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读历史:历史的千年之眼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Content
第1节:前言
第2节:瞽叟和象究竟要什么?(1)
第3节:瞽叟和象究竟要什么?(2)
第4节:武丁的梦不是借口
第5节:庄周不是真的放达
第6节:子羽不是丑,而是勇猛
第7节: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1)
第8节: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2)
第9节:都是说客惹的祸(1)
第10节:都是说客惹的祸(2)
第11节:苏代到底有多少功劳?
第12节:范增智不如儿女子(1)
第13节:范增智不如儿女子(2)
第14节:真假屯田
第15节:伏波将军不算烈士
第16节:成也女人,败也女人(1)
第17节:成也女人,败也女人(2)
第18节:柳公权的诗外之"意"(1)
第19节:柳公权的诗外之"意"(2)
第20节:没有皇后的严重后果
第21节:歇后郑五的韬光术(1)
第22节:歇后郑五的韬光术(2)
第23节:宋仁宗的不仁处
第24节:麦舟不过小事一桩
第25节:许由:何必受那份罪(1)
第26节:许由:何必受那份罪(2)
第27节:大尾巴的麻烦
第28节:阳虎的如意算盘(1)
第29节:阳虎的如意算盘(2)
第30节:秦与太监的恩恩怨怨
第31节:秦朝不是败在武力上
第32节:萧何建未央宫的深意
第33节:汉高祖尊母不尊父
第34节: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第35节:曹操为什么不改姓?
第36节:阿瞒的如意算盘
第37节:张良和孔明的学术差异(1)
第38节:张良和孔明的学术差异(2)
第39节:蜀比荆州重要多了
第40节:诸葛亮在隆中唱什么?
第41节:苻坚亡国不怪慕容垂(1)
第42节:苻坚亡国不怪慕容垂(2)
第43节:枪杆子里出宦官
第44节:唐朝藩镇:乱自上作(1)
第45节:唐朝藩镇:乱自上作(2)
第46节:狄仁杰不容易(1)
第47节:狄仁杰不容易(2)
第48节:楚王元佐:父债子还
第49节:女中田光
第50节:苏东坡学长生
第51节:那不是尧的风格(1)
第52节:那不是尧的风格(2)
第53节:尧帝的爱子之心
第54节:管仲的苦处(1)
第55节:管仲的苦处(2)
第56节:孔子是累了
第57节:自作孽,不可活
第58节:周勃自有分寸
第59节:周亚夫非死不可(1)
第60节:周亚夫非死不可(2)
第61节:娶媳妇的学问
第62节:严子陵见微知著
第1节:前言
前言
这本书的素材出自《千百年眼》,而后者又出自明代一个叫张燧的读书人。相比明代的其他史论家,张燧的名声并不是很大。不过,他却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人物。他家哥几个除了他,大家都去做生意赚钱,唯有他对买卖营生毫不理会,只喜欢读书,经史子集无所不览。
为此,他还专门养了个伴读书童,经常跟着他,读到有意思的地方便让书童记下来。时间久了,材料越来越多,而他的眼光也越来越独到,往往有超越前人的观点。
《千百年眼》便是这么一部史论笔记。在书里,他以一副"火眼金睛",纵横上下千年历史长廊,指摘史实、点评人物,发千年之隐情、谈人生之感悟,的确可说是开卷有益,有振聋发聩之效。
比如道家学派的开创者、《逍遥游》的作者庄周,自古以来便被视为疏放通达的代表人物,但却被张燧看出了他的儿女情长处;而张燧更是以一个小小的例子,指出号称有宋一代最仁厚的皇帝宋仁宗也有不那么仁厚的地方;他指出被当成千古高士崇拜的许由,之所以不接受尧帝的禅让,是因为没什么好处;而苏东坡好道术学长生,不过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垒块,发泄官场失意的郁闷;他还发现阮籍这家伙不像大家认为的那么清高;而王羲之除了会写字,还有经纶世务的另一面;而晋文公牛就牛在能忍;晁错错就错在心急……等等。
可想而知,《千百年眼》问世之后,对一味读死书或者不读书的俗生腐儒们的冲击。当然,他的这些观点也足以引起饱学之士的共鸣。因此,《千百年眼》流传在文人士大夫之手,学术大家王夫之、阮元等人对之都非常欣赏。而正是因为他的观点够新颖,够大胆,因此,刚进入清朝,这本书便被列为禁书。不过有意思的是,康熙帝却把它放在床头,时时把玩,这正足以说明《千百年眼》的魅力。
《千百年眼》内容驳杂,天文地理人事政治经济学术无所不包,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未免有些驳杂;又作者对诸多史实一笔带过,直接展开议论;这都会给读者在阅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书精选原书的近两百个条目,分辩疑、解惑、洞烛、争议、常识、论道、指点七章,论述史实,旁引侧注,发挥张燧本意,尽求通达明了,读后必有所感,有所得,有所行;一册在手,张燧的高见一览无遗,数千年往事也一览无遗矣。
第2节:瞽叟和象究竟要什么?(1)
辩疑第一
有人说,真正的历史学家是能从字里行间辨析出春暖花开或是血雨腥风,他们用的不是头脑,而是眼睛。
1、瞽叟和象究竟要什么?
原文
虞氏自幕故有国,至瞽叟亦无违命,则粗能守其国者也。其欲杀舜,盖欲废嫡立幼;而象之欲杀其兄,亦欲夺嫡故尔。不然,岂以匹夫之微、爱憎之故,而遽杀人哉?然则舜固有国之嫡,而乃为耕稼陶渔之事何居?或者见逐于父母,故劳役之,或避世嫡不敢居,而自归于田渔耳。故杂书有谓:舜见器之苦恶而陶河滨,见时之贵籴而贩负夏。孔子曰:"耕渔陶贩,非舜事也,而往为之,以救败耳。"此说虽出杂书,实得圣人之意。瞽、象之欲杀舜,在初年之间;而尧之举舜,则在其克谐之后。《史记》反覆重出而莫之辩,固也。然孟子当时亦不辩万章之失,何也?盖孟子不在辩世俗讹传之迹,而在于发明圣人处变之心。则其事迹之前后有无,固不必拘拘也。
--《瞽、象杀禹之由》
这段话讨论的是舜的父母、兄弟千方百计想杀掉他的原因。
舜母亲早死,父亲瞽叟另娶,后母生下了同父异母弟弟象。象的出生给舜带来的是不断的灾难,父亲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弟弟身上,当然后母自然不会喜欢他,反而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随着象一天天长大,在母亲的教育和熏陶下,他也毫不念及兄长舜给他的好处,反而很是仇恨舜。于是,父亲、母亲和弟弟结成了"统一战线",排斥甚至涉及陷害他。
不过从小练就的生存技能成了他的救命法宝,他很善于察言观色,觉察到父母兄弟要害他的时候,他就远远躲开,等到情势好转,他又回到家里。上孝 ............

书籍插图:
书籍《古人如何读历史:历史的千年之眼》 - 插图1
书籍《古人如何读历史:历史的千年之眼》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古人如何读历史:历史的千年之眼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