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思维:人类和计算机一起思考的惊人力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8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献给我的父母
欧内斯特·马隆(Ernest Malone)

维吉尼亚·马隆(Virginia Malone)
前言
在英语中,“supermind”(超级思维)这个词的意思是“多种个体思维形成的强大组合”。本书要讲述的正是超级思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人类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超级思维的历史,也就是以群体(比如层级制、社群、市场和民主制)为单位的人,如何完成了仅凭一己之力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看到计算机将对人类超级思维的未来发展产生多么关键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计算机最重要的贡献不是人工智能,而是“超级连接”(hyperconnectivity),即以全新的方式和空前的规模将人类的思维彼此连接起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也会完成越来越多如今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复杂思考。
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计算机将如何完成人类过去常做的事情,而是人类和计算机将如何共同完成以前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机超级思维又将如何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有史以来智能水平最高的工具,以及我们将如何利用这些新型的集体智能来解决企业、政府和其他社会领域中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s.v.“supermind,” accessed April 30, 2017, 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us/dictiona.ry/english/supermind.
引言
2009年1月,蒂姆·高尔斯(Tim Gowers)发布了一则创造历史的博客。高尔斯是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证明数学定理就是他谋生的方式。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证明过一条定理;或者至少在上完高中的几何课之后,再也没有证明过一条定理。然而,数学证明展现出来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正是人类的很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得以实现的关键。
通常,证明定理需要独立工作好几个小时,才能想出如何完成一个复杂证明的某个部分的一个片段。2009年,高尔斯决定尝试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做这件事,他想看看互联网上的大量用户能否一起证明一条定理。
在一篇题为《大规模协作的数学运算有可能实现吗?》的博客文章中,高尔斯向互联网上所有对协作证明定理感兴趣的人发出了邀请。他推测这种大规模的协作可能会有用,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第一,在各种解决问题(包括数学证明)的过程中,运气往往很重要。让很多人来解决一个问题,可以增加有人走运并想到好主意的概率。
第二,不同的人了解的知识不同。所以,即使所有人都只提出对他们来说显而易见的观点,整个群体能获取的知识也比一两个人能获取的知识多得多。
第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些人善于提出可供尝试的新点子,有些人善于在别人的想法中寻找漏洞,还有些人则善于将大量的碎片整合成条理连贯的新观点。正如高尔斯在博客中概括的那样,“……如果一大群数学家的头脑能有效地连接起来,或许他们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接着,高尔斯又提出了几条能让协作变得更加简单的基本规则,比如讨论时保持礼貌,发言简洁精练。在随后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他发布了证明黑尔斯–朱厄特(Hales-Jewett)定理的任务,该定理是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及其他领域的一个只有少数人了解的数学分支的一部分。
很快,其他数学家就接受了高尔斯的挑战。在高尔斯发布这篇博客文章后不到7个小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家约瑟夫·索利摩斯(Jozsef Solymosi)就发表了第一条评论。15分钟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位高中数学教师詹森·戴尔(Jason Dyer)发表了第二条评论。又过了3分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陶哲轩(Terence Tao,他和高尔斯都获得过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也发表了评论。
到2009年3月中旬,参与者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核心部分。到5月底,在1 500多条评论中,有39人的发言具有实质性意义。10月,该团队发表了描述他们研究成果的第一篇论文,而且他们所有论文的署名都是“D. H. J. Polymath”,这是为整个团队起的一个笔名。
由于有多位著名的数学家参与其中,所以你可能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团队项目,或者说关键工作是不是由少数最具名望的参与者完成的。事实上,尽管团队中的一些成员做出的贡献的确比其他人大,但在对项目的所有工作记录进行详细分析后,我们发现39位主要参与者中的几乎每个人都贡献了有影响力的观点。
换句话说,博学项目(Polymath Project)创造了历史,因为这是由几十位互联网用户组成的松散团队,在数学领域做出真正贡献的第一个案例,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项目开始之前互不相识。
古老的思想渊源
博学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利用了新的信息技术,以过去完全不可能的方式把人联系在一起。在本书中,我们将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庞大的在线群体创作出一部“百科全书”(维基百科),解决科学难题(蛋白质折叠电子游戏Foldit),彼此闲聊(脸书),以及对像飓风这样的人道主义灾难做出响应(非营利性危机预警平台Ushahidi)。
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数字时代的成就都只印证了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最古老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出现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负责处理这个问题的不同部分。总的来说,比起个人的单打独斗,群体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事实上,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几乎所有重要的问题都是由群体解决的,而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完成。比如,人们也许常说史蒂夫·乔布斯发明了iPhone(苹果手机),但实际上iPhone无疑是由世界各地的几千人设计和制造出来的,而他们依靠的也是前人留下的诸多技术发明。哪怕只是制作我今天午餐要吃的火鸡三明治,也需要几百人来种植、运输和准备肉类、面包、生菜、芥末和其他原料。
与这些“简单”的问题相比,像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犯罪、战争和贫困,以及如何改善医疗保健和教育之类的社会问题复杂得多,需要的人力也多得多。
在有助于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中,有一种叫作智能,而且我们通常认为智能是个体拥 ............

书籍插图:
书籍《超级思维:人类和计算机一起思考的惊人力量》 - 插图1
书籍《超级思维:人类和计算机一起思考的惊人力量》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超级思维:人类和计算机一起思考的惊人力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