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议题(套装共10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6.7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议题

(套装共10册)

[美]比尔·盖茨 等 著

陈召强 等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给世界的解决方案
人口大逆转
创新:不灭的火炬
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
数字上的中国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奋力迈上共同富裕之路
贫困的终结
金融的价值:改革、创新、监管与我们的未来
中国经济的前景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比尔·盖茨给世界的解决方案

[美]比尔·盖茨 著

陈召强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前言 从510亿吨到零排放
第一章 为什么是“0”?
第二章 艰难之路
第三章 气候对话中的五个关键问题
第四章 电力生产与存储
第五章 生产和制造
第六章 种植和养殖
第七章 交通运输
第八章 制冷和取暖
第九章 适应暖化的世界
第十章 政府要扮演的角色
第十一章 零排放计划
第十二章 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后记 气候变化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致谢
献给作为开路先锋的科学家、创新者和活动人士
前言
从510亿吨到零排放
关于气候变化,你需要知道两个数字:第一个是510亿,第二个是0。
510亿是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大致吨数。观察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或略高或略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境况。[1]
“0”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要想阻止全球变暖,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这些影响将是非常糟糕的,我们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这听起来很难,实施起来也确实不容易。我们从未开展过如此大规模的全球行动,每个国家都需要改变自己的方式。事实上,现代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种植、制造和出行)都涉及温室气体排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将会转向这种现代生活方式。当然,这是好事,因为它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然而,如果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没有改变,那么这个世界将会继续产生温室气体,气候必将持续恶化,它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但“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一个大的假设,我相信事情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我们需要的工具,至于那些现在还没有的,以我个人对气候和技术的了解,我很乐观地认为我们可以发明它们,并对它们加以部署。如果我们的行动足够迅速,那么气候灾难是可以避免的。
本书讲的就是如何避免这一灾难,以及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20年前,我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公开谈论气候变化问题,更别提写这么一本书了。我学的专业是软件工程,而不是气候科学。我现在的专职工作是和妻子梅琳达一起经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盖茨基金会”)。在这个高度聚焦的机构,我们重点关注全球健康及发展和美国教育问题。
我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也就是通过能源贫困问题,开始关注气候变化的。
21世纪初,在盖茨基金会刚刚起步时,我开始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地区的低收入国家旅行,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儿童死亡率、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他一些我们正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我的心思也并不总是放在疾病上,我常飞去大城市,伫立窗前,眺望窗外,我就会想:“为什么那里一片漆黑?我在纽约、巴黎或北京看到的灯光都去了哪里?”
在尼日利亚拉各斯,我走过没有灯光的街道,看到人们就蜷缩在用旧油桶改装后点燃的炉火旁。在偏远的村庄,梅琳达和我遇到过一些妇女和女童,她们每天都会花好几个小时捡拾木柴,以便在家中生火做饭。我们见过借着烛光做作业的孩子,因为他们家里没有电力照明(见图0—1[2])。
我了解到,全球约有10亿人无法获得可靠的电力供应,而这其中有一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现在的情况较彼时已略有改善。今天,全球约有8.6亿人还没有用上电。)我想到了盖茨基金会的核心理念——“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然而如果你所在地区的诊所因冰箱不能运转而无法做到疫苗的冷储存,那么要过上健康的生活又谈何容易。如果你所在的办公室、工厂和呼叫中心没有规模庞大的、可靠的、可负担得起的电力供应,那么那里就绝无可能构建一个人人都拥有就业机会的社会。
图0-1 借着烛光做作业的9岁男童乌卢贝·奇纳奇,梅琳达和我在拉各斯经常见到像他这样的孩子
大约在同一时间,已故科学家、剑桥大学教授戴维·麦凯(David MacKay)给我看了一张图(见图0—2[3]),它展示了居民收入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国人均收入与该国国民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这张图的横轴标示着各国的人均收入状况,纵轴标示着各国的能源消耗情况,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一目了然。
随着所有这些信息的积聚和沉淀,我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怎样才能让贫穷国家的民众用上可靠的、可负担得起的能源。让盖茨基金会去解决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并没有意义——我们需要它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使命,但这时我开始同一些发明家朋友讨论我的想法,并进一步阅读了与该问题相关的资料,其中就包括科学家、历史学家瓦科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撰写的多部令人大开眼界的作品,我从中了解到能源对现代文明的极端重要性。
图0-2 人均收入和能源消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资料来源:IEA;World Bank
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觉得我们需要实现零排放目标。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主要责任的富裕国家已经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我认为这已经足够。在我看来,我要做的就是发起倡议,帮助贫困群体用上他们可负担得起的可靠能源。
首要的一点是,他们是最大的获益者,拥有更廉价的能源不仅意味着他们在夜晚可以开灯,而且意味着他们种田时可以用上更廉价的肥料,建房时可以用上更廉价的水泥。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贫困者是最大的输家,他们大多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民,经受不起更多的旱灾和洪灾。
2006年年底,我遇到了微软的两位前同事,当时他们正着手成立专注于能源和气候问题的非营利组织。正是从那时起,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开始发生变化 ............

书籍插图:
书籍《中国议题(套装共10册)》 - 插图1
书籍《中国议题(套装共10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议题(套装共10册) - (EPUB全文下载)