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本说明
  本书文本来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全新修订版,该版文本校订说明如下:
  此次校订,由萧红研究专家袁权女士与我社(即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共同承担。以具有重要地位的1941年初版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几个版本进行校核。除不太规范的标点符号进行规范化、明显的手误和排印错误进行改正之外,考虑到当前读者尤其是小读者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些在民国时期常用,而现在看来不太规范的混用的同音字进行了核正。但为了保存作者语言的历史风貌,一些拗口的句式、拟声词或类似字词、当前汉语规范中将之视为可并用但又不列为首选的某些字词(如“希奇”“包米”“云豆”等词)未作更动。校订者不能确定改后是否完全确当的一些字词(如“检”“煊”等字),亦未作改动;部分则辅以注释说明。另外,我们也遍查资料、问询专家,对于一些不太好懂的字词,作了注释。
  除源文本中的注释外,本书另参照现今多个版本又增添了一部分注释。
序注

  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在广州先住了一个月,生活相当忙乱;因为忙乱,倒也压住了怀旧之感,然而,想要温习一遍然后忘却的意念却也始终不曾抛开。我打算到九龙太子道看一看我第一次寓居香港的房子,看一看我的女孩子那时喜欢约了女伴们去游玩的蝴蝶谷,找一找我的男孩子那时专心致意收集来的一些美国出版的连环图画,也想看一看香港坚尼地道我第二次寓居香港时的房子,一二·八香港战争爆发后我们“避难”的那家“跳舞学校(在轩尼诗道)”,而特别想看一看的,是萧红的坟墓——在浅水湾。
  我把这些愿望放在心里,略有空闲,这些心愿就来困扰我了,然而我始终提不起这份勇气,还这些未了的心愿。直到离开香港,九龙是没有去,浅水湾也没有去;我实在常常违反本心似的规避着,常常自己找些藉口来拖延,虽然我没有说过我有这样的打算,也没有人催促我快还这些心愿。
  二十多年来,我也颇经历了一些人生的甜酸苦辣。如果有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压在心上,因而愿意忘却,但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了童年的欢乐,为了要把自己造成一个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甘愿苦苦地学习,可是正当学习完成的时候却忽然死了,像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这比在战斗中倒下,给人以不知如何的感慨,似乎不是单纯的悲痛或惋惜所可形容的。这种太早的死,曾经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但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因此我这次第三回到了香港想去再看一看蝴蝶谷这意念,也是无聊的;可资怀念的地方岂止这一处,即使去了,未必就能在那边埋葬了悲哀。
  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而这样的寂寞的死,也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而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因此我想去浅水湾看看而终于违反本心地屡次规避掉了。

  萧红的坟墓寂寞地孤立在香港的浅水湾。
  在游泳的季节,年年的浅水湾该不少红男绿女罢,然而躺在那里的萧红是寂寞的。
  在一九四〇年十二月——那正是萧红逝世的前年,那是她的健康还不怎样成问题的时候,她写成了她的最后著作——小说《呼兰河传》,然而即使在那时,萧红的心境已经是寂寞的了。
  而且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矮瓜,也许这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能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像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注
  《呼兰河传》脱稿以后,翌年之四月,因为史沫特莱女士之劝说,萧红想到星加坡注去,(史沫特莱自己正要回美国,路过香港,小住一月。萧红以太平洋局势问她,她说:日本人必然要攻香港及南洋,香港至多能守一月,而星加坡则坚不可破,即使破了,在星加坡也比在香港办法多些)。萧红又鼓动我们夫妇俩也去,那时我因为工作关系不能也不想离开香港,我以为萧红怕陷落在香港(万一发生战争的话),我还多方为之解释,可是我不知道她之所以想离开香港,因为她在香港生活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她是希望由于离开香港而解脱那可怕的寂寞,并且我也想不到她那时的心境会这样寂寞。那时正在皖南事变以后,国内文化人大批跑到香港,造成了香港文化界空前的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中,而萧红会感到寂寞是难以索解的。等到我知道了而且也理解了这一切的时候,萧红埋在浅水湾已经快满一年了。
  星加坡终于没有去成,萧红不久就病了,她进了玛丽医院。在医院里她自然更加寂寞了。然而她求生的意志非常强烈。她希望病好,她忍着寂寞住在医院。她的病相当复杂,而大夫也荒唐透顶,等到 ............

书籍插图:
书籍《呼兰河传》 - 插图1
书籍《呼兰河传》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呼兰河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