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201840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新闻 期刊自动推送】
中国经济时评
中国经济时评: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自我改革重要突破口
一周资讯
一周要闻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一周人物
一周公司
围观
微吧
媒体速览
封面故事
民企纾困六题
40年40个瞬间 民营经济
中关村民企是怎样炼成的?
独家看点
贾跃亭为啥又跟许家印撕起来了?
陈一冰:我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李宁
视觉
这里是新疆
全景报道
私募基金乱象盘点
中粮地产买大悦城,为何多花了近20%?
网贷存管银行“白名单”达30家
“活下去”
押注智能时代 联想的拐点来了?
对话杨元庆:联想有机会引领智能化时代
共享单车何处去?
汉能发电墙是什么“新物种”
“中天维特”投资陷阱
卡瓦诺:舆论漩涡中的美国新任大法官
岳阳城陵矶新港区何以成为跨国企业新宠
18年,银川经开区实现跨越发展
观察评论
关于货币与金融政策的十点建议
强化地方财政库款管理,倒逼地方预算科学化和精准化
专栏
我眼中的企业家牟其中
服务
组织是一个时代的主要塑造者
对话陈春花:失败的企业都败在哪里?
中国经济时评: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自我改革重要突破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正式公布。该文件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预算是政府活动和宏观政策的集中反映。它既是政府施政计划如何实施的基础环節,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一个国家政府治理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从国际通行经验来看,凡有为政府均不约而同地在不同时期,反复将预算管理确定为自身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与重要突破口。
中国的预算管理体制一路走来,同样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演进态势,甚至不乏在某些关键性节点上,以跳跃式的进展大幅突破旧框架束缚。此次全面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就是新形势下又一次大胆的创新实践。
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比照这一目标,不可否认当前以“控制”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正日益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向高质量发展转向的需要。
以“控制”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着重解决的是合规性的问题。这是一种相对易操作,但又明显带有权宜色彩的过渡性安排,因为这种安排绕开了公共管理中最大的难题,即激励的难题,因此落在实践层面,其很难有效避免资金使用低效无效等现象发生,甚至就连其重在解决的合规性问题,可能也会因为信息不全,或者被监管对象主动性“规避”,而难以完全达成目标(甚至有可能事与愿违)。
因此,全面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体制,是一次具有质的飞跃的体制革新,因为它使得预算管理的重点,从“手段”回归到了“目的”,并且在真正意义上,去直面并且解决支出机构的激励问题。如果实施到位,不仅可从根本上遏制财政资金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等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契合民众对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诉求,而且还可以借助资金这一对组织行为起支配性作用的因素,撬动政府全面推进职能转变,加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然,这一改革必然是非常困难的。仅从技术角度来看,改革要啃下的“硬骨头”首先就是:伴随经济发展,人的偏好和需求趋于多样并且多变,因此,如何保证政府官员对居民和企业的偏好做出足够和有效的反应,进而使得这些多样化偏好相应转化为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目标,必须要有前提性的制度安排。
这个前提性的制度安排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造条件,让更多人参与到政府预算编制、监督、评价流程中去。《意见》提出,“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的途径和平台,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其实就是对这一点的明确回应。
一周要闻
习近平:大力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0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会议指出,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须抓紧抓实。
会议指出,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若干重点工程。要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掌握风险隐患底数;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落实好“十三五”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建设若干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高我国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
国务院: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也有利于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会议决定,从2018年11月1日起,按照结构调整原则,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和面临去产能任务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维持不变。进一步简化税制,退税率由原来的七档减为五档。会议同时确定,为进一步加快退税进度,对信用评级高、纳税记录好的出口企业简化手续、缩短退税时间,全面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提高退税审核效率。优化退税服务,帮助企业及时收集单证申报退税,尽快实现电子退库全联网全覆盖。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代办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经济周刊201840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