高游戏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第三章 宜家效应:|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
第四章 自我的偏见:|为什么“我”的点子比“你”的要好?|
第五章 报复的本能:|为什么我们寻求正义和公平的对待?|
 
|第二部分| 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挑战生活中的常规
第六章 适应的法则:|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第七章 美丽的标准:|你会选择谁做你的终身伴侣?|
第八章 市场的失灵:|为什么在线约会比不上媒妁之言?|
第九章 感情的偏好:|为什么我们选择帮助某个人,却漠视许多人的痛苦?|
第十章 短期情绪的长期效应:|为什么我们常常感情用事?|
第十一章 非理性的教训:|为什么一切决策都需要检验?|
 
致谢
完美的非理性
社会科学有那么多分支,从来没有哪一个学科像经济学那样令人向往和崇拜。经济学是诺贝尔奖中设立的唯一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它摘取的是社会科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也从来没有哪一门社会科学像经济学那样包罗万象,精致严谨。只因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与人最密切相关的物质生活,这才是经济学经久不衰的真谛。
经济学领域本该是最为开放的领域,但现在看起来,经济学似乎是最为保守的领域。传统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一旦被确立就很难动摇,任何异己声音的出现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经济学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愿与其他学科合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切尔·斯宾思的话说:“我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彻底撒手不管,任由经济学家安安静静地去做这种徒劳无功的事。部分原因是几种传统的社会科学和分支相互隔绝。”但恐怕经济学自己应该负大部分责任吧。
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是基于亚当·斯密诗一般的描述:人类的行为都是理性和自利的,因此,个人福利最大化就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就是使全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效用最大化,也能使社会达到尽可能公平。所以,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整个社会井井有条而非混乱不堪。
然而,生活中的很多行为,让传统经济学看来终究像天方夜谭:
为什么在购买彩票的时候,我们极少看见有人购买通过电脑或其他工具随机组成的号码;相反,人们对毫无科学性可言的彩票数字走势和规律研究却兴趣盎然,并以此作为自己下注的依据。
为什么同样是节省50元钱,有的消费者连10分钟的队都懒得排,但是,他(她)有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地跑1 000米的“冤枉路”。
为什么平时家里用的家具,有些已经被我们使用十几年了仍然不舍得更换;但是,一旦当我们买了新房子,就往往近乎疯狂地将家具全部换掉,即使有些还很新。
为什么在旧房子里,可以用白炽灯照明,连日光灯都不舍得换。搬进了新房子,却装上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灯具。
……
生活中,如此“非理性”的“反常”决策比比皆是。如果这些结果可以使传统经济学所谓的“理性人”能够不自觉地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那么结果本身就是对“经济人假设”幽默的嘲讽。是我们的头脑出了问题,还是由于一时或者偶然的决策失误?其实,好好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失常”并不是误差,也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我们长期的系统偏离。
正是在这种反主流的大潮中,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对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的假设进行修改和挑战,提出了一整套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决策的方法。
行为经济学认为,传统经济学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种高高在上的假设基础上,即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掺杂情感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经济学是“没有道德”的科学。现在,经济学必须承认,人也有生性活泼的一面,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和观念导引的成分。
解释人的行为,本来也是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无论是什么样的研究领域,什么样的研究方向,也无论一开始多么的不起眼,甚至被轻蔑嘲笑,一旦被授予诺贝尔奖,它就会被主流所认可。行为经济学——这朵正在绽放,但并未完全绽放的奇葩,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快速地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认可。
传统经济学从未停止过排斥行为经济学,认为它更像场游戏。传统经济学高屋建瓴的批评固然有道理,不过却忘记了倾听行为经济学的心里话。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你几乎找不到可以完全隔绝的两门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是由人连接的,社会比人更加复杂多变。因此,社会科学就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这是社会科学的天性,不精确并不是耻辱。
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它的博大本该是它骄傲的真正原因。哈耶克曾说过:“仅仅是经济学家的人,不会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本人最初就不是搞经济学研究的。
社会科学应以人为 ............

书籍插图:
书籍《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插图1
书籍《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