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四十四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国史四十四讲
王国维 等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史四十四讲/王国维等著.—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
ISBN 978-7-5640-6901-8

Ⅰ.①国… Ⅱ.①王… Ⅲ.①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Ⅳ.①K2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43454号

出版发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  编/100081
电  话/(010)68914775(办公室)68944990(批销中心)68911084(读者服务部)
网  址/http://www.bitpress.com.cn
经  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印  刷/北京泽宇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20.75
字  数/344千字
责任编辑/刘 娟 
版  次/2013年3月第1版 2013年3月第1次印刷
责任校对/周瑞红
定  价/38.00元
责任印制/边心超
图书出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目录
第一编 王国维、张荫麟讲先秦史
殷周制度论
孔子学说中道德之标准
孟子之学说
老子之学说
周秦诸子之名学
六国混一
第二编 张荫麟、缪凤林、李源澄、吕思勉讲秦汉史
秦汉史总论
纯郡县制的重建
汉代大一统政治下之政治学说
西汉思想之发展
法吏与法律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后汉的外戚与宦官
第三编 吕思勉、鲁迅讲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总论
魏时将帅之骄
晋人之矫诞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南北朝的始末
第四编 岑仲勉、吕思勉、缪凤林讲隋唐五代史
隋唐五代史总论
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
府兵制的起源及其评价
盛唐之日落西山
中唐后理财之言论及方法
五代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五编 金毓黻、张荫麟讲宋史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宋室积弱之原因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南宋中兴之机运
宋之灭亡
第六编 李思纯、吕思勉讲元史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元史学之鹄的
第七编 吕思勉、孟森讲明史
明朝的盛衰
洪武年中诸大事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宦官的专权
权臣和党祸
崇祯致亡之症结
第八编 梁启超、孟森、吕思勉讲清史
清代种族及世系
八旗制度之源流
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
中西初期的交涉
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
清朝的覆亡
第一编
王国维、张荫麟讲先秦史
殷周制度论
孔子学说中道德之标准
孟子之学说
老子之学说
周秦诸子之名学
六国混一
殷周制度论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皞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皞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惟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处不同。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于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武王克纣之后,立武庚、置三监而去,未能抚有东土也。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乃建康叔于卫、伯禽于鲁、太公望于齐、召公之子于燕,其余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诸国,棋置于殷之畿内及侯甸。而齐、鲁、卫三国,以王室懿亲,并有勋伐,居蒲姑、商、奄故地,为诸侯长。又作雒邑为东都,以临东诸侯,而天子仍居丰镐者凡十一世。自五帝以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于西方,盖自周始。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宜殷、周为亲。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箕子传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文化既尔,政治亦然。周之克殷,灭国五十;又其遗民,或迁之雒邑,或分之鲁、卫诸国。而殷人所伐,不过韦、顾、昆吾,且豕韦之后仍为商伯。昆吾虽亡,而己姓之国仍存于商、周之世。《书·多士》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当属事实。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此非穿凿附会之言也,兹篇所论,皆有事实为之根据,试略述之。
殷以前无嫡庶之制。黄帝之崩,其二子昌意、玄嚣之后,代有天下。颛顼者,昌意之子;帝喾者,玄嚣之子也。厥后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有天下者,但为黄帝之子孙,不必为黄帝之嫡。世动言尧、舜禅让,汤、武征诛,若其传天下与受天下有大不同者。然以帝系言之,尧、舜之禅天下,以舜、禹之功,然舜、禹皆颛顼后,本可以有天下者也。汤、武之代夏、商,固以其功与德,然汤、武皆帝喾后,亦本可以有天下者也。以颛顼以来诸朝相继之次言之,固已无嫡庶之别矣。一朝之中,其嗣位者亦然。特如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外丙、中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河亶甲、沃甲、南庚、盘庚、大辛、小乙、祖甲、庚丁。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小甲、中丁、祖辛、武丁、祖 ............

书籍插图:
书籍《国史四十四讲》 - 插图1
书籍《国史四十四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史四十四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