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思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0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数字思维
作者:[葡]阿林多·奥利维拉
译者:胡小锐
出版时间:2020-01-01
ISBN:9787521711684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献给
安娜·特蕾莎
推荐序
从物理形态上看,计算机毫无生气;而要把它作为一种能思考的机器来看的话,计算机又不堪重任。我们很久以前或许有过这样的念头,但这本书的作者从未这样想过。在几年以前,甚至是几十年前,我们就听说他经常会打破和谐的对话气氛,独树一帜地提出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有迹象表明推动生命系统进化的自然过程正在进驻新的数字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迹象变得越发明显,结果也变得越发奇妙。那些(像我一样)被他的独树一帜的想法吓了一跳的人,一直希望听到他说出更多的惊人言论。毕竟,阿林多是这方面的权威。他杰出的学术生涯跨越了从电路设计到机器学习的多个领域,而且越来越多地涉及生物学领域。因此,对于能思考的机器的发展前景,他有很多话要说,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正如这本书的读者将会发现的那样,它不仅呈现了惊人的言论,而且数量之多远超我们的想象!
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阿林多还辅修了神经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我为他的远见卓识感到庆幸。在我看来,这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跨学科基础,但他却一反常态地将他辅修神经科学的举动自谦为年轻时“收效不大”的冲动。事实上,早在那时他就已经对数字思维产生了一些疑问,而且这些疑问永远不会消失。当时,他得到的关于认知的答案根本讲不通。正如你将在这本书中发现的那样,阿林多乐于推测,同时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交代清楚历史背景。我指的不是在理论上可解释,而是指有线索可循,最终的原因都能归结到包含其中的电路上。作为一名生物学家,这种无法抗拒的冲动是我们熟悉的。对复杂过程的理解总是包含多个层级的成分,从基因到细胞,最后一直到生态系统。同样的系统性原则引导着这次通往数字思维的旅程。光是巧妙地讲故事,肯定“收效不大”。
现在,我们发现一场数字风暴席卷了我们,我们的所有感知和行为都处于这场风暴的笼罩之下。新型设备以及为之提供支持的云服务平台限定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也限定了我们的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更加专注地思考时,这种数字机器会大大拓展我们的视野。现在,神经科学通过先天和经验学习建立的模型来预测感觉输入,对大脑如何计算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如人们预期的那样,递归是对数字机器的一个考验,而思考如何感知传感器同样会充分调动我们的思维。在涉及有意识的计算时,有机和无机之间的界限显然不再会引发分歧。说到有意识的计算,你可能会又一次以国际象棋或围棋为借口,寻找与阿林多进行这些对话的机会(不要抱太大希望!)。关于这些问题,他已经在计算领域探索和实践了几十年,他应该就此写一本书……
我本打算在最后一段为我的这篇推荐序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阿林多在这本书的最后两章讨论了我们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在探讨了数字意识的可能含义和这个进程必然展现的前景这两个问题之后,这两章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深入下去。这本书是按时间顺序写作的,就像小说一样,所以在这里我不会剧透。犹如阅读任何一本好书,我们不仅要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还要回答我们自己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不禁认为数字生物和数字思维的出现,也是推动生物进化迈向更复杂结构的内衡驱力(homeostatic drive)的一部分。要构建数字机器并让它处理复杂世界中难以预测的变化,除了让它学会思考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吗?正如这本书中解释的那样,思维可能是必然的结果,包括数字思维和其他思维。相反,物理学家可能更倾向于看到更多原子载体的信息属性的表征。无论如何,我们当前的数字化更像一颗种子,必将孕育出一个更加智慧的数字未来。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家里有十几岁的孩子,在把这本书推荐给家人之前,你自己一定要先读完。这本书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但它其实是为新生代写的。根据我的孩子的表现,他们可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一度困扰他们的问题的答案,即我们是如何让他们陷入数字化困境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像我们一样困惑不解,不知道人类为什么对这个奇妙而不可避免的结果毫无察觉。换句话说,如果这本书到了孩子的手里,你可能就很难拿回来了。
乔纳斯·阿尔梅达
美国石溪大学生物信息学家
序言
看似毫不相干的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一直吸引着我,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我的生活和职业选择。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本书简直就是一个大拼盘,里面有关于这些学科的很多想法——我在过去30年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些想法大多来自我结识的多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科学家和哲学家,有的想法是他们与我面对面时提出的,但大多是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出来的。
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有些多余,因为要理解书中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直接搜索原始资料。尽管如此,我相信没有多少人拥有像我一样的人生经历,也没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有幸去过那些迷人的地方、接触过那些有趣的思想家和概念。
我很早就迷恋上了数学和科学。我总想弄清楚各种事物的工作原理,而学习科学似乎能让我在养家糊口的同时,还可以做我喜欢的事。小时候的我对科学很痴迷,有好几年我都在折腾我的那些化学实验装置。当时“安全化学装置”的概念尚未提出,我每天都会想些新方法来合成化学物质,希望可以制造出炸药或其他危险的化合物。由于没有人指导我们的化学探索活动,所以烧瓶、试管、烧杯和其他化学仪器经常会出于破裂、崩解、爆炸或其他原因而变成一堆垃圾,但这个过程为我和我的朋友提供了无尽的乐趣。此外,对我们来说,这似乎就是科学。
之后几年里,我买了一些图书、杂志,尝试自己制作一些电子产品。第一次组装电子电路时,我因为一无所知而吃尽苦头。我买回来一个个电子元件,然后照着示意图一步步组装。画这些示意图的人都是行家,而一窍不通的我根本看不懂。
20世纪70年代末,市面上出现了非常原始版本的个人电脑。在买了几台比较原始的机器之后,我自豪地拥有了一台辛克莱ZX Spectrum计算机。这种小型个人电脑拥有48千字节 ............

书籍插图:
书籍《数字思维》 - 插图1
书籍《数字思维》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数字思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