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经典译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2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抱持与解释
梦的解析
理解人性
涂鸦与梦境:儿童精神病学中的治疗性咨询
译者序 温暖而有力量——“足够好的父亲”的适时出场
当读完温尼科特的《抱持与解释——一则精神分析的片段》这本书时,本人愿把“足够好的父亲”这一称谓送给他。他温暖而有力量,在治疗中适时出场,不管是分析中的治疗师,还是生活中的父亲,他都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难以想象一个开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分析治疗被战况打断,而在战后时隔十几年又重新开始,当然这也才有了本书所记载的分析治疗过程。此刻本人将其理解为父亲的适时出场,不管是基于意识还是潜意识,是现实层面还是移情层面。作为一个失去父亲而被母亲全身心照顾的男孩(虽然他已在医院工作,已结婚有了孩子,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温尼科特第一次的分析治疗),他要真正地长大,不再在亲密关系中依赖女性,他想成为一个不阳痿、不在工作中崩溃、独立有力量、可以分享爱的男人,他要像俄狄浦斯一样有一个可以竞争的对手,同时没有被阉割反获自信,那么他便需要一个提供这样成长机会的男人,温尼科特这时再次成了他的分析师。
被分析的男青年也学医,甚至挣扎于是否最后选择精神科。他拥有着极高的智商,在安全的分析情境中他对自我的内心世界有着敏锐的洞察,甚至对温尼科特也进行分析。一场父子式的、男人间的竞争、对抗、分享、理解、转化……当然事情的发展远没有那么简单,分析性治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历了被分析者生活中的诸多人物与事件:妻子、外遇、母亲、孩子、父亲、工作……分析过程中诸多的艰难时刻:在这早期阶段里(长达6个月左右)温尼科特根本没机会跟那个孩子(他本人)直接说上话,“就像是一位父亲或母亲带着孩子来见我,并谈论那个孩子……”耐心的呵护、等待、理解,以记笔记的方式维持着分析的空间,直到父亲的角色出场。
温暖常被形容为母亲的特征,类似于抱持,而解释似乎意味着背后的洞察、犀利,一种智力上的力量。没有了温暖,力量可能只有其杀伤力,只能表明治疗师打败了来访者,被分析者成为被阉割更无法长大的男孩;而只有温暖,也难以使一个男孩在竞争、对抗、厮杀中成长为男人!在这场看似角逐然而细致入微的分析旅程中,一个男孩也在退行中得以成长。
这是一场怎样的分析旅程,充满了力量又不失温暖,充满了温暖又不失力量。每个人的成长不但需要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也需要一个足够好的父亲。当然足够好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不在其性别,来访者会肆意地移情,个中滋味全在各位读者自己去阅读和欣赏吧!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阅读本书,在原著中的索引里提取出精神分析的重要术语列在书后,在此说明。
最后谢谢本书的另两位译者!程亚华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期间,王旭在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繁忙工作中,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完成了此书的翻译。他们参与心理咨询的实务工作,也多年投身于精神分析的培训学习当中。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执着与努力,使我们得以品味温尼科特分析过程的精妙以及治疗双方感人至深的互动!
贾晓明
2019年6月于北京
分析的片段
1月27日至2月28日
3月1日至3月29日
4月1日至4月6日
5月3日至5月31日
6月1日至6月29日
7月1日至7月13日
分析的片段
这则分析的片段是为了说明在分析过程中常见的抑郁心境。
这位病人是30岁的男性,已婚,有两个孩子。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接受过我的分析,正当他的病情好转到足以进行工作时,分析迫于战况而中断。在那次的分析里,他来的时候处于抑郁的状态,有着浓厚的同性恋倾向,但是没有显现出来。他显得很恍惚,没什么现实感。他的洞察力提升甚微,但是他的病况有起色,能够从事战务工作。他头脑聪明,令他可以玩弄一些概念,做些哲学思考,在谈论严肃的话题时,大体上能被认为是个有趣而有想法的人。
他有能力从事他父亲的职业,但这并不令他满意,他很快考上医学院,或许(在潜意识里)从而保留住将我取代了他自己的生父而形成的父亲形象,他父亲已经过世。
他已结婚,借此让一名女子有机会帮助他从依赖中得到治疗。他(在潜意识里)希望能取得一种效果,让自己通过依赖而在婚姻中得到治疗,但是(如同通常发生的那样)当他随后要求妻子特别容忍他时,经常会失败。幸好妻子拒绝当他的治疗师,而且多少也因为他认识到了这个事实,令他的病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在工作(在某家医院担任医师)时崩溃,并且因为失去现实感,失去对工作和生活的应对能力,而自愿入院治疗。
他那个时候并没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寻找以前的分析师,也根本无法开口要求接受分析,但是事后看来,那正是他持续做着的事情,而且是唯一有价值的事情。
新的分析开始后的一个月左右,他重拾医院职员的工作。
当时,他是一个分裂型(schizoid)的病人。他的妹妹曾患有精神分裂症,接受过精神分析(相当成功)。他前来接受分析时,提到自己无法自由说话,没法和人聊天,没有想象力,也没有玩耍的能力,没办法做出自发随性的手势姿态,也兴奋不起来。
一开始的情况可以说,他来分析是为了来讲话的。他的言谈经过深思熟虑,措辞讲究。事情慢慢地变得清晰起来,他倾听的是自己持续进行的内部对话,然后把以为我会感兴趣的部分复述出来。那段时间的情况可以形容为,他是带着自己前来接受分析,并且谈论着那个自己,就像是一位父亲或母亲带着孩子来见我,并谈论那个孩子。在这个早期阶段里(长达6个月左右)我根本没机会跟那个孩子(他本人)直接说上话[1]。
这阶段分析的演化记载于另一篇文章里[2]。
然而,这个分析有非常特别的路径,它在性质上起了变化,于是我可以和那个孩子,也就是这位病人,有直接的接触了。
这个阶段的结束相当明确,当时这位病人自己提到现在是他本人前来治疗,而且头一回感到有希望。他愈发意识到自己兴奋不起来,缺乏自发随性的能力。他几乎不会责怪他的妻子觉得他是个无趣的人,除了加入别人起头的严肃话题之外毫无生机。他实际的性能力没有问题,但却无法做爱,而且性通常不能让他兴奋起来。他有一个小孩,在分析期间又生下第二个。
在这个新的阶段里,分析的材料逐渐转向典型的神经症移情。曾经有一个短暂的阶段明显趋于兴奋,但只是口头 ............

书籍插图:
书籍《心理学经典译丛》 - 插图1
书籍《心理学经典译丛》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心理学经典译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