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套装共6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0.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历史的温度
(套装共6册)
张玮 著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
历史的温度4:那些执念和信念、理想与梦想
历史的温度5:那些博弈、较量与人性
历史的温度6,站在十字路口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张玮 著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人物篇 是非留待后人说
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
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
爱迪生的侧面
女生的美貌与智慧,真的能够并存吗
让“二战”美军痴迷的“东京玫瑰”
做一个“新时代女性”,真的要拿生命来换?
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
民国第一个享受国葬的人
他没有军衔,但人人称他“将军”
为什么他没打过一场仗,却是陆军上将?
“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之路
“戴老板”之死
“暗杀大王”的最终宿命
“上海皇帝”的正面与反面
一个被低估的“大V”的成长之路
一个63岁的老头,是怎么收复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
珍妃为什么必须死
靠画漫画,28岁就缴4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怎样一种体验?
逸闻篇 往事并不如烟
45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再回月球?
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
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
“世纪之骗”背后的兴奋剂黑历史
史上最黑暗的一届奥运会
孙杨为什么会被别人质疑“服药”?
“让球”阴影下的“小山智丽事件”
一根香烟点燃的革命
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
“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
“二战”期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批日本人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国往事”
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四张面孔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背后
这群四川人,不该被遗忘
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
一座被死守的仓库
1937,这座城没有不战而降
血战台儿庄
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
后记
附录 读者评论
推荐序
张玮请我为他的新书写序,作为他的老师,我很高兴这一天终于来到。
2001年,我给复旦中文系98级文科基地班开设比较文学。文基班当年是复旦在上海以提前录取的方式开办的尖子班,现在已经没有了。文基班的学生们个个眼界开阔,好学上进。张玮就是当时这个精英班的团支部书记。
印象中的这位团支书,高大英俊,沉稳内敛,对学习和工作都很认真负责,话不多,也不是那种喜欢围着老师转的风格。复旦学生素质总体上非常高,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很好,我总结过,就是低调又好学,冷静有温情,务实不功利,宽容不苟且。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学生时代的张玮非常贴切。这与学校的传统有关。复旦的风气,看上去有点散漫,有点像复旦民间的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但其实每个人都很努力,这种努力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自然地产生的。在一个宽松而精英荟萃的地方,师生们会自然而然地激活自身的主动性。
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位低调务实的张玮同学的主动性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他竟然在做完了卷子之后,又在背面用了整整两页来谈他对一个叫《合金装备》的游戏的叙事手法与对文学性的开拓的认识。在今天,年轻一代都玩过这个游戏,但是2001年,《合金装备》刚刚问世,那还是全社会视游戏为毒品,为旁门左道,为洪水猛兽的年代,一名人品端正、老实低调的好学生,竟然在至关重要的期末考试上忍不住倾诉自己对一个全新的文化现象的赞叹。没啥好说的,我果断给了一个A。说真的,16年过去,我已经忘光了当年出的考题,但张玮的那段文字还在我的眼前。什么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就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2014年,我来到澳大利亚工作,这里地广人稀,我举目无亲。有一天,我收到一份快递,打开一看,是张玮从国内寄来的《合金装备》限量纪念版手办。在知音难觅的异国他乡,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慰了。十几年过去,《合金装备》主角斯内克(Snake)已从小生变成了大叔,《合金装备》中的VR(虚拟现实)任务已经发展成今天真正的VR版,张玮也从一名青涩的学生成为知名的媒体人士。毕业后,他先是做了多年的体育记者,曾任解放日报社的新媒体中心主任。后来又成为解放日报整体转型后的运营、技术中心总监(App叫“上观新闻”)。他自己业余经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叫作“馒头说”。这个公众号运行时间不长,有10多万的订阅者,动辄10万+的阅读量。本书就是“馒头说”上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的精华版。
在张玮毕业后的十几年中,我们很少见面和联系,但是我确实感觉到我们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纽带。张玮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我后来曾兼任一份大众科学杂志《新发现》的主编,也非常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体与文学的关系。“馒头说”为何倍受读者的欢迎?这个答案,16年前的张玮已经做出解答,那就是他既是复旦最精英的文基班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又对新的文化潮流有着敏锐的触觉和激情。白天他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好记者,到了晚上他就变成了上天入地的斯内克,驰骋在激动人心的新媒体世界。作为资深记者,他知道读者关注的是什么,什么题材最受欢迎,热点在哪里。作为中文系的高才生,他知道怎样把文字调配得恰到好处。但这些都还不是关键,在今天的新媒体中,抢眼球,玩文字,搞“震惊体”的人多如牛毛。炒作有术,也有效,但大浪淘沙,最终能不昧良心,赢得读者真正尊敬和认同的新媒体账号又有多少?“馒头说”不算超级大号,但粉丝的质量和认同度却很高,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张玮的真诚、敬业与客观。
比如,《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看到过的所有写刘翔的文章中最好的一篇,最真实的一篇,也是最温情的一篇。唯其真实,所以理解,所以温情。但这样的文章,真不是那些复制粘贴的“震惊党”写得出来的,那需要多少年与刘翔的相交,不光是相交,还要相知。对了,还需要共同的对电子游戏的爱好。再比如关于中国游泳队的故事,背后的内幕,他不回避遮掩,也不渲染夸大,不诿过于人,而是冷静地直面一段历史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历史的温度(套装共6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