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大家系列(共13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8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 名 大家读大家系列(共13册)
作 者 铁凝 李洱 等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博: @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微信:YiLinPress1989
总目录
CONTENTS
隐匿的大师
局内人的写作
作家们的作家
文明的边界
大师创造的世界
文本与阐释
诗的引诱
文学不死
细读的乐趣
七发
明清叙事文学中的城市与生活
城市是件花衣裳
悬崖边的树
版权信息
书 名 隐匿的大师
作 者 铁凝
责任编辑 罗颖杰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88106
关注我们的微博:@译林出版社
关注我们的微信:yilinpress
意见反馈:YiLinpress1989
目录
CONTENTS
主编序
代序 文学是灯——东西文学经典与我的文学经历
辑一 读人
沉淀的艺术和我的沉淀
怀念孙犁先生
护心之心
心灵的黑白故事——远看卜维勤先生和他的黑白版画
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
马识途老的两件事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伊蕾和特卡乔夫兄弟
相信生活,相信爱
碧树苍生
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
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辑二 读书
从梦想出发
无法逃避的好运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长篇小说
理性繁荣之游说——《繁荣的真谛》阅读笔记
书的等级
“关系”一词在小说
胡同在左,棉花地在右
辑三 读画
我看父亲的画
怀念插图
韩熙载夜宴图
勃鲁盖尔与他的两幅画作
称金少妇
为死者化妆
蜻蜓
麦田的守望者
莫奈的颜色怎么了
包厢
奥地利天才
我与乡村
隐匿的大师
摩登原始人
辑四 读世
我要执拗地做诗人
散文河里没规矩
被荒唐证实着的传说
皇帝与绘画
武强年画
德加眼中的芭蕾舞女
想起阿尔那张床
罗丹之约
注释
主编序
丁帆 王尧
在整个世界疫情蔓延的时代,文学应该用大写的人性来书写人类的生活。我们和明哲文化公司策划的“大家读大家”丛书自第一辑出版始,有效促进了文学领域的“全民阅读”。第一辑中最早出版的毕飞宇的《小说课》,以及随后陆续出版的李欧梵、张炜、马原、苏童、叶兆言、王家新等诸位大家的作品成为二〇一七年一道引人瞩目的阅读风景线。在这非凡气象之后,我们又紧锣密鼓地策划了“大家读大家”丛书第二辑和第三辑。
“大家读大家”丛书的策划包含着这样两层含义:邀请当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某个领域内的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外大家的名作;让大家(指普通阅读者)来共同分享大家的阅读经验。前一个“大家”放下身段,为后一个“大家”做普及与解惑的工作,这种互动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让两个“大家”来合力推动当下的“全民阅读”,使其朝着一个既生动有趣,又使读者能轻松愉悦地获得人文核心素养的轨道前行。
在我们儿时并不丰富的阅读记忆中,《十万个为什么》或许是最重要的一套书。我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得了一些科普常识,萌生了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潜移默化地养成了看世界的视角。这是曾经的“大家”读“大家”的历史。我们常与一些作家、批评家同人闲聊,谈起为科普知识,一些科学家绞尽脑汁地为非专业读者写书但并不成功的例子,很是感慨。究其缘由,我们猜度,或许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培养的科学家缺少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写作技巧的训练,理性思维发达,感性思维欠缺,甚而缺少感性的表达方式。没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无法表达自己,是很大范围存在的文化危机。多年来文学教育的缺失是原因之一,没有诗和远方,国民整体文学素养凝滞,全社会人文素质缺失,这是当下亟待解决的文化危机。
我们在这样的危机中,心怀拯救危机的理想抱负。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书生有书,读书,写书。倘若中国当下杰出的人文学者,首先是一流作家和从事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换一种思维方法和言说方式,重返文学作品的历史现场,用自身心灵的温度和对文学的独特理解来体贴经典,触摸经典,解读经典,或许会奏出不同凡响的音符;在解读经典的同时,呈现自己读书和创作中汲取古今中外文史哲大家写作营养的切身感受,为广大的普通读者提供一种阅读的鲜活经验,如此这般,作者和读者岂不快哉!于是,我们试图由文学阅读开始,约请创作领域里的著名作家和艺术家以及文史哲和艺术学科门类中术业有专攻的优秀学者,分别撰写他们对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独特解读,以期与广大的读者诸君携手徜徉于文化圣殿,去浏览和探究中国与世界瑰丽的文化精神遗产。
已经与大家见面的丛书第一辑,是一批当代著名作家的读书笔记或讲稿的结集。无疑,文学是文化最重要的基石,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缺少面包,但是不能没有文学的滋养。文学作为人们日常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人文营养补给,是人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精神食粮。作为专家的文学教授对古今中外名著的解读固然很重要,但是,在创作第一线的作家们对名著的解读似乎更接地气,更能形象生动地感染普通的读者,这就是我们首先推出当代著名作家读经典文本的原因所在。
如今,许多大学的文学院或中文系都相继邀请了一批知名作家进入教学科研领域,打破了“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摇篮”的学科魔咒。在大学里的作家并非只是学校的“花瓶”,他们进入课堂的功能何在?他们会在什么层面上改变文学教育的现状?他们对于大学人文教育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其实,这是中国现代大学的一个传统,许多我们熟悉的现代文学大家同时也是著名大学的教授。这一传统在新世纪得以赓续。十年前复旦大学中文系邀请王安忆做创作专业教授的时候就开始尝试曾经行之有效的文学教育模式。近些年许多大学聘任驻校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主持的国际写作中心,苏童、欧阳江河等著名作家调入北师大;阎连科、刘震云、王家新等也正式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学殿堂授课;毕飞宇成为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教授。这都是文学教育进入国民教育序列的明证。
在策划这套丛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做了一个课堂实验,在南京大学请毕飞宇教授开设了一个读书系列讲座,他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解读中外名著,效果奇好。毕飞宇的课堂教学意趣盎然、生动入微,看似在娓娓叙述一个作家阅读文本时的独特感知,殊不知,其中却蕴含了一种从形下到形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家读大家系列(共13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